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雨污箱涵的悬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57148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26 23: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箱涵技术保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雨污箱涵的悬吊系统,它一种用于雨污箱涵的悬吊系统,包括支撑梁,包括支撑梁钢筋丛,支撑梁由混凝土浇筑支撑梁钢筋丛而成;所述支撑梁的长度方向与雨污箱涵的长度方向平行;包括两根支撑梁,两根所述支撑梁分别位于所述雨污箱涵两侧的上方;上悬吊梁,其位于支撑梁上方,并横跨两根支撑梁;下悬吊梁,其位于雨污箱涵下方,并与上支撑梁位置相对;下悬吊梁的长度大于雨污箱涵的宽度;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悬吊杆,所述悬吊杆的两端分别连接上悬吊梁和下悬吊梁。本实施例提供的用于雨污箱涵的悬吊系统,采用混凝土梁作为承力支撑,受力稳定性强。受力稳定性强。受力稳定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雨污箱涵的悬吊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箱涵技术保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雨污箱涵的悬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城市地下安装雨污箱涵可解决污水溢流的问题,随着城市的发展需修建地铁缓解交通压力,在地下修建地铁时,需在有箱涵的区域进行基坑的开挖,通常会将原有箱涵下方的土体掏空,而原有箱涵下方的土体被掏空后,会导致箱涵失去下方土体的支撑。现有技术如公开号为“CN113430964A”的专利,公开了长距离跨基坑箱涵原位悬吊保护施工方法,其沿基坑待施工的区域的轮廓施作基坑支护结构,在基坑支护结构的顶部设置槽钢圈梁,圈梁通过螺栓固定在钢板桩的牛腿上,以槽钢及钢板桩作为箱涵的承力支撑,其受力稳定性有待提供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箱涵保护系统受力稳定性不高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雨污箱涵的悬吊系统,采用混凝土梁作为承力支撑,系统受力稳定性强。具体实施方案如下,一种用于雨污箱涵的悬吊系统,包括
[0004]支撑梁,包括支撑梁钢筋丛,支撑梁由混凝土浇筑支撑梁钢筋丛而成;所述支撑梁的长度方向与雨污箱涵的长度方向平行;包括两根支撑梁,两根所述支撑梁分别位于所述雨污箱涵两侧的上方;
[0005]上悬吊梁,其位于支撑梁上方,并横跨两根支撑梁;
[0006]下悬吊梁,其位于雨污箱涵下方,并与上支撑梁位置相对;下悬吊梁的长度大于雨污箱涵的宽度;
[0007]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悬吊杆,所述悬吊杆的两端分别连接上悬吊梁和下悬吊梁。
[0008]此结构中,采用混凝土浇筑成的支撑梁作为悬吊杆的承力支撑,支撑梁的受力稳定性强。
[0009]进一步的,还包括圈梁,所述圈梁包括圈梁钢筋丛;所述支撑梁钢筋丛与圈梁钢筋丛绑扎,所述支撑梁、圈梁由混凝土整体浇筑支撑梁钢筋丛、圈梁钢筋丛而成。
[0010]进一步的,所述悬吊杆的两端分别设有螺纹,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与悬吊杆配合螺母,所述螺母包括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所述悬吊杆穿过上悬吊梁和下悬吊梁;悬吊杆靠近上悬吊梁的一端与第一螺母连接,悬吊杆靠近下悬吊梁的一端与第二螺母连接。
[0011]进一步的,悬吊杆靠近上悬吊梁的一端连接有两个第一螺母,悬吊杆靠近下悬吊梁的一端连接有两个第二螺母。
[0012]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组件设置有防松动标记;所述防松动标记为标记于螺母和悬吊杆上的连续线。
[0013]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第一垫片和第二垫片,所述第一垫片位于第一螺
母与上悬吊梁之间,所述第二垫片位于第二螺母与下悬吊梁之间。
[0014]进一步的,下悬吊梁的两端分别通过连接组件与所述上悬吊梁连接。
[0015]进一步的,包括多根上悬吊梁和多根下悬吊梁;多根上悬吊梁和多根下悬吊梁两两相对;多根上悬吊梁等间隔布置。
[0016]进一步的,还包括固定杆和螺栓,所述固定杆位于上悬吊梁上方,并与多根上悬梁垂直;所述固定杆等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三通孔,所述上悬吊梁的中部设置有第四通孔;螺栓依次穿过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
