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眼眶重建支架和眼眶重建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7471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26 23:26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眼眶重建支架和眼眶重建组件。眼眶重建支架包括眶缘贴合部和眶内壁贴合部;眶缘贴合部和眶内壁贴合部通过连接臂连接;连接臂包括弯曲部和过渡连接部;弯曲部与眶缘贴合部连接;过渡连接部与眶内壁贴合部连接;眶缘贴合部上设有第一固位孔;眶缘贴合部与连接臂的夹角α1为钝角;眶内壁贴合部与连接臂的夹角α2为8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眼眶重建支架和眼眶重建组件


[0001]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是涉及一种眼眶重建支架和眼眶重建组件。

技术介绍

[0002]眼眶骨折是临床常见的眼外伤,可造成视力下降、眼球运动障碍、复视和眼球内陷,既影响视觉功能又影响面中部外观。眼眶骨折最常发生在眶内壁和眶下壁,因此眼眶内壁和下壁的修复重建是眼眶骨折手术的关键。
[0003]在眼眶壁骨折手术中,钛合金网是目前最常见的修复材料。该材料对单纯性眼眶壁骨折修复效果良好,但对于眼眶壁大范围骨折、骨折后缘位置较深,特别是内、下壁连接处 (strut结构)缺失的骨折,术后常发生修复材料移位,并进一步导致残留眼球内陷、眼球移位和软组织嵌夹,后续需要通过再次手术才有可能达到较为满意的解剖复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以上现有技术的缺点,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眼眶重建支架和眼眶重建组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申请一方面提供一种眼眶重建支架,包括眶缘贴合部和眶内壁贴合部;所述眶缘贴合部和眶内壁贴合部通过连接臂连接;所述连接臂包括弯曲部和过渡连接部;所述弯曲部与所述眶缘贴合部连接;所述过渡连接部与所述眶内壁贴合部连接;所述眶缘贴合部上设有第一固位孔;所述眶缘贴合部与连接臂的夹角α1为钝角;所述眶内壁贴合部与连接臂的夹角α2为85
°
~95
°
;至少部分的所述眶内壁贴合部边缘设有剪切槽。
[0006]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眶缘贴合部与连接臂的夹角α1为105
°
~115
°

