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心胸外科闭式引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57841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26 23: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多功能心胸外科闭式引流装置;包括三通管、第一引流瓶、第二引流瓶、第一流速调节器、第二流速调节器、第一负压吸引管、第二负压吸引管及负压吸引构件;三通管包括相连通的第一支管、第二支管及第三支管;第一支管末端可插拔的连至第一引流瓶;第二支管末端可插拔的连至第二引流瓶;第一流速调节器设于第一支管;第二流速调节器设于第二支管;第一负压吸引管可拆卸的连在第一引流瓶与负压吸引构件之间;第二负压吸引管可拆卸的连在第二引流瓶与负压吸引构件之间。本申请对病人胸腔积液对外引流时不会造成中断,且本申请封闭性好,不易引起胸腔积液外漏及细菌逆行引发胸腔感染,本申请还方便胸腔积液采样及胸腔注药,使得实用性强。使得实用性强。使得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功能心胸外科闭式引流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用护理用品
,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心胸外科闭式引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胸腔闭式引流术,又称"胸廓造口术或胸腔管手术",是一种较为简单的外科手术,一般用于治疗各种胸腔积水、积液和气胸等。胸腔闭式引流术是胸腔积液治疗安全有效的方法,可以快速、有效的缓解胸腔积液引起的胸闷气喘等症状,且通过胸腔闭式引流胸水可以反复送检胸水,帮助临床诊断,是目前病因不明胸腔积液诊疗的首选。
[0003]在临床实践中,本专利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的中心静脉置管作为胸腔闭式引流导管使用时,其结构简单,功能单一,当所使用的引流瓶装满胸腔积液而需对其进行更换时,会造成短暂的胸腔积液引流中断,使得胸腔积液引流连续性差,并且,现有的中心静脉置管作为胸腔闭式引流导管使用时,其直接连接至常规负压吸引器,使得封闭性差,容易引起胸腔积液外漏、细菌逆行引发胸腔感染等,且还不方便胸腔积液采样及胸腔注药等,使得使用起来实用性差。
[0004]为此,本专利专利技术人设计出本申请,以解决相关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心胸外科闭式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三通管、第一引流瓶、第二引流瓶、第一流速调节器、第二流速调节器、第一负压吸引管、第二负压吸引管及负压吸引构件;三通管包括相连通的第一支管、第二支管及第三支管;第一支管末端可插拔的连接至第一引流瓶;第二支管末端可插拔的连接至第二引流瓶;第一流速调节器设于第一支管;第二流速调节器设于第二支管;第一负压吸引管可拆卸的连接在第一引流瓶与负压吸引构件之间;第二负压吸引管可拆卸的连接在第二引流瓶与负压吸引构件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心胸外科闭式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负压吸引构件包括负压吸引器、导气管及密封瓶;第一负压吸引管第一端插入第一引流瓶而位于第一引流瓶内上部,第二端插入密封瓶而位于密封瓶内下部;第二负压吸引管第一端插入第二引流瓶而位于第二引流瓶内上部,第二端插入密封瓶而位于密封瓶内下部;导气管第一端连至负压吸引器,第二端插入密封瓶而位于密封瓶内上部;密封瓶内下部装有漫过第一负压吸引管第二端及第二负压吸引管第二端的密封液。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心胸外科闭式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引流瓶包括第一瓶体及盖合于第一瓶体上部开口的第一软胶瓶盖;三通管还包括设在第一支管末端的可刺穿第一软胶瓶盖并伸入第一瓶体的塑胶插头针A。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心胸外科闭式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三通管还包括内径大于第一支管内径的第一滴管;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亚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萨米医疗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