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水质卤素富集领域,公开了水质中有机卤素富集装置,包括承载容器、过滤组件、收集容器和抽气泵,所述承载容器通过铁架台固定,承载容器的底部设有过滤组件,过滤组件远离承载容器的一端设有收集容器,收集容器的一侧设有抽气泵,抽气泵与收集容器通过软管连接,通过将过滤组件分别与承载容器和收集容器螺纹连接,收集完卤素后便于拆卸,节省拆卸时间,并可以直接将活性炭倒出,不会残留在管体内,不会影响后续测量结果,通过将收集容器与抽气泵连接,间断式的抽取收集容器中的气体,使得收集容器内的气压始终小于上方承载容器的气压,使得承载容器中的水体不断被压入过滤组件中进行过滤,大大提高了过滤速度。大大提高了过滤速度。大大提高了过滤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质中有机卤素富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水质卤素富集领域,特别涉及水质中有机卤素富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水质卤素富集装置的实验室常用结构如下,装置的顶部设有一承载容器,在承载容器的顶部设有瓶塞,在承载容器的侧壁设有一个支管,支管与氮气瓶连通,承载容器的底部设有过滤组件,过滤组件和承载容器是通过橡胶软管套接的,同样的过滤组件的底部通过软管与引导管套接,引导管的下方有收集容器,水质卤素的富集主要是通过将氮气通入承载容器中,挤压承载容器中的水体,从而迫使水体向过滤组件流动,从而增加了过滤速度,这种方式存在两个较为明显的问题,第一,氮气的压力不好控制,氮气压力太大,则过量的氮气会重开瓶塞,从承载容器的顶部喷射出去,同时带出大量的水体,导致试验失败,氮气量过小,则过量速度明显不够,需要耗费大量时间。第二,过滤组件与承载容器和引导管的连接都是通过过滤组件两端的软管套接实现的,软管的口径与容器的口径差不多,导致套接和拆除时均不方便,且过滤组件里面的活性炭由于设置在软管中,也不好取出来,非常容易残留,导致后续测量卤素含量时受到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旨在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水质中有机卤素富集装置,解决现有卤素富集装置由于控制气压不稳,导致过滤速度受到影响,且过滤组件不易拆卸,活性炭易残留,导致后续测量卤素含量时结果受影响的问题。
[0004]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水质中有机卤素富集装置,包括承载容器、过滤组件、收集容器和抽气泵,所述承载容器通过铁架台固定,所述承载容器的底部设有所述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远离所述承载容器的一端设有所述收集容器,所述收集容器的一侧设有所述抽气泵,所述抽气泵与所述收集容器通过软管连接;
[0006]所述承载容器的底部设有第一螺纹连接口,所述过滤组件的顶部设有第二螺纹连接口,所述第一螺纹连接口与所述第二螺纹连接口相匹配,使得所述承载容器与所述过滤组件可拆卸地螺纹连接,所述过滤组件的底部设有第三螺纹连接口,所述收集容器的顶部设有第四螺纹连接口,所述第三螺纹连接口与所述第四螺纹连接口相匹配,使得过滤组件的底部与所述收集容器可拆卸地螺纹连接,所述收集容器的一侧设有支管,所述支管与所述抽气泵通过软管连接,所述抽气泵抽取所述收集容器中的气体,使得所述收集容器中的气压小于所述承载容器中的气压。
[0007]优选的,所述过滤组件还包括管体、石棉网和活性炭层,所述第二螺纹连接口设于所述管体的顶部,所述第三螺纹连接口设于所述管体的底部,所述活性炭设于所述管体的中部,所述活性炭层的两端设有所述石棉网。
[0008]优选的,所述管体采用聚四氟乙烯材质制得。
[0009]优选的,所述活性炭层的体积不小于所述管体体积的三分之一。
[0010]优选的,还包括进水管,所述进水管设于所述承载容器的顶部。
[0011]优选的,还包括止水阀,所述止水阀设于所述进水管上,用于控制水体的加入量。
