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焦动框锁止机构、透镜驱动装置及摄像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57291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26 23: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光学对焦驱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对焦动框锁止机构、透镜驱动装置及摄像设备。它解决了现有技术设计不合理等缺陷。本对焦动框锁止机构包括对焦动框;锁止插销,分布在所述对焦动框外围;锁止位,设于所述对焦动框上;锁止驱动组件,驱动所述锁止插销抵顶于锁止位上以使得所述对焦动框在光轴轴向锁止,以及所述锁止驱动组件驱动锁止插销脱离锁止位。本申请优点:利用锁止插销和锁止位的锁止,使得对焦动框在沉底状态时其在光轴轴向被锁止,可以防止在轴向外力等等情况下所述对焦动框被甩出至外壳外的现象,设计更加合理以及可以延长对焦动框使用寿命,以及可以提高对焦精度。对焦精度。对焦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对焦动框锁止机构、透镜驱动装置及摄像设备


[0001]本技术属于光学对焦驱动
,尤其涉及一种对焦动框锁止机构、透镜驱动装置及摄像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透镜驱动需要在光轴轴向进行对焦运动,而透镜其固定于透镜载框中,透镜载框其在光轴轴向对焦伸缩运动,达到最终的对焦目的。
[0003]当透镜载框复位(或沉底)状态时,现有的透镜载框其不具备光轴轴向的锁止,导致在外力(轴向力等等)作用下该透镜载框容易被外力甩出,影响对焦精度以及透镜载框的使用寿命。
[0004]经过本技术人的检索,发现现有专利也并未有提出用于解决透镜载框容易被甩出的技术方案,因此,急需设计一种可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透镜驱动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对焦动框锁止机构、透镜驱动装置及摄像设备。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0007]本对焦动框锁止机构包括对焦动框;
[0008]锁止插销,分布在所述对焦动框外围,并且所述锁止插销在垂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对焦动框锁止机构,包括对焦动框(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止机构还包括:锁止插销(2),分布在所述对焦动框(1)外围,并且所述锁止插销(2)在垂直于光轴的方向线性运动;锁止位(10),设于所述对焦动框(1)上;锁止驱动组件(3),驱动所述锁止插销(2)抵于锁止位(10)上以使得所述对焦动框(1)在光轴轴向锁止,以及所述锁止驱动组件(3)驱动锁止插销(2)脱离锁止位(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焦动框锁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驱动组件(3)驱动锁止插销(2)在所述对焦动框(1)的径向线性运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焦动框锁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位(10)包括锁止平面(100),所述锁止插销(2)抵于锁止平面(100)上以实现锁止。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对焦动框锁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焦动框(1)在光轴轴向具有外端面(11)和内端面(12),在所述内端面(12)上设有加固板(13),所述加固板(13)具有至少一个角部凸出于对焦动框(1)的外周面,并且所述凸出于对焦动框(1)外周面的该角部形成上述的锁止位(1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焦动框锁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驱动组件(3)为电磁线圈驱动组件。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对焦动框锁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驱动组件(3)包括:锁止驱动线圈(30),套于对焦动框(1)外侧;驱动磁石(31),位于所述锁止驱动线圈(30)内侧;所述驱动磁石(31)和锁止驱动线圈(30)配合产生的洛伦兹力驱动锁止驱动线圈(30)在所述的光轴轴向运动,并且锁止驱动线圈(30)通过楔形传动结构(32)推动锁止插销(2)处于锁止位置或非锁止位置。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对焦动框锁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驱动线圈(30)包括具有线圈槽(301)的线圈框架(302),所述线圈框架(302)通过弹性件(33)与底座(4)连接,在线圈槽(301)内固定有驱动绕制线圈(303)。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对焦动框锁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形传动结构(32)具有两组并且分布于所述线圈框架(302)的斜对角。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对焦动框锁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形传动结构(32)包括连接于线圈框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东明李俊杰
申请(专利权)人:新思考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