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体腔气液交换术注射用针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7507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26 23: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眼科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玻璃体腔气液交换术注射用针头,包括针套,所述针套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注射针头本体,所述注射针头本体的左端设置有刻度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的注射针头本体总长只有10mm,眼球平均直径24mm,不会有眼球贯穿伤并发症的发生,注射针头本体于3mm和5mm两处标有刻度条,在进行“气液交换”时裂隙灯显微镜直视下进行,即使回退至3mm时,裂隙灯显微镜不能直视,也可以具体量化,不会担心注射针头本体完全出来,再重新进针,增加眼内炎的风险。增加眼内炎的风险。增加眼内炎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玻璃体腔气液交换术注射用针头


[0001]本技术属于眼科医疗器械
,具体是一种玻璃体腔气液交换术注射用针头。

技术介绍

[0002]标准的睫状体平坦部三通道玻璃体切割术(PPV)是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有效方法之一,挽救了很多濒临失明PDR患者的视功能,但是,一些与手术相关的并发症,如视网膜脱离(RD)、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和复发性玻璃体出血(VH)等时有发生,有时需要再次或多次手术,Susanne等人研究发现,4.3%的PDR患者在PPV术后发生复发性VH,由于PDR患者本身病情复杂,VH非常常见,PPV术后复发性VH更容易出现,而且VH发生的时间也无明显规律可循,即便使用最先进的仪器设备和运用高超的手术技巧,复发性VH也在所难免,复发性VH使患者达不到预期视力,导致患者情绪焦虑(对于独眼患者更为严重),影响眼底观察及后续进一步治疗,部分PPV手术后复发性VH患者数周(1月)后自行消失,很多患者需要通过再次PPV、“玻璃体腔灌洗”或“气液交换”术完成,因此针对现代玻璃体切割手术后出现复发性玻璃体出血情况,寻找一种行之有效的“气液交换术”所用的注射用针头。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玻璃体腔气液交换术注射用针头,具有手术效果好和手术风险小的优点。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玻璃体腔气液交换术注射用针头,包括针套,所述针套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注射针头本体,所述注射针头本体的左端设置有刻度条。
[000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注射针头本体的规格为23G,所述注射针头本体的长度值为10mm、直径值为0.6mm,23G和22G针头虽然针尖相差不大,但是注射针头本体直径比22G少0.1mm,且不影响玻璃体腔血水引流,大大减少了眼内感染的风险,25GA和30G针头容易堵塞,很难将玻璃体腔血水引流至针筒内,普通的23G针头总长度达32mm,而一般眼球的水平径约24mm,初次或不在裂隙灯显微镜直视下操作,有点提心吊胆,担心形成眼球贯穿伤,而10mm最合适,因为针头完全进入玻璃体腔,针尖也刚好在视轴中央,便于控制针头位置,避免眼球贯穿伤的产生,还可以估算进针的深度。
[000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刻度条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刻度条分别位于注射针头本体的3mm和5mm处,在距离针尖3mm和5mm处设置刻度条,全部进针10mm,可以观察到针尖斜面,“气液交换”后,回退至5mm的刻度条处,有可能观察到针尖斜面,继续“气液交换”后,再回退至3mm的刻度条处,这时候,即使看不到针尖斜面,仍然还有3mm针头在玻璃体腔内,继续“气液交换”也是安全有效的,也就是说,整个过程在直视下进行,即使看不到针尖,也可以进行刻度标记量化,安全可靠。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针头的右端连接有8ml注射器,正常人
玻璃体腔约4.5ml,如果采用5ml注射器针筒,虽然可以引流正常眼球玻璃体腔血水,但是,对于长眼球患者,玻璃体腔容积可能大于5ml,引流可能不太完全,而10ml注射器有些大,其刻度和操控性没有5ml注射器针筒容易控制,考虑到长眼轴患者玻璃体腔容积超大的情况,可以预留6

7ml无菌空气,选择8ml注射器针筒较为合适。
[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09]1、本技术设置的注射针头本体总长只有10mm,眼球平均直径24mm,不会有眼球贯穿伤并发症的发生,注射针头本体于3mm和5mm两处标有刻度条,在进行“气液交换”时直视下进行,即使回退至3mm时,也可以具体量化,不会担心注射针头本体完全出来,再重新进针,增加眼内炎的风险。
[0010]2、本技术通过注射针头本体既可以将玻璃体腔内的血水流畅地引流出来,不存在堵塞注射针头本体的可能性,又比22G注射针头本体直径少0.1mm,大大降低眼内炎的发生率,整个“气液交换装置”只需要1个8ml的注射器针筒,1个23G注射器针头,1个0.22μm孔径过滤器即可,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技术俯视图。
[0013]图中:1、针套;2、注射针头本体;3、刻度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5]如图1至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玻璃体腔气液交换术注射用针头,包括针套1,针套1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注射针头本体2,注射针头本体2的左端设置有刻度条3。
[0016]其中,注射针头本体2的规格为23G,注射针头本体2的长度值为10mm、直径值为0.6mm,23G和22G针头虽然针尖相差不大,但是注射针头本体直径比22G少0.1mm,且不影响玻璃体腔血水引流,大大减少了眼内感染的风险,25GA和30G针头容易堵塞,很难将玻璃体腔血水引流至针筒内,普通的23G针头总长度达32mm,而一般眼球的水平径约24mm,初次或不在裂隙灯显微镜直视下操作,有点提心吊胆,担心形成眼球贯穿伤,而10mm最合适,因为针头完全进入玻璃体腔,针尖也刚好在视轴中央,便于控制针头位置,避免眼球贯穿伤的产生,还可以估算进针的深度。
[0017]其中,刻度条3的数量为两个,刻度条3分别位于注射针头本体2的3mm和5mm处,在距离针尖3mm和5mm处设置刻度条3,全部进针10mm,可以观察到针尖斜面,“气液交换”后,回退至5mm的刻度条3处,有可能观察到针尖斜面,继续“气液交换”后,再回退至3mm的刻度条3处,这时候,即使看不到针尖斜面,仍然还有3mm针头在玻璃体腔内,继续“气液交换”也是安全有效的,也就是说,整个过程在直视下进行,即使看不到针尖,也可以进行刻度标记量化,安全可靠。
[0018]其中,所述针套1的右端连接有8ml注射器针筒,正常人玻璃体腔约4.5ml,如果采用5ml注射器针筒,虽然可以引流正常眼球玻璃体腔血水,但是,对于长眼球患者,玻璃体腔容积可能大于5ml,引流可能不太完全,而10ml注射器有些大,其刻度和操控性没有5ml注射器针筒容易控制,考虑到长眼轴患者玻璃体腔容积超大的情况,可以预留6

7ml无菌空气,选择8ml注射器针筒较为合适。
[0019]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
[0020]术前40分钟诊室紫外线空气消毒,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散瞳至瞳孔足够大,盐酸丙美卡因滴眼液(75mg/15ml)表面麻醉2~3次后,安尔碘术眼周围皮肤常规消毒3次,安置开睑器,5%聚维酮碘溶液点眼,30秒后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玻璃体腔气液交换术注射用针头,包括针套(1),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套(1)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注射针头本体(2),所述注射针头本体(2)的左端设置有刻度条(3),所述注射针头本体(2)的规格为23G,所述注射针头本体(2)的长度值为10m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永旺陈佳玉陈春峰夏静舒姗红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松江区中心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