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源葫芦锁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78053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26 23:35
一种无源葫芦锁芯,包括拨头、锁体和第一电子锁胆,该第一电子锁胆包括胆壳、设置在该胆壳上的电子钥匙接口和解锁帽,该锁体包括连接梁和位于该连接梁两侧的第一葫芦壳、第二葫芦壳,该连接梁设有朝向所述第一葫芦壳、所述第二葫芦壳内延伸的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该第一葫芦壳、该第二葫芦壳分别开设有容纳该第一连接杆、该第二连接杆的容纳部,该第一连接杆、该第二连接杆分别与所述第一葫芦壳、第二葫芦壳连接固定。二葫芦壳连接固定。二葫芦壳连接固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源葫芦锁芯


[0001]本技术涉及锁具领域,具体为一种无源葫芦锁芯。

技术介绍

[0002]请参见图1,申请号201621106382.7公开的一种电子锁胆,包括解锁帽、配合盖、硬球、推动部、电机;所述解锁帽套装在所述配合盖外,所述配合盖套装在推动部外、所述配合盖与所述电机连接固定,所述解锁帽内表面开设有与所述硬球位置对应的圆形盲孔,所述配合盖开设有与所述硬球位置对应的通孔,所述推动部由所述电机驱动,所述电机工作时,所述推动部推动所述硬球,所述硬球的一部分容纳在所述圆形盲孔内,所述硬球的另一部分容纳在所述通孔内;当所述电机不工作时,所述硬球完全位于所述配合盖外周面内,所述配合盖可在所述解锁帽内转动;所述电机具有与所述解锁帽内侧壁贴合的外表面。
[0003]此外201721725914.X,201320009689.5,CN201911096276.3还公开了其他电子锁胆,电子锁胆(无源锁芯)包括控制器、电机、胆壳、设置在胆壳上的电子钥匙接口、由电机转轴驱动的离合组件、解锁帽、弹性复位部,解锁时无源钥匙与电子钥匙接口电连接,控制器验证开锁信息后控制电机工作使离合组件和解锁帽咬合,电子钥匙可以旋转胆壳使解锁帽旋转实现解锁,电机掉电时,弹性复位部使离合组件解除对解锁帽的咬合,恢复到锁定状态时,解锁帽与胆壳可自由旋转。
[0004]请参见图2,申请号201821068978.1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智能双控葫芦锁芯结构,包括锁体、安装在锁体内的无源锁芯和锁舌(拨头),所述无源锁舌为两个并安装在锁体内两侧,所述锁舌设置在第一无源锁芯、第二无源锁芯之间并与第一无源锁芯(第一电子锁胆)、第二无源锁芯相配合实现开关锁功能。
[0005]现有技术中无源葫芦锁芯的锁体采用一体成型结构,锁体为了拨头的转动空间设置的拨头槽需要采用精雕非常缓慢。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无源葫芦锁芯,锁体容易加工。
[0007]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无源葫芦锁芯,包括拨头、锁体和第一电子锁胆,该第一电子锁胆包括胆壳、设置在该胆壳上的电子钥匙接口和解锁帽,该锁体包括连接梁和位于该连接梁两侧的第一葫芦壳、第二葫芦壳,该连接梁设有朝向所述第一葫芦壳、所述第二葫芦壳内延伸的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该第一葫芦壳、该第二葫芦壳分别开设有容纳该第一连接杆、该第二连接杆的容纳部,该第一连接杆、该第二连接杆分别与所述第一葫芦壳、第二葫芦壳连接固定。
[0008]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葫芦壳、所述第二葫芦壳分别通过螺钉与所述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连接固定。
[0009]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容纳部为圆形盲孔,所述连接梁、所述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截面均为圆形。
[0010]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螺钉为机米螺丝,所述第一葫芦壳容纳所述第一电子锁胆的容纳腔背向所述拨头的一端设有与所述胆壳端面边缘抵靠的凸缘,所述解锁帽抵靠所述拨头,所述拨头开设有与所述解锁帽配合的解锁配合部。
[0011]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解锁帽包括开口朝向胆壳的筒体和朝向拨头延伸的柱体,所述筒体抵靠所述拨头。
[0012]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分别与所述第一葫芦壳、所述第二葫芦壳焊接固定,所述容纳部为凹槽。
[0013]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葫芦壳、所述第二葫芦壳分别通过焊接与所述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连接固定。
[0014]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葫芦壳容纳有用于驱动所述拨头旋转的第二电子锁胆或把手。
[0015]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拨头边缘设有容纳所述解锁帽的容纳凹陷。
[0016]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梁开设有安装螺孔。
[0017]本技术中,锁体包括连接梁和位于该连接梁两侧的第一葫芦壳、第二葫芦壳,该连接梁设有朝向所述第一葫芦壳、所述第二葫芦壳内延伸的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该第一葫芦壳、该第二葫芦壳分别开设有容纳该第一连接杆、该第二连接杆的容纳部,该第一连接杆、该第二连接杆分别与所述第一葫芦壳、第二葫芦壳连接固定。锁体采用分开加工再组合固定的方式,降低了制造成本。
[0018]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容纳部为圆形盲孔,所述连接梁、所述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截面均为圆形,连接梁可以车加工后钻孔成形。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现有的一种电子锁胆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现有的一种智能双控葫芦锁芯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无源葫芦锁芯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图3的无源葫芦锁芯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请参见图2