[0012]本技术的贡献在于:本技术通过将过滤组件分别与承载容器和收集容器螺纹连接,收集完卤素后便于拆卸,节省拆卸时间,并可以直接将活性炭倒出,不会残留在管体内,不会影响后续测量结果,通过将收集容器与抽气泵连接,间断式的抽取收集容器中的气体,使得收集容器内的气压始终小于上方承载容器的气压,使得承载容器中的水体不断被压入过滤组件中进行过滤,大大提高了过滤速度,与传统方式不同的是不用担心控制通入氮气的量,不会出现瓶塞喷出,水体冲出承载容器的情况,大大提高了试验的容错率。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技术过滤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是本技术承载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4是本技术收集容器和抽气泵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5是本技术装入收纳盒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8]其中:承载容器10、第一螺纹连接口11、过滤组件20、第二螺纹连接口21、第三螺纹连接口22、管体23、石棉网24、活性炭层25、收集容器30、第四螺纹连接口31、抽气泵40、软管50、进水管60、止水阀70、收纳盒80。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列实施例是对本技术的进一步解释和补充,对本技术不构成任何限制。
[0020]如图1
‑
4所示,水质中有机卤素富集装置,包括承载容器10、过滤组件20、收集容器30和抽气泵40,所述承载容器10通过铁架台固定,所述承载容器10的底部设有所述过滤组件20,所述过滤组件20远离所述承载容器10的一端设有所述收集容器30,所述收集容器30的一侧设有所述抽气泵40,所述抽气泵40与所述收集容器30通过软管50连接;
[0021]所述承载容器10的底部设有第一螺纹连接口11,所述过滤组件20的顶部设有第二螺纹连接口21,所述第一螺纹连接口11与所述第二螺纹连接口21相匹配,使得所述承载容器10与所述过滤组件20可拆卸地螺纹连接,所述过滤组件20的底部设有第三螺纹连接口22,所述收集容器30的顶部设有第四螺纹连接口31,所述第三螺纹连接口22与所述第四螺纹连接口31相匹配,使得过滤组件20的底部与所述收集容器30可拆卸地螺纹连接,所述收集容器30的一侧设有支管,所述支管与所述抽气泵40通过软管50连接,所述抽气泵40抽取所述收集容器30中的气体,使得所述收集容器30中的气压小于所述承载容器10中的气压。
[0022]水质中有机卤素富集装置主要包括了承载容器10、过滤组件20、收集容器30和抽气泵40,承载容器10通过铁架台固定,所述承载容器10的底部设有所述过滤组件20,所述过滤组件20远离所述承载容器10的一端设有所述收集容器30,所述收集容器30的一侧设有所述抽气泵40,所述抽气泵40与所述收集容器30通过软管50连接,通过进水管60将需要进行富集的水质通入承载容器10中(承载容器10的表面设有刻度值,便于记录装入水体的量),
水体会逐渐进入过滤组件20,通过石棉网24和活性炭25过滤层后流入下方的收集容器30中(在过滤组件20和收集容器30之间还可以放置一流量计,流量计能够测量水体过滤的流量,便于记录观察),具体的,在承载容器10中装入水体后,需要打开抽气泵40,抽气泵40对收集容器30内进行抽气操作,使得收集容器30内的气压减小,更进一步的说明,抽气泵40不是一直抽气,是间断式的抽气,当收集容器30内的气压降低至一定值时就不再进行抽气操作,此时由于收集容器30中的气压要小于上方承载容器10(承载容器10中水体并不会装满,承载容器10的顶部还有部分气体,具有较高的压力)中的压力,承载容器10中气体会对水体进行挤压,迫使水体向过滤组件20运动,从而大大增加了过滤的速度,当收集容器30中收集到一定体积的液体后,收集容器30中的气体压缩,气压增加,当气压增大到一定数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水质中有机卤素富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容器、过滤组件、收集容器和抽气泵,所述承载容器通过铁架台固定,所述承载容器的底部设有所述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远离所述承载容器的一端设有所述收集容器,所述收集容器的一侧设有所述抽气泵,所述抽气泵与所述收集容器通过软管连接;所述承载容器的底部设有第一螺纹连接口,所述过滤组件的顶部设有第二螺纹连接口,所述第一螺纹连接口与所述第二螺纹连接口相匹配,使得所述承载容器与所述过滤组件可拆卸地螺纹连接,所述过滤组件的底部设有第三螺纹连接口,所述收集容器的顶部设有第四螺纹连接口,所述第三螺纹连接口与所述第四螺纹连接口相匹配,使得过滤组件的底部与所述收集容器可拆卸地螺纹连接,所述收集容器的一侧设有支管,所述支管与所述抽气泵通过软管连接,所述抽气泵抽取所述收集容器中的气体,使得所述收集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永亮,孙振宇,李政,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维中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