一种棉麻复合透气窗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8736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26 23: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棉麻复合透气窗帘,包括窗帘面料本体,所述窗帘面料本体包括表层与里层,所述表层由纬纱一与经纱一、经纱二交织而成,所述经纱一与经纱二间隔均匀交替排列,所述里层上设有均匀排列的透气孔,所述里层包括纬纱二与经纱三,所述里层上端均匀设有置物袋,所述置物袋上表面设有挂钩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双层棉麻面料复合,平衡了棉麻面料窗帘的厚度与透气性,可拆卸的置物袋使得不同部位面料能够采用不同的清理方式。同部位面料能够采用不同的清理方式。同部位面料能够采用不同的清理方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棉麻复合透气窗帘


[0001]本技术涉及纺织面料
,尤其是涉及一种棉麻复合透气窗帘。

技术介绍

[0002]棉麻面料作为窗帘市场的主要面料材质,得到广泛的运用。棉纱具有良好的吸湿性和较好的耐热性,但容易发生变形与起皱;麻料具有韧性,能够形成一定挺括度,同时,麻料具有良好的通风透气的特点,但是耐日晒强度差。市面上的棉麻面料主要为棉麻纤维混纺制成混纺纱后再编织成窗帘,但是这种面料厚度较薄,遮光性有待提高;同时棉麻面料抗菌性能有限,需要提升其抗菌性。
[0003]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棉麻复合透气窗帘,通过设置双层棉麻面料复合,平衡了棉麻面料窗帘的厚度与透气性,可拆卸的置物袋使得不同部位面料能够采用不同的清理方式。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棉麻复合透气窗帘,包括窗帘面料本体,所述窗帘面料本体包括表层与里层,所述表层由纬纱一与经纱一、经纱二交织而成,所述经纱一与经纱二间隔均匀交替排列,所述里层上设有均匀排列的透气孔,所述里层包括纬纱二与经纱三,所述里层上端均匀设有置物袋,所述置物袋上表面设有挂钩扣。
[0007]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表层为平纹组织,所述纬纱一、经纱二为棉纤维,所述经纱一为涤纶长丝。
[000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里层为透孔组织,所述纬纱二与经纱三为亚麻纤维,所述纬纱二与经纱三分别以三根为一组,两侧两根按照平纹组织连接,中间一根为浮长线,每组三根纱线相互靠拢,两组纬纱二与经纱三构成井字,每组之间的孔隙构成所述透气孔。
[000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置物袋内部设有活性炭颗粒,所述置物袋与窗帘面料本体为采用四合扣连接,所述挂钩扣与置物袋为缝合连接。
[001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窗帘本体通过挂钩与滑道连接,所述挂钩包括加宽部与挂钩头,所述滑道下端滑动安装连接环。
[0011]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挂钩为C状圆弧形,所述挂钩头扣入连接环,所述加宽部从挂钩扣插入挂钩扣。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表层由纬纱一与经纱一、经纱二交织而成,纬纱一、经纱二为棉纤维,经纱一为涤纶长丝,上述设置能够使得表层保留棉纱的特性,即具有棉纤维的柔软舒适、吸湿耐热,又有涤纶纱线的坚固耐用、抗皱免烫。
[0014]里层为透孔组织,纬纱二与经纱三采用亚麻纤维,亚麻纤维具有一定的防紫外线效果和抗菌效果,另外,亚麻纤维吸放湿能力强,能够有效平衡室内空气湿度。里层上的透气孔排列均匀,为窗帘面料提供良好的透气性。
[0015]表层与里层复合的双层面料较市场上的单层面料遮光性更好。
[0016]置物袋与窗帘面料本体通过四合扣固定连接,置物袋内部设有活性炭颗粒,活性炭颗粒为面料提供一定的抗菌性,置物袋内部也可以根据户主喜好放置香料等。当窗帘需要清洗时,由于置物袋中的特殊纤维或香料浸水后会影响其本身的效果,因此只需打开四合扣,将窗帘面料本体与置物袋分离,清洗窗帘面料本体即可,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棉麻复合透气窗帘的剖视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棉麻复合透气窗帘的主视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的表层的编织图;
