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衬组件、包装盒及产品包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8454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26 23:51
本申请涉及产品包装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内衬组件、包装盒及产品包装结构,内衬组件包括内衬和薄膜,其中:内衬包括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第一底板具有相对的第一侧边和相对的第二侧边,第二底板具有相对的第三侧边和相对的第四侧边,第一底板的其中一个第一侧边与第二底板的其中一个第三侧边连接;第二底板背离第一底板的第三侧边处设有第一插口;第一底板的中部和第二底板的中部均设有开口部,薄膜与开口部一一对应,且薄膜的周边固定于开口部周边以覆盖开口部;内衬还包括连接第一底板背离第二底板的第一侧边的第一插板。上述内衬组件,可实现自锁功能,便于后续放入包装盒内。便于后续放入包装盒内。便于后续放入包装盒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内衬组件、包装盒及产品包装结构


[0001]本申请涉及产品包装
,特别涉及一种内衬组件、包装盒及产品包装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的薄膜消费包装内衬,通过两片薄膜或一体式薄膜内衬形成对产品的夹紧防护,并具备一定的展示性,适用于电子消费产品。
[0003]然而,目前的薄膜消费包装内衬在使用时,当产品放置于两个内衬之间后,需要用手将整个内衬夹紧,然后放入包装盒,该过程不便于操作,且耗时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内衬组件、包装盒及产品包装结构,产品放入内衬组件后,内衬组件能够实现自锁,从而便于放入包装盒内。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内衬组件,包括内衬和薄膜,其中:
[0006]所述内衬包括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所述第一底板具有相对的两个第一侧边和相对的两个第二侧边,所述第二底板具有相对的两个第三侧边和相对的两个第四侧边,所述第一底板的其中一个第一侧边与所述第二底板的其中一个第三侧边连接;所述第二底板中背离所述第一底板的第三侧边处设有第一插口;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衬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内衬和薄膜,其中:所述内衬包括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所述第一底板具有相对的两个第一侧边和相对的两个第二侧边,所述第二底板具有相对的两个第三侧边和相对的两个第四侧边,所述第一底板的其中一个第一侧边与所述第二底板的其中一个第三侧边连接;所述第二底板中背离所述第一底板的第三侧边开设有第一插口;所述第一底板的中部和所述第二底板的中部均设有开口部,所述薄膜与所述开口部一一对应,且所述薄膜的周边固定于所述开口部周边以覆盖所述开口部,所述第一底板可相对于所述第二底板折叠至与所述第二底板呈相对状态,以使两个所述薄膜相对;所述内衬还包括第一插板,所述第一插板连接所述第一底板中背离所述第二底板的第一侧边,所述第一插板折叠连接于所述第一底板,并能够伸入所述第一插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衬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还包括第一侧板、第一延伸板、第二延伸板、第三延伸板和第四延伸板,所述第一侧板、第一延伸板、第二延伸板、第三延伸板和第四延伸板沿所述第二底板指向所述第一底板的方向依次连接,所述第一侧板连接于所述第一底板中背离所述第二底板的第一侧边,所述第一插板连接于所述第四延伸板背离所述第三延伸板的一侧;所述内衬还包括第二侧板和第五延伸板,所述第二侧板和第五延伸板沿所述第一底板指向所述第二底板的方向依次连接,所述第二侧板连接于所述第二底板中背离所述第一底板的第三侧边,其中:所述第一侧板可相对所述第一底板折叠,所述第一延伸板可相对所述第一侧板折叠至与所述第一侧板贴合,且所述第一延伸板具有使得所述第一侧板折叠后与所述第一底板之间保持固定的第一卡位结构,所述第二延伸板可相对所述第一延伸板折叠至与所述第一延伸板贴合,所述第三延伸板可相对所述第二延伸板折叠至与所述第二延伸板贴合,所述第四延伸板可相对所述第三延伸板折叠至与所述第三延伸板贴合;所述第二侧板可相对所述第二底板折叠,所述第五延伸板可相对所述第二侧板折叠至与所述第二侧板贴合,且所述第五延伸板设有使得所述第二侧板折叠后与所述第二底板之间保持固定的第二卡位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衬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板背离所述第二底板的第一侧边处设有第二插口;所述第一卡位结构为连接于所述第一延伸板背离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秋佳梁奕昆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