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谢嘉益专利>正文

拖把吸著体的新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835 阅读:2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拖把吸著体的新结构包括:拖把具有一顶部设握柄的主杆,主杆底部设一倒U形的基座,基座底部两端各平行设置有一夹轴,夹轴上各枢套一夹杆以夹持吸著体,吸著体的顶部设拉持体,拉持体在基座内部各连接两组拉杆,拉杆穿过基座的顶部与一成U形拉柄的两侧枢臂中段枢接成一体,而枢臂的自由端枢设在主杆的两侧,其特征在于:吸著体与地面接触的表面设有两组对称的刮缘,各组刮缘高低各有不同,且各刮缘间形成大型的主,副附著槽。(*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拖把吸著体的新结构本技术涉及拖布,尤指一种拖把吸著体的新结构。目前,拖把吸著体的结构主要分为布条结构及胶棉吸著体结构,其中胶棉为一热塑性泡棉胶体,其吸水力强,而且表面污物吸著力高,又不占体积,适合家庭使用。参见图5、6传统的吸著体30顶部设有供操作者挤压污水的拉持体31,底部与地面40接触处呈园柱状的表面32,该表面32与地面40有一道接触缘320,以刮除地面40的污物,其刮除效果十分有限,而且一般室内地面40上铺设磁砖41,磁砖41间会形成略微凹陷的凹槽42,而吸著体30的园柱状表面32遇到该凹槽42处,即无法清除其内的污物,而且污物将留在凹槽42内,故实有改善的必要。参见图7、8,另一种吸著体30与地面40接触的表面设有等间距的锯齿,其齿尖刮缘33与齿槽间自然形成附著槽34,二者距离十分接近,附著槽34的开口甚小,对于较大的污物无法吸著,一旦污物吸入其间,又难以用手伸入取出或者用水冲出,故影响了拖地的使用效果。上述两种吸著体30在清除内含污水时,因园柱实心的变形量十分有限,污水无法完全被挤出,自然影响了清洁地板的质量,反而会造成地板的水量过多,易被人行走后污染,达不到清洁的目的。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拖把吸著体的新结构,采用两组对称的刮缘,配合拖把拖地时的不同角度,提高整体清洁的效率,实现在挤压水份时干净,安全,更为省力方便。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拖把吸著体的新结构包括:拖把具有一顶部设有握柄11的主杆10,主杆10底部设一倒U形的基座12,基座12底部两端各平行设置有一夹轴13,夹轴13上各枢套一夹杆14以夹持住吸著体20,吸著体20的顶部设拉持体21,拉持体21在基座12内部各连接两细拉杆22,拉杆22穿过基座12的顶部与一成U形拉柄23的两侧枢臂24中段枢接成一体,而枢臂4的自由端枢设在主杆10的两侧,其特征在于:吸著体与地面接触的表面设有两组对称的刮缘,各组刮缘高低各有不同,且各刮缘间形成大型的主,付附著-->槽,以适应拖地时的角度。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吸著体上的各刮缘均可同时著地吸取地面的污水及污物,提高了整体清洁的效率;主,付附著槽的设置使吸著体本身的清洁更为方便快速,挤压水分时更省时省力,使地面更清洁。本技术的具体结构通过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立体外观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吸著体向前拖地使用状态图,图3:为本技术吸著体向后拖地使用状态图,图4:为本技术挤压水份示意图,图5:第一种已知吸著体立体外观示意图,图6:第一种已知吸著体剖面使用状态图,图7:第二种已知吸著体立体外观示意图,图8:第二种已知吸著体剖面使用状态图,参见图1,4,本创作大部结构与已知技术相仿,一种拖把吸著体的新结构包括:拖把具有一顶部设握柄11的主杆10,主杆10底部设一倒U形的基座12,基座12底部两端各平行设置有一夹轴13,夹轴13上各枢套一夹杆14以夹持吸著体20,吸著体20的顶部设拉持体21,拉持体21在基座12内部各连接两组拉杆22,拉杆22穿过基座12的顶部与一成U形拉柄23的两侧枢臂24中段枢接成一体,而枢臂4的自由端枢设在主杆10的两侧,使拉柄23拉动时,可以主杆10枢合处为中心转动,并带动拉杆22拉引拉持体21,使与拉持体21一体的吸著体20进入两组夹杆14间,使吸著体20变形并挤出内含的污水。吸著体20与地面40接触表面形状具两组对称设置的刮缘,各侧的刮缘在外侧的第一道刮缘201高度较低,而相邻的第二道刮缘202高度较高,两道刮缘201,202间形成一付附著槽203,而两组第二道刮缘202间形成一深度较付附著槽203为深的主附著槽204。而在吸著体20整体的两侧接近底部处另设一道水平的次附著槽205。拖地时,吸著体20与地面40呈一斜度的配合,正好使二道刮缘201,202同时接触地面40,形成两道刮除污物的面(见图2,3),-->可确实刮除地面40上的污物,当室内铺有磁砖41时,两道刮缘201,202尖端可自然的伸入凹槽42内清除内部的污物。完成地面清洁后,污物会自然的堆积在两附著槽203,204内,其附著槽203,204的开口较大,清理较容易,手指易直接伸入帮助清除污物,故吸著体20会经常保持最有效的吸著清洁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拖把吸著体的新结构包括:拖把具有一顶部设握柄(11)的主杆(10),主杆(10)底部设一倒U形的基座(12),基座(12)底部两端各平行设置有一夹轴(13),夹轴(13)上各枢套一夹杆(14)以夹持吸著体(20),吸著体(20)的顶部设拉持体(21),拉持体(21)在基座(12)内部各连接两组拉杆(22),拉杆(22)穿过基座(12)的顶部与一成U形拉柄(23)的两侧枢臂(24)中段枢接成一体,而枢臂(4)的自由端枢设在主杆(10)的两侧,其特征在于:吸著体与地面接触的表面设有两组对称的刮缘,各组刮缘高低各有不同,且各刮缘间形成大型的主,付附著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把吸著体的新结构,其特征在于:吸著体(20)与地面(40)接触表面形状具两组对称设置的刮缘,各侧的刮缘在外侧的第一道刮缘(201)高度较低,而相邻的第二道刮缘(202)高度较高,两道刮缘(201),(202)间形成一付附著槽(203),而两组第二道刮缘(202)间形成一深度较付附著槽(203)为深的主附著槽(20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拖把吸著体的新结构包括:拖把具有一顶部设握柄(11)的主杆(10),主杆(10)底部设一倒U形的基座(12),基座(12)底部两端各平行设置有一夹轴(13),夹轴(13)上各枢套一夹杆(14)以夹持吸著体(20),吸著体(20)的顶部设拉持体(21),拉持体(21)在基座(12)内部各连接两组拉杆(22),拉杆(22)穿过基座(12)的顶部与一成U形拉柄(23)的两侧枢臂(24)中段枢接成一体,而枢臂(4)的自由端枢设在主杆(10)的两侧,其特征在于:吸著体与地面接触的表面设有两组对称的刮缘,各组刮缘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嘉益
申请(专利权)人:谢嘉益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