[0020]图4为本技术的里层的编织图;
[0021]图5为本技术的挂钩的立体图。
[0022]图中:表层1、纬纱一11、经纱一12、经纱二13、透气孔2、里层3、纬纱二31、经纱三32、挂钩扣4、加宽部41、置物袋5、连接环6、挂钩头61、挂钩7、滑道8。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如图1~图5所示,一种棉麻复合透气窗帘,包括窗帘面料本体,窗帘面料本体包括表层1与里层3,表层1与里层3通过暗缝的方式连接。表层1为平纹组织,表层1由纬纱一11与经纱一12、经纱二13交织而成,纬纱一11、经纱二13为棉纤维,经纱一12为涤纶长丝,经纱一12与经纱二13一隔一间隔均匀交替排列。纬纱一11与经纱二13采用棉纱进行编织,能够使得表层1保留棉纱的特性,具有良好的吸湿性与耐热性,而通过加入经纱一12的涤纶纱线,由于涤纶纤维的高强度和良好的耐磨性,能够帮助表层1提高其断裂强力,使得表层1即具有棉纤维的柔软舒适、吸湿耐热,又有涤纶纱线的坚固耐用、抗皱免烫。
[0025]里层3为透孔组织,里层3包括交织的纬纱二31与经纱三32,纬纱二31与经纱三32为亚麻纤维,亚麻纤维具有一定的防紫外线效果和抗菌效果,另外,亚麻纤维吸放湿能力强,能够有效平衡室内空气湿度。纬纱二31与经纱三32分别按照三根为一组进行设置,两侧两根经纬纱线按照平纹组织连接,中间一根分别为纬浮长线与经浮长线,由于两侧纱线的密度较中间浮长线的密度大,因此每组三根纱线会向中间这根浮长线靠拢,经纬方向的纱线中,每两组纬纱二31与经纱三32构成井字,相邻的每组经纬纱之间的孔隙构成透气孔2。
[0026]里层3上的透气孔2排列均匀,为窗帘面料提供良好的透气性。表层1与里层3双层面料较市场上的单层面料遮光性更好,里层3采用亚麻纤维,因此挺括度较好,与表层1缝合在一起之后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棉织物易变形的问题。
[0027]里层3上端均匀设有方形置物袋5,置物袋5与窗帘面料本体通过四合扣固定连接,置物袋5上表面设有方形挂钩扣4。置物袋5侧面均为缝合状态,置物袋5内部设有活性炭颗粒,活性炭颗粒为面料提供一定的抗菌性,置物袋5内部也可以根据户主喜好放置香料等。当窗帘需要清洗时,由于置物袋5中的特殊纤维或香料浸水后会影响其本身的效果,因此只需打开四合扣,将窗帘面料本体与置物袋5分离,清洗窗帘面料本体即可。
[0028]挂钩扣4的上端与两侧面与置物袋5为缝合连接,挂钩扣4下端留出不与置物袋5连接。窗帘本体通过挂钩7与滑道8连接,滑道8下端滑动安装连接环6。挂钩7包括加宽部41与挂钩头61,挂钩7呈C状圆弧形,较细的挂钩头61扣入连接环6,加宽部41从挂钩扣4未缝合的下端插入挂钩扣4,形成挂装结构,加宽部41的宽度略小于挂钩扣4,挂钩扣4包裹住加宽部41使之不易脱落。
[0029]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棉麻复合透气窗帘,其特征在于:包括窗帘面料本体,所述窗帘面料本体包括表层(1)与里层(3),所述表层(1)由纬纱一(11)与经纱一(12)、经纱二(13)交织而成,所述经纱一(12)与经纱二(13)间隔均匀交替排列,所述里层(3)上设有均匀排列的透气孔(2),所述里层(3)包括纬纱二(31)与经纱三(32),所述里层(3)上端均匀设有置物袋(5),所述置物袋(5)上表面设有挂钩扣(4)。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棉麻复合透气窗帘,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层(1)为平纹组织,所述纬纱一(11)、经纱二(13)为棉纤维,所述经纱一(12)为涤纶长丝。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棉麻复合透气窗帘,其特征在于:所述里层(3)为透孔组织,所述纬纱二(31)与经纱三(32)为亚麻纤维,所述纬纱二(31)与经纱三(3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关良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市越丰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