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溶胶生成制品及气溶胶发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574039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26 23:25
本申请实施例属于气溶胶生成制品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气溶胶生成制品及气溶胶发生装置。该气溶胶生成制品,包括发热件以及气溶胶生成基材,发热件设有气体加热通道、进气口和排气孔,气体加热通道位于发热件的内腔,气体加热通道与进气口、排气孔连通,气溶胶生成基材与发热件的外侧接触上,且位于排气孔的孔道出气端上,使空气进入气体加热通道后能够经排气孔进入到气溶胶生成基材内部。本申请通过发热件对空气进行加热后,再将热空气排出到气溶胶生成基材中,以对气溶胶生成基材进行热空气的气流式加热和发热件直接接触式加热的双模式加热,使气溶胶生成基材的各部分区域均能够被加热碳化,确保气溶胶生成基材能够被充分加热。热。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溶胶生成制品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气溶胶生成制品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气溶胶生成制品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气溶胶生成制品是一种通过对气溶胶生成基材进行加热,使气溶胶生成基材生成气溶胶后排出,供使用者吸食的产品。
[0003]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两种加热方式,一种是采用能够独立发热的电阻发热件与气溶胶生成基材进行接触加热,另一种是通过电磁发热件在磁感线圈的作用下对气溶胶生成基材进行接触加热。但这两种加热方式由于受到发热件的面积以及发热件与气溶胶生成基材的接触面积的限制,使气溶胶生成基材不能够被充分加热,尤其是远离发热件的部分由于无法充分吸收热量产生气溶胶,导致该部分的气溶胶生成基材存在碳化不充分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的气溶胶制品中气溶胶生成基材不能被充分加热。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气溶胶生成制品,采用了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
[0006]该气溶胶生成制品,包括发热件以及气溶胶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溶胶生成制品,其特征在于,包括发热件以及气溶胶生成基材,所述发热件设有气体加热通道、进气口和排气孔,所述气体加热通道位于所述发热件的内腔,所述气体加热通道与所述进气口、所述排气孔连通,所述气溶胶生成基材与所述发热件的外侧接触,且位于所述排气孔的孔道出气端上,使空气进入所述气体加热通道后能够经所述排气孔进入到气溶胶生成基材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生成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件包括发热管,所述发热管的内腔为所述气体加热通道,所述发热管远离所述进气口的一端为密封设置,所述排气孔开设在所述发热管的侧壁,所述气溶胶生成基材在所述发热管的外侧且与所述发热管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溶胶生成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件还包括预热管,所述预热管连接在所述发热管的内腔中,所述气体加热通道包括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位于所述预热管的内腔,所述第二通道位于所述预热管的外侧壁与所述发热管的内壁之间的间隔区域,所述进气口设置于所述预热管的端部,所述发热管和所述预热管远离所述进气口的一端均为密封设置,所述预热管的侧壁设有透气结构,所述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通过所述透气结构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气溶胶生成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溶胶生成制品还包括透气吸附件,所述透气吸附件与所述发热件连接,且位于所述发热件的底部。5.根据权利要求1

4任一项所述气溶胶生成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溶胶生成制品还包括过滤嘴,所述过滤嘴与所述气溶胶生成基材连接,所述过滤嘴位于所述气溶胶生成基材的下游。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气溶胶生成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溶胶生成制品还包括气溶胶冷却元件,所述气溶胶冷却元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气溶胶生成基材、所述过滤嘴连接,所述气溶胶冷却元件位于所述气溶胶生成基材的下游,且位于所述过滤嘴的上游。7.根据权利要求1

4任一项所述的气溶胶生成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溶胶生成基材靠近所述进气口的一端为密封设置。8.根据权利要求1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振龙牛彦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吉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