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芯的自动铅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7207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26 23: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不断芯的自动铅笔,包括笔芯,笔芯安装在笔头内部,笔头末端安装有笔身,笔身末端安装有尾夹,笔芯通过送芯单元末端送出,进入弹性软管内,护铅垫圈被推动时对护铅弹簧进行挤压,当笔芯进入金属芯管内部,并伸出合适长度时,送芯单元的送芯动作结束而回弹到初始位置,护铅弹簧则回弹并带动护铅垫圈回到初始位置,同时使安装在护铅弹簧内部的弹性软管伸长,此时笔芯的一端通过金属芯管伸出,另一端则设置在填充护套内部,在书写时金属芯管由于填充护套的固定而不在金属尖套内产生晃动,同时笔芯的末端被填充护套固定,减少了其在金属尖套内的晃动,从而达到防止自动铅笔断芯的技术效果。铅笔断芯的技术效果。铅笔断芯的技术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不断芯的自动铅笔


[0001]本技术涉及铅笔领域,特别是涉及不断芯的自动铅笔。

技术介绍

[0002]自动铅笔通常指即不用卷削,能自动或半自动出芯的铅笔,其内部设置有弹簧结构,通过按压后面的盖子可以使笔芯由前端固定长度伸出,并写出粗细相同的字体。
[0003]自动铅笔正顺应了人们使用方便的需要,被广泛应用在日常的工作和学习中,由于使用的主要为由石墨制成的细笔芯,通常笔芯的直径不到1毫米,因此在使用是经常发生断裂,为了减少在使用中笔芯的断裂,因此提出一种不断芯的自动铅笔。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不断芯的自动铅笔,产生了防止自动铅笔断芯的技术效果。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不断芯的自动铅笔,包括笔芯,所述笔芯安装在笔头内部,所述笔头末端安装有笔身,所述笔身末端安装有尾夹;
[0006]所述笔头包括安装在笔芯上的金属芯管,安装在金属芯管外部的填充护套,安装在填充护套末端的护铅弹簧,安装在护铅弹簧内部的弹性软管,以及安装在护铅弹簧末端的护铅垫圈。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笔头包括安装在笔芯上的金属尖套,以及安装在护铅弹簧外围的固定夹层。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金属芯管安装在金属尖套的末端,所述填充护套安装在金属芯管与金属尖套之间的空隙中,所述填充护套采用质地柔软的橡胶制作,且内部设置有略大于笔芯直径的孔洞。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护铅弹簧的一端固定安装在填充护套末端,所述固定夹层外壁固定在金属尖套的内壁上,所述固定夹层的内壁与护铅弹簧活动连接,所述弹性软管的直径略大于笔芯的直径,且所述弹性软管固定在护铅弹簧内壁。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笔身包括安装在金属尖套末端的笔杆,安装在笔杆一端的送芯单元,安装在送芯单元末端的送芯管,安装在送芯管外壁的送芯弹簧,安装在笔杆另一端的进芯管,安装在进芯管外围的按钮弹簧,以及安装在按钮弹簧末端的送芯按钮。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送芯单元固定安装在笔杆内靠近金属尖套的一端,送芯单元的出口一端与护铅垫圈设置有间隔距离,所述送芯管固定安装在送芯单元的另一端,所述送芯弹簧一端固定在笔杆内壁,另一端固定在送芯管末端。
[001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进芯管末端设置有突出的挡圈,所述按钮弹簧一端与进芯管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送芯按钮活动连接。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0014]1、本技术通过笔头,笔头包括安装在笔芯上的金属芯管,安装在金属芯管外部的填充护套,安装在填充护套末端的护铅弹簧,安装在护铅弹簧内部的弹性软管,以及安装在护铅弹簧末端的护铅垫圈,送芯时,笔芯通过送芯单元末端送出,送芯单元末端在送出笔芯的同时与护铅垫圈接触,并推挤护铅垫圈,同时使笔芯进入弹性软管内,护铅垫圈被推动时对护铅弹簧进行挤压,当笔芯进入金属芯管内部,并伸出合适长度时,送芯单元的送芯动作结束而回弹到初始位置,护铅弹簧则回弹并带动护铅垫圈回到初始位置,同时使安装在护铅弹簧内部的弹性软管伸长,此时笔芯的一端通过金属芯管伸出,另一端则设置在填充护套内部,在书写时金属芯管由于填充护套的固定而不在金属尖套内产生晃动,同时笔芯的末端被填充护套固定,减少了其在金属尖套内的晃动,从而达到防止自动铅笔断芯的技术效果;
[0015]2、本技术通过拆卸送芯按钮,在进芯管装入笔芯,笔芯通过进芯管到达送芯管,并进入送芯单元内部,装上送芯按钮,使送芯按钮底部与按钮弹簧末端接触,按压送芯按钮,按钮弹簧受力压缩并通过弹力推动进芯管,使进芯管的末端与送芯管末端接触,并推动送芯管,送芯管被推动时,带动送芯单元运动,且送芯单元在送芯时线接触护铅垫圈,并通过护铅垫圈推动护铅弹簧产生弹力,由于多层弹簧的缓冲作用,减少了送芯过程中对笔芯施加的作用力,使送芯过程中笔芯受力均匀,达到防止笔芯在送芯过程中受力过大断裂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完整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剖视图结构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的图2中A处放大结构图;
[0019]图4为本技术的图2中B处放大结构图。
[0020]其中:1、笔芯;2、笔头;3、笔身;4、尾夹;21、金属尖套;22、金属芯管;23、填充护套;24、护铅弹簧;25、固定夹层;26、弹性软管;27、护铅垫圈;31、笔杆;32、送芯单元;33、送芯管;34、送芯弹簧;35、进芯管;36、按钮弹簧;37、送芯按钮。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0022]实施例:
[0023]如图1

