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磨粒流精加工设备用散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58513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26 23: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磨粒流精加工设备用散热装置,包括机床壳体,机床壳体内壁的顶部等距开设有进风孔,机床壳体的内部且位于进风孔的上方开设有分流槽,分流槽的内部且位于相邻两个进风孔之间均固定安装有半导体制冷片,机床壳体的顶部开设有通槽,机床壳体的顶部且位于通槽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防护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紧凑,实用性强,通过设置散热风扇配合分流槽,能够在机床壳体内部形成均匀的散热风道,从而进一步提高风冷效果,同时通过在机床壳体内部设置散热柱以及导流板,能够利用冷却液将机床壳体内部产生的热量带走,从而进一步的提高散热冷却效果,有利于实际的应用。有利于实际的应用。有利于实际的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磨粒流精加工设备用散热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散热装置
,具体为一种基于磨粒流精加工设备用散热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生活中,磨粒流去毛刺是指通过一种挤压方法,其磨料具有流动性,其中的颗粒不断地对工件表面进行研磨,完成抛光和去毛刺加工,而利用磨粒流进行去毛刺加工时,常常需要使用到磨粒流去毛刺机床,而磨粒流去毛刺机床在进行去毛刺加工时,会由于金属之间的摩擦而产生大量的热量,导致机床内部的温度快速上升,严重的可能会使得机床的损坏,所以对于机床的散热是必不可少的。
[0003]但是现有的磨粒流去毛刺机床在进行实际的使用时,大都只是单纯的依靠机床壳体内部的散热风扇进行散热的,不仅散热效果较差,而且散热不均匀,经常出现局部温度过高的情况发生,不利于实际的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基于磨粒流精加工设备用散热装置,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
[0006]一种基于磨粒流精加工设备用散热装置,包括机床壳体,所述机床壳体内壁的顶部等距开设有进风孔,所述机床壳体的内部且位于进风孔的上方开设有分流槽,所述分流槽的内部且位于相邻两个进风孔之间均固定安装有半导体制冷片,所述机床壳体的顶部开设有通槽,所述机床壳体的顶部且位于通槽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防护框,所述防护框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散热风扇,所述防护框的顶部开设有进风槽,所述机床壳体内壁的底部等距开设有排风孔,所述机床壳体的内部且位于排风孔的下方开设有排风槽,所述机床壳体底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排风管,所述排风管的一端延伸至排风槽的内部,所述机床壳体的两侧均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的一端均延伸至机床壳体的内部且转动连接有中空结构的导流板,所述导流板远离调节螺杆的一侧均等距固定连接有中空结构的散热柱。
[0007]作为优选,所述进风槽与排风管的内部均设置有过滤网。
[0008]作为优选,所述调节螺杆远离导流板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调节旋钮。
[0009]作为优选,所述导流板的底部远离散热柱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排放管,所述导流板的顶部离散热柱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加注管,所述加注管与排放管远离导流板的一端均延伸至机床壳体的外侧且与机床壳体滑动连接,所述加注管与排放管远离导流板的一端均螺纹连接有密封盖。
[0010]作为优选,所述半导体制冷片、散热风扇均与外界控制设备电性连接。
[0011]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紧凑,实用性强,通过设置散热风扇配合分流槽,能够在机床壳体内部形成均匀的散热风道,从而进一步提高风冷效果,同
时通过在机床壳体内部设置散热柱以及导流板,能够利用冷却液将机床壳体内部产生的热量带走,从而进一步的提高散热冷却效果,有利于实际的应用。
附图说明:
[0012]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3]图1是本技术主视剖视图;
[0014]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0015]图3是本技术导流板与散热柱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机床壳体;2、分流槽;3、进风孔;4、半导体制冷片;5、通槽;6、防护框;7、散热风扇;8、进风槽;9、排风孔;10、排风槽;11、排风管;12、调节螺杆;13、导流板;14、散热柱;15、调节旋钮;16、排放管;17、加注管;18、密封盖。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18]实施例:
