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伺服控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79641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26 23: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的伺服控制器,包括面板模块、前壳、显示屏的PCB板、主控PCB板、后壳和接口标识面板,所述主控PCB板朝向后壳的外壁设置有两组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两个限位柱,且四个所述限位柱构成倒等腰梯形状,所述后壳的内壁安装有四个定位块,四个所述定位块限制主控PCB板的最大向内移动距离,靠近上方和靠近下方的两个所述定位块之间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外壁均开设有限位槽,靠近上方和靠近下方的两个所述限位柱可以同时滑动在相对应的所述限位槽的内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快速准确的定位和安装主控PCB板,通过模块化的配合,再将伺服控制器整体安装完毕。装完毕。装完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的伺服控制器


[0001]本技术涉及伺服控制器
,具体为一种新型的伺服控制器。

技术介绍

[0002]伺服控制器包括前壳、PCB集成板、控制模块和后壳组成,伺服驱动器是现代运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广泛应用于工业机器人及数控加工中心等自动化设备中。尤其是应用于控制交流永磁同步电机的伺服驱动器已经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
[0003]但是伺服控制器在组装时需要考虑输出口的位置等因素,导致前壳、PCB 集成板和后壳之间的安装效率较低,甚至在组装时损坏PCB集成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伺服控制器,具备快速的定位和组装,防止主控PCB板发生偏移的优点,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的伺服控制器,包括面板模块、前壳、显示屏的PCB板、主控PCB板、后壳和接口标识面板,所述主控PCB板朝向后壳的外壁设置有两组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两个限位柱,且四个所述限位柱构成倒等腰梯形状,所述后壳的内壁置安装有四个定位块,四个所述定位块限制主控PCB板的最大向内移动距离,靠近上方和靠近下方的两个所述定位块之间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外壁均开设有限位槽,靠近上方和靠近下方的两个所述限位柱可以同时滑动在相对应的所述限位槽的内壁。
[0006]优选的,所述主控PCB板的外壁还固定连接有正勾件,所述正勾件位于最上方的两个所述限位柱的上方,所述正勾件远离主控PCB板的端部为倒钩状,所述后壳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两个反勾件,所述反勾件为与正勾件配合的扣型结构,当所述主控PCB板移动至后壳内部与定位块抵触时,所述正勾件的倒钩端部会与主控PCB板的内壁相抵触,当所述主控PCB板左右滑动时所述正勾件可以和反勾件结扣卡合。
[0007]优选的,所述正勾件的底部和安装板的顶部均为平行面,当形成结扣卡合时所述正勾件的底部与安装板的顶部相贴合。
[0008]优选的,所述限位槽的上下内壁均固定连接有凸起块,两个所述凸起块和限位槽的内壁之间形成限位空间,所述凸起块由可形变的材料制成。
[0009]优选的,所述面板模块、前壳和显示屏的PCB板之间通过组装形成模组一,所述主控PCB板、后壳和接口标识面板之间通过组装形成模组二,所述模组一与模组二之间通过卡扣结构固定安装形成伺服控制器的整体。
[0010]优选的,所述卡扣结构包括多个卡块和多个卡槽,所述卡块和安装板的数量等同,所述卡块固定安装在后壳靠近边缘的内壁,所述卡块的外壁为可越过的形状,所述卡槽贯穿开设在前壳靠近边缘的外壁上,所述主控PCB板和后壳相互靠近对接时能够通过卡槽与卡块的卡合形成限位安装。
[0011]优选的,所述后壳的内壁还安装有导向三角板,所述导向三角板为直角三角形构造,所述导向三角板的两个直角面分别与后壳的内壁固定连接。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3]一、本技术通过四个限位柱和限位槽的限位配合,能够使主控PCB 板能够准确的进入后壳的内部,形成定位,防止主控PCB板发生偏移,导致主控PCB板上的输出接口偏移,安装时导致其损坏。
[0014]二、本技术通过正勾件和反勾件扣型结构的配合,当主控PCB板定位完成后,使主控PCB板正面的集成输出端等端口向后壳上的端口槽移动时,正勾件和反勾件形成结扣卡合,从而能够防止主控PCB板向外部脱离,使其准确的安装。
[0015]三、本技术通过设置正勾件的底部和安装板的顶部均为平行面,当形成结扣卡合时所述正勾件的底部与安装板的顶部相贴合,当正勾件与反勾件卡合时,由于正勾件的底部与安装板的平行接触,从而形成二次的限位,防止主控PCB板的上下晃动。
[0016]四、本技术通过设置两个凸起块,当限位柱在安装板的内壁滑动时会挤压凸起块,使安装人员会感受到一股阻力,当限位柱越过凸起块时,限位柱即进入限位空间,此时限位空间会对限位柱形成左右滑动的限位,在配合以正勾件和反勾件的结扣卡合,从而使得主控PCB板被完全限位。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产品爆炸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后壳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后壳的半剖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主控PCB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技术产品的成品结构示意图;
[0022]图6为本技术图1的前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7为本技术图6中沿A

