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壁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80363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26 23: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创造涉及一种新型壁灯,包括与墙壁固定连接的底座组件和设置在底座组件上的塑料外壳组件,塑料外壳组件的上下两侧或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透光镜,塑料外壳组件主要由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可拆卸连接而成,塑料外壳组件为中空结构,塑料外壳组件内固定设置有型材,型材的上下两侧或左右两侧对应透光镜固定设置有光源组件,光源组件发出的光线通过透光镜向外照射;塑料外壳组件为ABS注塑件,具有重量轻、便于外形设计等优点,使得该壁灯的外形更美观和多样化;采用塑料外壳可以减少型材的尺寸和用料进而降低生产成本。寸和用料进而降低生产成本。寸和用料进而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壁灯
[0001]

[0002]本专利技术创造涉及灯具
,特别是一种壁灯。
[0003]
技术介绍

[0004]现有技术中的壁灯一般采用金属外壳和金属底座,具有灯体重量重、颜色单一、外观形状无法设计等缺点。因此,亟待设计出一款重量轻、外观简洁大方、外形设计多样的壁灯。
[0005]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创造提供一种新型壁灯,具有外观简洁大方、棱角分明、重量轻、便于外形设计等优点。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创造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新型壁灯,包括与墙壁固定连接的底座组件1和设置在所述底座组件1上的塑料外壳组件2,所述塑料外壳组件2的上下两侧或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透光镜3,所述塑料外壳组件2由第一外壳21和第二外壳22可拆卸连接而成,所述第一外壳21的下端设置有第一凹腔213,所述第二外壳22的上端设置有第二凹腔223,所述第一外壳21的上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凹腔213相通的第一出光口214,所述第二外壳22的下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凹腔223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壁灯,包括与墙壁固定连接的底座组件(1)和设置在所述底座组件(1)上的塑料外壳组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外壳组件(2)的上下两侧或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透光镜(3),所述塑料外壳组件(2)由第一外壳(21)和第二外壳(22)可拆卸连接而成,所述第一外壳(21)的下端设置有第一凹腔(213),所述第二外壳(22)的上端设置有第二凹腔(223),所述第一外壳(21)的上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凹腔(213)相通的第一出光口(214),所述第二外壳(22)的下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凹腔(223)相通的第二出光口(224),装配后所述第一凹腔(213)和第二凹腔(223)在所述塑料外壳组件(2)内构成中空结构,所述塑料外壳组件(2)内固定设置有型材(4),所述型材(4)具有第一基板(42)和第二基板(43),所述第一基板(42)和第二基板(43)上均固定设置有光源组件(5),所述第一出光口(214)和第二出光口(224)均设置有盖合在光源组件(5)上的透光镜(3),所述光源组件(5)发出的光线通过透光镜(3)向外照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壁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壳(21)和第二外壳(22)内均设置有若干用于固定所述型材(4)和光源组件(5)的加强筋(23),所述加强筋(23)设置有直角缺口(230),装配后所述直角缺口(230)与所述型材(4)的边缘或光源组件(5)的边缘抵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壁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镜(3)的内侧设置有向外延伸的镜片边缘(31),装配后所述镜片边缘(31)抵在所述出光口(20)的内侧,所述第一外壳(21)和第二外壳(22)内还设置有位于所述出光口(20)边缘处并垂直于出光口(20)向内延伸的固定部(24),所述固定部(24)上设置有用于卡扣所述镜片边缘(31)的透镜卡凸(25);所述透镜卡凸(25)的内侧设置有导向斜面(25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壁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片边缘(31)设置有防水台阶(310),所述第一外壳(21)和第二外壳(22)内还设置有位于所述出光口(20)边缘处并垂直于出光口(20)向内延伸的镜片防水部(26),在所述镜片防水部(26)与固定部(24)之间形成有镜片防水槽(260),所述镜片防水槽(260)内装配有镜片防水条(27),装配后所述镜片防水部(26)和镜片防水条(27)抵在所述防水台阶(310)内。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壁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壳(21)和第二外壳(22)卡扣连接,所述第一外壳(21)的壁厚小于所述第二外壳(22)的壁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跃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新特丽照明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