4,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无源葫芦锁芯,包括拨头1、锁体2和第一电子锁胆3,第一电子锁胆3包括胆壳31、设置在胆壳31上的电子钥匙接口310和解锁帽32,锁体2包括连接梁21和位于连接梁21两侧的第一葫芦壳22、第二葫芦壳23,连接梁21设有朝向第一葫芦壳22、第二葫芦壳23内延伸的第一连接杆211、第二连接杆212,第一葫芦壳22、第二葫芦壳23分别开设有容纳第一连接杆211、第二连接杆212的容纳部20,第一连接杆211、第二连接杆212分别与第一葫芦壳22、第二葫芦壳23连接固定。
[0025]第一葫芦壳22、第二葫芦壳23分别通过螺钉4与第一连接杆211、第二连接杆212连
接固定。
[0026]容纳部20为圆形盲孔,连接梁21、第一连接杆211、第二连接杆212的截面均为圆形。
[0027]螺钉4为机米螺丝,第一葫芦壳22容纳第一电子锁胆3的容纳腔20'背向拨头1的一端设有与胆壳31端面边缘抵靠的凸缘22t,解锁帽32抵靠拨头 1,拨头1开设有与解锁帽32配合的解锁配合部10。解锁配合部10为凹陷。
[0028]解锁帽32包括开口朝向胆壳31的筒体321和朝向拨头1延伸的柱体322,筒体321抵靠拨头1。第二葫芦壳23容纳有用于驱动拨头1旋转的第二电子锁胆3

。拨头1设有容纳解锁帽32的容纳凹陷100。连接梁21开设有安装螺孔210。
[0029]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分别与第一葫芦壳22焊接固定,容纳部20为凹槽322。
[0030]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葫芦壳22、第二葫芦壳23分别通过焊接与第一连接杆211、第二连接杆2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源葫芦锁芯,包括拨头、锁体和第一电子锁胆,该第一电子锁胆包括胆壳、设置在该胆壳上的电子钥匙接口和解锁帽,其特征在于,该锁体包括连接梁和位于该连接梁两侧的第一葫芦壳、第二葫芦壳,该连接梁设有朝向所述第一葫芦壳、所述第二葫芦壳内延伸的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该第一葫芦壳、该第二葫芦壳分别开设有容纳该第一连接杆、该第二连接杆的容纳部,该第一连接杆、该第二连接杆分别与所述第一葫芦壳、第二葫芦壳连接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源葫芦锁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葫芦壳、所述第二葫芦壳分别通过螺钉与所述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连接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源葫芦锁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部为圆形盲孔,所述连接梁、所述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截面均为圆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源葫芦锁芯,其特征在于,所述螺钉为机米螺丝,所述第一葫芦壳容纳所述第一电子锁胆的容纳腔背向所述拨头的一端设有与所述胆壳端面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勇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浦江梅花锁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