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手井强制通风布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7872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26 23: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人/手井强制通风布幔,该通风布幔是由框架杆(1)、面板扣(2)、竖杆(3)、预制防火布(4)、配重杆(5)、固定带(6)、撑脚(7)、横杆(8)组成。框架杆(1)、预制防火布(4)、配重杆(5)、固定带(6)组成布幔,竖杆(3)、撑脚(7)、横杆(8)组成支架,起到支撑和固定作用。面板扣(2)固定在框架杆(1)之上。竖杆(3)在靠近中部位置打孔一处,布幔部件的框架杆(1)安装在竖杆(3)顶部和打孔位置,框架杆(1)之间的预制防火布(4)形成迎风面。撑脚(7)呈“T”型,竖杆(3)从上至下插入撑脚,横杆(8)从撑脚底部穿入,起到扩大支撑范围的作用。起到扩大支撑范围的作用。起到扩大支撑范围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人/手井强制通风布幔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人/手井强制通风布幔,属于机械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市通信建设的发展,管道井下施工逐渐增多,施工人员在井下作业时发生中毒、窒息死亡的事件也时有发生。在管道沟、井下作业时,井下较为常见的有毒气体是一氧化碳(煤气)和硫化氢,下井前应首先进行通风。目前下井前的通风方法是采用通风布幔或排风扇,通风布在井口上下各不少于1米,并将布面设置在采风的位置。并下通知要求安全检查必须检查人/手井强制通风装置。
[0003]通信管道和大多建在室外、现场通风良好。一般的人/手井通风主要靠打开井盖,利用自然风将人/手井中的气体吹出达到换气的目的,随着城市的发展,道路扩建,路基的升高,大量的人/手井已经通过加长“井脖子”的方式和道路保持齐平。自然风只能吹动井口边缘的气体,根本无法吹到人/手井下面。市场上的通风工具通常使用电力或人力强制进行通风,在远离电源的郊外和无法提供足够人员的条件下,强制通风的数量和消耗能源上并不经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人/手井强制通风布幔,该通风布幔的结构简单,易于装配、收纳,不耗电,适合多种施工环境,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防护水平。
[0005]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人/手井强制通风布幔,该通风布幔是由框架杆1、面板扣2、竖杆3、预制防火布4、配重杆5、固定带6、撑脚7、横杆 8组成。框架杆1、预制防火布4、配重杆5、固定带6组成布幔,部件安装后即成为一个整体;竖杆3、撑脚7、横杆8组成支架,起到支撑和固定作用。面板扣2固定在框架杆1 之上。竖杆3在靠近中部位置打孔一处,布幔部件的框架杆1安装在竖杆3顶部和打孔位置,框架杆1之间的预制防火布4形成迎风面。撑脚7呈“T”型,竖杆3从上至下插入撑脚,横杆8从撑脚底部穿入,起到扩大支撑范围的作用。迎风面可以粘贴宣传标语,面板扣2用于卡牢标语,避免被风刮走。
[0006]预制防火布4采用阻燃防火布制成,其宽度为630~650mm、长度为2m,预制防火布4 分间隔缝制横向布槽,首间隔300mm,其他间隔500~600mm,布槽内插入配重杆5。框架杆1、由直径6~8mm的钢筋制成,配重杆5由直径4mm的钢筋制成,框架杆1长680mm两端打弯,配重杆5长590mm;撑脚7由长15mm和10mm的两节20mm方钢管长焊接而成,竖杆3、横杆8由600mm长的15mm方钢管制作,横杆8末端使用自粘胶带包裹。预制防火布4其余部分卷起用固定带6包扎在下部的框架杆1上,使用时放开固定带6将防火布垂直落入人手孔中。固定带6由10mm宽300mm长的双面魔术带制成。固定带6被扎带固定在框架杆1周围的防火布上。竖杆3上包裹红白反光贴纸,迎风面可粘贴红白反光贴纸,起到安全警示作用。预制防火布4长度可以根据实际人手孔深度需要缩短或加长,防火布的布槽内有配重杆5,手提配重杆5方便人工收
放。
[0007]通风布幔迎风面可以粘贴宣传标语,可以起到提醒施工安全、警示现场周围他人的作用,具体内容可根据施工需要临时制作,贴合施工现场实际需求。通风布幔预制防火布4 采用阻燃防火布制成,可以达到在井下施工防火阻燃;通风布幔宽度为630~650mm,长度为2m,适用大部分通信人/手井;针对不同深度的人/手井布幔长度可以根据需要缩短或加长,使扎带扎紧预制防火布4的一个间隔首尾配重杆就可以缩短布幔长度,使用扎带连接两个布幔的首尾框架杆1可以将布幔组合,长度可以达到4米长。布幔在放入人/手井后起到建立通风通道的作用,预制防火布4分间隔缝制横向布槽,其他间隔500~600mm,布槽内插入配重杆5可以保证在井下换气时布幔维持竖直状态,还可以保证换气气流的通畅稳定,布槽不会被大风吹偏。当通风布幔不进行通风时,用固定带6将收拢的预制防火布包扎在下部的框架杆1上,便于整体的整理和摆放,人/手井强制通风布幔就是一个施工警示牌,在完成通风施工后可以留在现场起警示作用。
[0008]有益效果:
[0009]1、本技术通风布幔利用气体存在压力差会形成空气流动的原理,使用时利用自然风,不消耗能源,除了一些无风环境或特殊有害气体聚集场所,正常通信管道人/手井通风均可使用。
[0010]2、本技术的通风布幔没有电动部件,使用材料以金属部件和阻燃防火布为主,在可燃易爆环境可以直接架设使用。
[0011]3、本技术的通风布幔重量轻,结构简单便于携带,从携带状态转换到工作状态迅速。
[0012]4、本技术的通风布幔宽度和长度,适用大部分人/手井;布幔在正常通风的同时,井下人员可以正常工作。
[0013]5、本技术的通风布幔布槽内插入配重杆5可以保证在井下换气时布幔维持竖直状态,保证换气气流的通畅稳定,布槽不会被大风吹偏。
[0014]6、本技术的通风布幔通过缩短预制防火布4的间隔长度和连接多个预制防火布4 可以应对不同深度的通信人/手井。
[0015]7、本技术的通风布幔的迎风面可以粘贴宣传标语,可以起到提醒施工安全、警示现场周围他人的作用,具体内容可根据施工需要临时制作,贴合施工现场实际需求。
[0016]8、本技术的通风布幔不进行通风时,就是一个施工警示牌,用固定带6将收拢的预制防火布包扎在下部的框架杆1上,便于整体的整理和摆放,留在现场起警示作用。
[0017]9、本技术的通风布幔施工过程不产生废弃物,有毒有害气体会被流动的自然风稀释,不会产生危害,通风布幔施工过程不产生噪声对居民生活没有影响。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人/手井强制通风布幔结构正视示意图。
[0019]标记说明:1