A剖视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其他剖面结构未展示;
[0024]图8为本技术模组一和模组二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1、面板模块;2、前壳;21、卡槽;3、显示屏的PCB板;4、主控PCB板;41、限位柱;42、正勾件;5、后壳;51、卡块;52、安装板;53、导向三角板;54、凸起块;55、限位槽;56、定位块;57、反勾件;6、接口标识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请参阅图1至图8,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的伺服控制器,包括面板模块1、前壳2、显示屏的PCB板3、主控PCB板4、后壳5和接口标识面板6,主控PCB板4朝向后壳5的外壁设置有两组定位组件,定位组件包括两个限位柱41,且四个限位柱41构成倒等腰梯形状,后壳5的内壁安装有四个定位块56,四个定位块56限制主控PCB板4的最大向内移动
距离,靠近上方和靠近下方的两个定位块56之间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板52,安装板 52的外壁均开设有限位槽55,靠近上方和靠近下方的两个限位柱41可以同时滑动在相对应的限位槽55的内壁。
[0028]通过四个限位柱41和限位槽55的限位配合,能够使主控PCB板4能够准确的进入后壳5的内部,形成定位,防止主控PCB板4发生偏移,导致主控PCB板4上的输出接口偏移,安装时导致其损坏。
[0029]进一步地,主控PCB板4的外壁还固定连接有正勾件42,正勾件42位于最上方的两个限位柱41的上方,正勾件42远离主控PCB板4的端部为倒钩状,后壳5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两个反勾件57,反勾件57为与正勾件42配合的扣型结构,当主控PCB板4移动至后壳5内部与定位块56抵触时,正勾件 42的倒钩端部会与主控PCB板4的内壁相抵触,当主控PCB板4左右滑动时正勾件42可以和反勾件57结扣卡合。
[0030]通过正勾件42和反勾件57扣型结构的配合,当主控PCB板4定位完成后,使主控PCB板4正面的集成输出端等端口向后壳5上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的伺服控制器,包括面板模块(1)、前壳(2)、显示屏的PCB板(3)、主控PCB板(4)、后壳(5)和接口标识面板(6),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PCB板(4)朝向后壳(5)的外壁设置有两组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两个限位柱(41),且四个所述限位柱(41)构成倒等腰梯形状,所述后壳(5)的内壁安装有四个定位块(56),四个所述定位块(56)限制主控PCB板(4)的最大向内移动距离,靠近上方和靠近下方的两个所述定位块(56)之间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板(52),所述安装板(52)的外壁均开设有限位槽(55),靠近上方和靠近下方的两个所述限位柱(41)可以同时滑动在相对应的所述限位槽(55)的内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伺服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PCB板(4)的外壁还固定连接有正勾件(42),所述正勾件(42)位于最上方的两个所述限位柱(41)的上方,所述正勾件(42)远离主控PCB板(4)的端部为倒钩状,所述后壳(5)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两个反勾件(57),所述反勾件(57)为与正勾件(42)配合的扣型结构,当所述主控PCB板(4)移动至后壳(5)内部与定位块(56)抵触时,所述正勾件(42)的倒钩端部会与主控PCB板(4)的内壁相抵触,当所述主控PCB板(4)左右滑动时所述正勾件(42)可以和反勾件(57)结扣卡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的伺服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勾件(42)的底部和安装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凤桐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金力源智控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