[0017]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雨污箱涵悬吊系统,采用混凝土浇筑成的支撑梁作为悬吊杆的承力支撑,支撑梁的受力稳定性强;支撑梁与圈梁整体浇筑而成,圈梁为支撑梁提供承力支撑,悬吊系统整体的受力稳定性强;悬吊杆的一端采用双螺母固定,可加强上悬吊梁与下悬吊梁的连接稳定性,防止螺母与悬吊杆震动松脱;螺母与上悬吊梁、下悬吊梁之间,分别加垫片进行固定,保证悬吊安全可靠;设有防松动标记,可时刻检查螺母是否松动,及时采取应急加固措施;设置上悬吊梁上方设置有固定杆,从而可确保相邻的上悬吊梁之间间隔相等,从而相邻的下悬吊梁之间间隔相等,保证多根下悬吊梁受力均衡。
附图说明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出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9]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雨污箱涵悬吊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雨污箱涵悬吊系统的俯视图;
[0021]图3为本实施例提供的雨污箱涵悬吊系统固定杆的安装示意图。
[0022]附图标记:1、圈梁;2、支撑梁;3、上悬吊梁;4、下悬吊梁;51、悬吊杆;52、第一螺母;53、第二螺母;6、固定杆;7、螺栓;8、雨污箱涵。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0026]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雨污箱涵的悬吊系统,其包括圈梁1、支撑梁2、上悬吊梁3、下悬吊梁4和连接组件。
[0027]具体来说,所述圈梁1位于基坑边缘的上方,即基坑边缘未开挖的土方可对圈梁1进行承重;所述支撑梁2横跨基坑,支撑梁2的长度方向与箱涵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支撑梁2包括支撑梁钢筋丛,所述圈梁1包括圈梁钢筋丛,所述支撑梁钢筋丛与圈梁钢筋丛绑扎,所述支撑梁2、圈梁1由混凝土整体浇筑支撑梁钢筋丛、圈梁钢筋丛而成。包括多根圈梁1,其中两根圈梁1分别位于雨污箱涵8两端的上方,所有圈梁1首尾依次相连;包括两根支撑梁2,两根所述支撑梁2分别位于所述雨污箱涵8两侧的上方。
[0028]具体来说,参考图1所示,所述上悬吊梁3位于支撑梁2上方,并横跨两根所述支撑梁2,即上悬吊梁3的一端放置于其中一根支撑梁2上,另一端放置于另一根支撑梁2上;所述上悬吊梁3的长度方向与支撑梁2的长度方向垂直;包括多根上悬吊梁3,多根上悬吊梁3等间隔平行布置,此实施例中,间隔为1500mm。所述上悬吊梁3包括两个第一通孔,两个第一通孔分别靠近上悬吊梁3的两端,并与支撑梁2错开。
[0029]具体来说,所述下悬吊梁4与所述上悬吊梁3平行,所述下悬吊梁4的长度大于所述雨污箱涵8的宽度,其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雨污箱涵的悬吊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梁(2),包括支撑梁钢筋丛,支撑梁(2)由混凝土浇筑支撑梁钢筋丛而成;所述支撑梁(2)的长度方向与雨污箱涵(8)的长度方向平行;包括两根支撑梁(2),两根所述支撑梁(2)分别位于所述雨污箱涵(8)两侧的上方;上悬吊梁(3),其位于支撑梁(2)上方,并横跨两根支撑梁(2);下悬吊梁(4),其位于雨污箱涵(8)下方,并与上支撑梁(2)位置相对;下悬吊梁(4)的长度大于雨污箱涵(8)的宽度;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悬吊杆(51),所述悬吊杆(51)的两端分别连接上悬吊梁(3)和下悬吊梁(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雨污箱涵的悬吊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圈梁(1),所述圈梁(1)包括圈梁钢筋丛;所述支撑梁钢筋丛与圈梁钢筋丛绑扎,所述支撑梁(2)、圈梁(1)由混凝土整体浇筑支撑梁钢筋丛、圈梁钢筋丛而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雨污箱涵的悬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悬吊杆(51)的两端分别设有螺纹,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与悬吊杆(51)配合螺母,所述螺母包括第一螺母(52)和第二螺母(53);所述悬吊杆(51)穿过上悬吊梁(3)和下悬吊梁(4);悬吊杆(51)靠近上悬吊梁(3)的一端与第一螺母(52)连接,悬吊杆(51)靠近下悬吊梁(4)的一端与第二螺母(53)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雨污箱涵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文浩罗世云鲁晓明罗亮张楚刘文拓刘钦曹虎成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五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