4所示,不断芯的自动铅笔,包括笔芯1,笔芯1安装在笔头2内部,笔头2末端安装有笔身3,笔身3末端安装有尾夹4;
[0024]笔头2包括安装在笔芯1上的金属芯管22,安装在金属芯管22外部的填充护套23,安装在填充护套23末端的护铅弹簧24,安装在护铅弹簧24内部的弹性软管26,以及安装在
护铅弹簧24末端的护铅垫圈27。
[0025]在其他实施例中,笔头2包括安装在笔芯1上的金属尖套21,以及安装在护铅弹簧24外围的固定夹层25,金属尖套21末端内壁设置有螺纹结构,固定夹层25固定安装在金属尖套21内壁。
[0026]在其他实施例中,金属芯管22安装在金属尖套21的末端,填充护套23安装在金属芯管22与金属尖套21之间的空隙中,填充护套23采用质地柔软的橡胶制作,且内部设置有略大于笔芯1直径的孔洞,填充护套23一端填充在金属芯管22和金属尖套21中间,另一端超出金属芯管22的长度设置在金属尖套21内部,笔芯1的末端超出金属芯管22的部分设置在填充护套23内部。
[0027]在其他实施例中,护铅弹簧24的一端固定安装在填充护套23末端,固定夹层25外壁固定在金属尖套21的内壁上,固定夹层25的内壁与护铅弹簧24活动连接,弹性软管26的直径略大于笔芯1的直径,且弹性软管26固定在护铅弹簧24内壁,护铅弹簧24随末端的护铅垫圈27移动发生形变时,弹性软管26随着护铅弹簧24的形变而收缩。
[0028]在其他实施例中,笔身3包括安装在金属尖套21末端的笔杆31,安装在笔杆31一端的送芯单元32,安装在送芯单元32末端的送芯管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不断芯的自动铅笔,包括笔芯(1),其特征在于:所述笔芯(1)安装在笔头(2)内部,所述笔头(2)末端安装有笔身(3),所述笔身(3)末端安装有尾夹(4);所述笔头(2)包括安装在笔芯(1)上的金属芯管(22),安装在金属芯管(22)外部的填充护套(23),安装在填充护套(23)末端的护铅弹簧(24),安装在护铅弹簧(24)内部的弹性软管(26),以及安装在护铅弹簧(24)末端的护铅垫圈(2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断芯的自动铅笔,其特征在于:所述笔头(2)包括安装在笔芯(1)上的金属尖套(21),以及安装在护铅弹簧(24)外围的固定夹层(2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断芯的自动铅笔,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芯管(22)安装在金属尖套(21)的末端,所述填充护套(23)安装在金属芯管(22)与金属尖套(21)之间的空隙中,所述填充护套(23)采用质地柔软的橡胶制作,且内部设置有略大于笔芯(1)直径的孔洞。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不断芯的自动铅笔,其特征在于:所述护铅弹簧(24)的一端固定安装在填充护套(23)末端,所述固定夹层(25)外壁固定在金属尖套(21)的内壁上,所述固定夹层(25)的内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茂桢顾邵伟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师范大学淮安学校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