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兴海专利>正文

一种康复科用患者康复助行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8041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26 23: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康复助行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康复科用患者康复助行设备。具体的说是提供一种对机器进行灵活调整高度,依靠使用者自身对设备进行轻松快速的停止移动,保障安全的康复科用患者康复助行设备。一种康复科用患者康复助行设备,包括有:支撑杆、支撑板、定向轮、万向轮和连杆,支撑杆为对称设置,支撑杆之间上下对称连接有连杆,支撑杆底部均设有万向轮,支撑杆下部均设有支撑板,支撑板一侧均转动式设有定向轮。通过设置放置机构和收纳机构,为使用者的上半身提供舒适放松的环境,对所需物品进行放置,便于拿取的同时起到一定的负重作用,配合康复,实现基本功能。实现基本功能。实现基本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康复科用患者康复助行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康复助行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康复科用患者康复助行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在医疗康复训练过程中,为了使下肢受损的患者能够早日恢复健康,常需要让患者借助助行器来进行康复行走训练,就是可以通过助行器的支撑,让术后腿脚不灵活甚至失去行走能力的人能够自理,能够和正常人一样外出散步。
[0003]最常见助行器包括四角两轮和四轮助行器,如果你在保持平衡方面有困难或者很容易摔倒的话,两种助行器都能为你提供足够的稳定性,但是一般助行器为固定安装,无法根据不同高度的使用者进行调整,同时无法依靠使用者自身对助行器进行快速停止,会造成不必要的安全隐患,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对机器进行灵活调整高度,同时对设备进行简单快速的停止移动,保障安全的康复科用患者康复助行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一般助行器为固定安装,无法根据不同高度的使用者进行调整,同时使用者力气较小,无法依靠使用者自身对助行器进行快速停止,会造成不必要的安全隐患的缺点,本技术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对机器进行灵活调整高度,依靠使用者自身对设备进行轻松快速的停止移动,保障安全的康复科用患者康复助行设备。
[0005]本技术的技术实施方案是:一种康复科用患者康复助行设备,包括有支撑杆、支撑板、定向轮、万向轮、连杆、放置机构和收纳机构,支撑杆为对称设置,支撑杆之间上下对称连接有连杆,支撑杆底部均设有万向轮,支撑杆下部均设有支撑板,支撑板一侧均转动式设有定向轮,支撑杆上部之间连接有放置机构,支撑杆中部之间连接有收纳机构。
[0006]可选地,放置机构包括有滑套、连接杆、塑胶板和异形管,支撑杆上部滑动式设有滑套,滑套一侧设有连接杆,连接杆顶部之间连接有塑胶板,连接杆之间连接有异形管。
[0007]可选地,收纳机构包括有第一挡板、固定板和弧形杆,支撑杆中部之间连接有第一挡板,第一挡板一侧连接有多个固定板,固定板之间连接有多个弧形杆。
[0008]可选地,还包括有控制机构,控制机构包括有固定块、拨片、刹车绳、导向杆、卡块和第一弹簧,异形管上部设有2个固定块,固定块顶部一侧转动式设有拨片,固定块内均卷绕有刹车绳,刹车绳一端与拨片连接,滑套一侧均设有2个导向杆,导向杆之间滑动式连接有卡块,刹车绳另一端与卡块连接,卡块与导向杆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
[0009]可选地,还包括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包括有导杆、第二弹簧和滑块,支撑杆中部内壁设有2个导杆,导杆之间滑动式连接有滑块,导杆与滑块底部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
[0010]可选地,还包括有刹车机构,刹车机构包括有握杆、拉绳、壳体、限位杆、第三弹簧、异形架、滑杆和刹车片,固定块顶部一侧转动式设有握杆,固定块内卷绕有拉绳,拉绳一端与握杆连接,万向轮的固定轴上均设有壳体,壳体内壁对称设有限位杆,限位杆之间滑动式连接有异形架,拉绳另一端与异形架连接,异形架底部与限位杆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壳体
两侧均滑动式设有滑杆,滑杆与异形架滑动式连接,滑杆外侧均设有刹车片。
[0011]可选地,还包括有格挡机构,格挡机构包括有格挡板和弧形挡板,支撑板顶部一侧设有格挡板,格挡板外侧均设有弧形挡板。
[0012]可选地,异形管两侧均套有橡胶圈。
