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脚踏车运动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脚踏车
,特别是涉及一种脚踏车运动设备。
技术介绍
[0002]自行车赛车比赛中,选手通常采用特定的骑车姿势,避免不必要的肌肉紧张,降低能量消耗,保证力量和技术得到充分发挥。目前我们常用踏车运动试验评估马拉松跑者或者年轻人群的运动耐量。
[0003]现有的运动踏车试验,主要采用固定的坐姿踏车,这种姿势会让身体的重量过于集中在“坐垫”上,且单纯依靠下肢的肌肉力量完成测试,因此测试者经常主诉下肢乏力,有些人甚至会过早地出现运动疲劳,不能准确地反映运动耐量及运动功能。此外,传统的踏车无法随着检测者的生理状况变化而个体化调整检测姿势及座椅和把手的角度,使得受试者手握扶手握得太紧,会导致腕部酸痛疲劳;坐姿死板,导致久坐不适感,甚至腰酸背痛感,以上均会降低运动负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脚踏车运动设备,能够调节承重部,提高用户舒适性。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种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脚踏车运动设备,该脚踏车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脚踏车运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踏车运动设备包括:主体,踏板,设置于所述主体上,承重部,设置于所述主体上,用于承受用户的重量;其中,所述承重部可调节,以使所述用户基于所述承重部调节后的状态,在所述脚踏车运动设备进行运动测试;所述承重部包括:伸缩件,所述伸缩件设置所述主体上;座垫,所述座垫设置于所述伸缩件远离所述主体一端;其中,所述伸缩件可调节所述座垫与所述主体之间的距离;所述承重部还包括调节件,所述调节件连接所述伸缩件和所述座垫,所述调节件能够调节所述座垫和所述伸缩件之间的夹角;所述脚踏车运动设备还包括:把持部,所述把持部设置于所述主体前端;所述把持部包括第一把持件和第二把持件,所述第一把持件与所述第二把持件平行设置;所述第一把持件用于与所述承重部配合,使用户保持在第一体位进行运动;所述第二把持件用于与所述承重部配合,使用户保持在第二体位进行运动;所述第一把持件上设置有第一数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慧玲,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