[0007]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眶缘贴合部的长度为9.9mm~10.1mm;宽度为2.9mm ~3.1mm。
[0008]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固位孔的个数为1个或多个。
[0009]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各所述第一固位孔均匀分布于所述眶缘贴合部。
[0010]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固位孔的孔径为1.4mm~1.6mm。
[0011]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弯曲部为扇环;所述扇环的圆心角为30
°
~45
°
;所述扇环的宽度为9.9mm~10.1mm。
[0012]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眶缘贴合部贴合眶缘、眶内壁贴合部贴合眶内壁时,所述弯曲部与泪囊、鼻泪管之间具有间隙,且可避让泪囊、鼻泪管。
[0013]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眶内壁贴合部上设有刻度区。
[0014]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剪切槽设于眶内壁贴合部远离过渡连接部的一端。
[0015]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刻度区包括刻度条;所述刻度条为镂空刻度条。
[0016]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眶内壁贴合部长度为25mm~30mm;所述眶内壁
贴合部靠近过渡连接部的宽度为9.9mm~10.1mm;所述眶内壁贴合部远离过渡连接部的宽度为 6.5mm~7mm。
[0017]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与第一固位孔相配合的固位件。
[0018]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眼眶重建支架的弹性模量为66Gpa~68Gpa。
[0019]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眼眶重建支架厚度为1.19mm~1.21mm。
[0020]本申请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眼眶重建组件,包括本申请前述的眼眶重建支架,还包括搭设于所述眶缘贴合部和眶内壁贴合部之间的钛网,所述钛网上设有与第一固位孔相配合的第二固位孔。
[0021]本申请所提供的眼眶重建支架,可以在避开毗邻的泪囊、鼻泪管等重要组织的同时,对眼眶内下壁移行连接结构进行重建,在眼眶壁骨折修复中起到结构支撑作用。在后续眼眶重建组件中的钛网植入时,可将其一端与眶缘固定,另一端架依靠在此支架上,以维持植入钛网的稳定性,达到眼眶修复的精准解剖复位。使用本申请的眼眶重建支架,可以有效的缩短手术时间,显著地提高眼眶修复材料的植入稳定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申请眼眶重建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本申请眼眶重建支架与泪囊、鼻泪管的毗邻位置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是本申请眼眶重建支架的连接臂相关参数示意图。
[0025]图4是本申请眼眶重建支架中的眶内壁贴合部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5是图4中A的放大图。
[0027]图6是本申请眼眶重建支架中眶内壁贴合部的剪切槽剪切过程的示意图。
[0028]图7是本申请眼眶重建支架中弯曲部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8是本申请眼眶重建支架中使用过程结构示意图。
[0030]图9是本申请眼眶重建支架中使用后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10是本申请眼眶重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11是本申请眼眶重建组件中钛网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12是本申请的眼眶重建组件的使用过程结构示意图。
[0034]图13是本申请眼眶重建支架中使用后的结构示意图。
[0035]本申请图中的元件标号:
[0036]1ꢀꢀꢀꢀꢀꢀꢀꢀꢀꢀꢀꢀꢀꢀꢀꢀꢀꢀꢀꢀꢀꢀꢀꢀ
眼眶重建支架
[0037]11
ꢀꢀꢀꢀꢀꢀꢀꢀꢀꢀꢀꢀꢀꢀꢀꢀꢀꢀꢀꢀꢀꢀꢀ
眶缘贴合部
[0038]12
ꢀꢀꢀꢀꢀꢀꢀꢀꢀꢀꢀꢀꢀꢀꢀꢀꢀꢀꢀꢀꢀꢀꢀ
眶内壁贴合部
[0039]13
ꢀꢀꢀꢀꢀꢀꢀꢀꢀꢀꢀꢀꢀꢀꢀꢀꢀꢀꢀꢀꢀꢀꢀ
连接臂
[0040]131
ꢀꢀꢀꢀꢀꢀꢀꢀꢀꢀꢀꢀꢀꢀꢀꢀꢀꢀꢀꢀꢀꢀ
弯曲部
[0041]132
ꢀꢀꢀꢀꢀꢀꢀꢀꢀꢀꢀꢀꢀꢀꢀꢀꢀꢀꢀꢀꢀꢀ
过渡连接部
[0042]14
ꢀꢀꢀꢀꢀꢀꢀꢀꢀꢀꢀꢀꢀꢀꢀꢀꢀꢀꢀꢀꢀꢀꢀ
第一固位孔
[0043]15
ꢀꢀꢀꢀꢀꢀꢀꢀꢀꢀꢀꢀꢀꢀꢀꢀꢀꢀꢀꢀꢀꢀꢀ
剪切槽
[0044]16
ꢀꢀꢀꢀꢀꢀꢀꢀꢀꢀꢀꢀꢀꢀꢀꢀꢀꢀꢀꢀꢀꢀꢀ
刻度区
[0045]161
ꢀꢀꢀꢀꢀꢀꢀꢀꢀꢀꢀꢀꢀꢀꢀꢀꢀꢀꢀꢀꢀꢀ
刻度条
[0046]17
ꢀꢀꢀꢀꢀꢀꢀꢀꢀꢀꢀꢀꢀꢀꢀꢀꢀꢀꢀꢀꢀꢀꢀ
固位件
[0047]2ꢀꢀꢀꢀꢀꢀꢀꢀꢀꢀꢀꢀꢀꢀꢀꢀꢀꢀꢀꢀꢀꢀꢀꢀ
钛网
[0048]21
ꢀꢀꢀꢀꢀꢀꢀꢀꢀꢀꢀꢀꢀꢀꢀꢀꢀꢀꢀꢀꢀꢀꢀ
第二固位孔
[0049]3ꢀꢀꢀꢀꢀꢀꢀꢀꢀꢀꢀꢀꢀꢀꢀꢀꢀꢀꢀꢀꢀꢀꢀꢀ
泪囊
具体实施方式
[0050]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眼眶重建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眶缘贴合部(11)和眶内壁贴合部(12);所述眶缘贴合部(11)和眶内壁贴合部(12)通过连接臂(13)连接;所述连接臂(13)包括弯曲部(131)和过渡连接部(132);所述弯曲部(131)与所述眶缘贴合部(11)连接;所述过渡连接部(132)与所述眶内壁贴合部(12)连接;所述眶缘贴合部(11)上设有第一固位孔(14);所述眶缘贴合部(11)与连接臂(13)的夹角α1为钝角;所述眶内壁贴合部(12)与连接臂(13)的夹角α2为85
°
~95
°
;至少部分的所述眶内壁贴合部(12)边缘设有剪切槽(15)。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眶重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眶缘贴合部(11)与连接臂(13)的夹角α1为105
°
~115
°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眶重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眶缘贴合部(11)的长度为9.9mm~10.1mm;宽度为2.9mm~3.1mm。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眶重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位孔(14)的个数为1个或多个;和/或,各所述第一固位孔(14)均匀分布于所述眶缘贴合部(11);和/或,所述第一固位孔(14)的孔径为1.4mm~1.6mm。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眶重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曲部(131)为扇环;所述扇环的圆心角为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明李瑾丁侠邢悦李琳范先群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