[0013]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放置机构和收纳机构,为使用者的上半身提供舒适放松的环境,对所需物品进行放置,便于拿取的同时起到一定的负重作用,配合康复,使用者只需推动设备移动便可进行康复训练,实现基本功能;通过设置控制机构和升降机构,通过手部动作便可对滑套的高度进行调整,方便快捷;通过设置刹车机构,对万向轮进行控制刹车,应对一些突发情况的发生。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放置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收纳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本技术控制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6为本技术A处的放大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7为本技术升降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8为本技术B处的放大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9为本技术刹车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10为本技术C处的放大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11为本技术格挡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支撑杆,2、支撑板,3、定向轮,4、万向轮,5、连杆,6、放置机构,61、滑套,62、连接杆,63、塑胶板,64、异形管,7、收纳机构,71、第一挡板,72、固定板,73、弧形杆,8、控制机构,81、固定块,82、拨片,83、刹车绳,84、导向杆,85、卡块,86、第一弹簧,9、升降机构,91、导杆,92、第二弹簧,93、滑块,10、刹车机构,1001、握杆,1002、拉绳,1003、壳体,1004、限位杆,1005、第三弹簧,1006、异形架,1007、滑杆,1008、刹车片,11、格挡机构,1101、格挡板,1102、弧形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
[0027]实施例1
[0028]一种康复科用患者康复助行设备,如图1至图4所示,包括有支撑杆1、支撑板2、定向轮3、万向轮4、连杆5、放置机构6和收纳机构7,支撑杆1为前后对称设置,支撑杆1之间上下对称连接有连杆5,支撑杆1底部均设有万向轮4,支撑杆1下部右侧均设有支撑板2,支撑板2右侧均转动式设有定向轮3,支撑杆1上部之间连接有放置机构6,支撑杆1中部之间连接
有收纳机构7。
[0029]放置机构6包括有滑套61、连接杆62、塑胶板63和异形管64,支撑杆1上部滑动式设有滑套61,滑套61左侧设有连接杆62,连接杆62顶部之间连接有塑胶板63,连接杆62左侧之间连接有异形管64。
[0030]收纳机构7包括有第一挡板71、固定板72和弧形杆73,支撑杆1中部之间连接有第一挡板71,第一挡板71左侧连接有多个固定板72,固定板72之间连接有多个弧形杆73,弧形杆73的前后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一挡板71的两侧。
[0031]使用者可将锻炼所需的饮用水和毛巾等物品放置于固定板72上,同时可起到一定的负重,先根据自身高度对滑套61及以上部件的高度进行调整,推动滑套61向下移动至适当位置,停止推动滑套61,使用工具将滑套61卡住即可,随后可将手肘依靠在塑胶板63上,双手握在异形管64上推动设备进行移动,定向轮3和万向轮4可带动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康复科用患者康复助行设备,其特征是,包括有:支撑杆(1)、支撑板(2)、定向轮(3)、万向轮(4)、连杆(5)、放置机构(6)和收纳机构(7),支撑杆(1)为对称设置,支撑杆(1)之间上下对称连接有连杆(5),支撑杆(1)底部均设有万向轮(4),支撑杆(1)下部均设有支撑板(2),支撑板(2)一侧均转动式设有定向轮(3),支撑杆(1)上部之间连接有放置机构(6),支撑杆(1)中部之间连接有收纳机构(7);放置机构(6)包括有:滑套(61)、连接杆(62)、塑胶板(63)和异形管(64),支撑杆(1)上部滑动式设有滑套(61),滑套(61)一侧设有连接杆(62),连接杆(62)顶部之间连接有塑胶板(63),连接杆(62)之间连接有异形管(64)。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康复科用患者康复助行设备,其特征是,收纳机构(7)包括有:第一挡板(71)、固定板(72)和弧形杆(73),支撑杆(1)中部之间连接有第一挡板(71),第一挡板(71)一侧连接有多个固定板(72),固定板(72)之间连接有多个弧形杆(73)。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康复科用患者康复助行设备,其特征是,还包括有控制机构(8),控制机构(8)包括有:固定块(81)、拨片(82)、刹车绳(83)、导向杆(84)、卡块(85)和第一弹簧(86),异形管(64)上部设有2个固定块(81),固定块(81)顶部一侧转动式设有拨片(82),固定块(81)内均卷绕有刹车绳(83),刹车绳(83)一端与拨片(82)连接,滑套(61)一侧均设有2个导向杆(84),导向杆(84)之间滑动式连接有卡块(85),刹车绳(83)另一端与卡块(85)连接,卡块(85)与导向杆(84)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8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兴海
申请(专利权)人:杨兴海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