框架杆、2

面板扣、3

竖杆、4

预制防火布、5

配重杆、6

固定带、7
‑ꢀ
撑脚。
[0020]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人/手井强制通风布幔结构侧面示意图。
[0021]标记说明:1

框架杆、2

面板扣、3

竖杆、4

预制防火布、5

配重杆、6

固定带、7
‑ꢀ
撑脚、8

横杆。
[0022]图3为本技术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3]标记说明:1

框架杆、2

面板扣、3

竖杆、4

预制防火布、5

配重杆、6

固定带、7
‑ꢀ
撑脚、8

横杆。
[0024]图4为本技术的一种人/手井强制通风布幔使用时布幔展开状态示意图。
[0025]图5为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手井强制通风布幔,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布幔是由框架杆(1)、面板扣(2)、竖杆(3)、预制防火布(4)、配重杆(5)、固定带(6)、撑脚(7)、横杆(8)组成;框架杆(1)、预制防火布(4)、配重杆(5)、固定带(6)组成布幔;竖杆(3)、撑脚(7)、横杆(8)组成支架;面板扣(2)固定在框架杆(1)之上;竖杆(3)在靠近中部位置打孔一处,布幔部件的框架杆(1)安装在竖杆(3)顶部和打孔位置,框架杆(1)之间的预制防火布(4)形成迎风面;撑脚(7)呈“T”型,竖杆(3)从上至下插入撑脚,横杆(8)从撑脚底部穿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手井强制通风布幔,其特征在于:预制防火布(4)采用阻燃防火布制成,其宽度为630~650mm、长度为2m,预制防火布(4)分间隔缝制横向布槽,首间隔300mm,其他间隔500~600mm,布槽内插入配重杆(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手井强制通风布幔,其特征在于:框架杆(1)、由直径6~8mm的钢筋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超李勇宋昌青吴旌周兵费孔鹤卢衍祥杨卫国
申请(专利权)人:中邮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