[0019]如图1

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磨粒流精加工设备用散热装置,包括机床壳体1,机床壳体1内壁的顶部等距开设有进风孔3,机床壳体1的内部且位于进风孔3的上方开设有分流槽2,通过进风孔3将分流槽2与机床壳体1的内部相通;分流槽2的内部且位于相邻两个进风孔3之间均固定安装有半导体制冷片4,通过半导体制冷片4便于更好的保证风冷的效果;机床壳体1的顶部开设有通槽5,通槽5与分流槽2的内部相通;机床壳体1的顶部且位于通槽5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防护框6,防护框6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散热风扇7,通过防护框6便于更好的对散热风扇7进行防护;防护框6的顶部开设有进风槽8,通过进风槽8便于更好的将外界的风通入防护框6的内部;机床壳体1内壁的底部等距开设有排风孔9,机床壳体1的内部且位于排风孔9的下方开设有排风槽10,通过排风孔9将机床壳体1的内部与排风槽10的内部保持互通,并与进风孔3形成散热风道;机床壳体1底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排风管11,排风管11的一端延伸至排风槽10的内部,通过排风管11便于更好的将排风槽10内部的气体排出;机床壳体1的两侧均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杆12,调节螺杆12的一端均延伸至机床壳体1的内部且转动连接有中空结构的导流板13,导流板13远离调节螺杆12的一侧均等距固定连接有中空结构的散热柱14,散热柱14均由铜铝合金材质制作而成,散热柱14与导流板13的内部相通。
[0020]进一步的,进风槽8与排风管11的内部均设置有过滤网,通过过滤网便于更好的对灰尘进行过滤。
[0021]进一步的,调节螺杆12远离导流板13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调节旋钮15,通过调节旋钮15便于更好的带动调节螺杆12进行转动。
[0022]进一步的,导流板13的底部远离散热柱14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排放管16,导流板13的顶部离散热柱14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加注管17,加注管17与排放管16远离导流板13的一端均延伸至机床壳体1的外侧且与机床壳体1滑动连接,加注管17与排放管16远离导流板
13的一端均螺纹连接有密封盖18,通过加注管17与排放管16,便于更好的对导流板13的移动进行限位,通过加注管17便于更好的向导流板13的内部加注冷却液,通过排放管16便于更好的将导流板13内部的冷却液排出,通过密封盖18便于更好的对加注管17与排放管16进行封闭。
[0023]进一步的,半导体制冷片4、散热风扇7均与外界控制设备电性连接,便于更好的对设备整体进行控制。
[0024]具体的:在实际的使用时,首先将半导体制冷片4、散热风扇7与外界控制设备电性连接,然后通过加注管17向导流板13的内部加注冷却液,冷却液通过导流板13进入散热柱14的内部,接着根据实际的情况,通过调节旋钮15带动调节螺杆12进行转动,从而带动导流板13在加注管17与排放管16的限位作用下进行移动,使得导流板13外侧的散热柱14与机床壳体1内部的器件表面接触,从而通过散热柱14内部的冷却液将器件散发的热量带走,同时可通过外界控制设备控制散热风扇7与半导体制冷片4进行工作,散热风扇7将外界的风通过进风槽8与通槽5通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磨粒流精加工设备用散热装置,包括机床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床壳体(1)内壁的顶部等距开设有进风孔(3),所述机床壳体(1)的内部且位于进风孔(3)的上方开设有分流槽(2),所述分流槽(2)的内部且位于相邻两个进风孔(3)之间均固定安装有半导体制冷片(4),所述机床壳体(1)的顶部开设有通槽(5),所述机床壳体(1)的顶部且位于通槽(5)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防护框(6),所述防护框(6)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散热风扇(7),所述防护框(6)的顶部开设有进风槽(8),所述机床壳体(1)内壁的底部等距开设有排风孔(9),所述机床壳体(1)的内部且位于排风孔(9)的下方开设有排风槽(10),所述机床壳体(1)底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排风管(11),所述排风管(11)的一端延伸至排风槽(10)的内部,所述机床壳体(1)的两侧均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杆(12),所述调节螺杆(12)的一端均延伸至机床壳体(1)的内部且转动连接有中空结构的导流板(13),所述导流板(13)远离调节螺杆(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莉梁晓许立李运夫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荣宇高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