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开放式智能混音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7041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26 23: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开放式智能混音器,包括装置箱、主混音器,所述装置箱的内侧底部设置有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装置箱内侧底部的固定架,所述装置箱的内侧顶部固定设置有调节架,所述固定架的内侧滑动设置有活动轮,所述活动轮的外侧靠近固定架的后侧通过转轴活动设置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后端固定设置有移动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全开放式智能混音器,通过启动液压缸使得液压缸推动移动架移动从而使得调节块与控制块将主混音器移动到装置箱的内侧中达到将主混音器移动到装置箱的内侧中的目的,从而避免主混音器直接暴露在装置箱的外侧。音器直接暴露在装置箱的外侧。音器直接暴露在装置箱的外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开放式智能混音器


[0001]本技术涉及混音器
,特别涉及一种全开放式智能混音器。

技术介绍

[0002]混音器是处理音频的一种装置,分为软件类型和硬件类型。由于原理不同,软件类型的混音器和硬件类型的混音器的应用也大不相同,前者主要用于音频处理,后者主要用于音响设置;传统的全开放式智能混音器有一些缺点,在使用过后,由于传统的全开放式智能混音器直接固定摆放在指定位置处,从而使得在使用过后全开放式智能混音器处于暴露状态下,故而导致全开放式智能混音器较容易被其他人员破坏,从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开放式智能混音器,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全开放式智能混音器,包括装置箱、主混音器,所述装置箱的内侧底部设置有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装置箱内侧底部的固定架,所述装置箱的内侧顶部固定设置有调节架,所述固定架的内侧滑动设置有活动轮,所述活动轮的外侧靠近固定架的后侧通过转轴活动设置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后端固定设置有移动架,所述移动架的前端靠近连接架的一侧通过转轴活动设置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后端靠近移动架的上侧活动设置有调节块,所述调节架的内侧滑动设置有活动轴,所述移动架的前端靠近调节杆的一侧通过转轴活动设置有控制杆,所述控制杆的后端靠近移动架的上侧通过转轴活动设置有控制块。
[0006]优选的,所述移动架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下端与装置箱的内侧底部靠近固定架的后侧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杆的前端与调节架的后端活动连接,所述活动轴贯穿调节杆的内部,所述活动轴与调节杆之间活动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活动轴延伸至调节块的内部,所述活动轴与调节块之间活动连接,所述调节块的上端与主混音器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控制块的上端与主混音器的下端靠近调节块的一侧固定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固定架的数量有两组,两组所述固定架之间呈中心对称关系,所述调节架的数量有两组,两组所述调节架之间呈中心对称关系,所述活动轮的数量有四组,四组所述活动轮平均分布在两组固定架的内侧中。
[0009]优选的,所述装置箱的上端开设有移动孔,所述装置箱的上端靠近移动孔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操控板,所述装置箱的上端靠近操控板的后侧固定设置有支撑座。
[0010]优选的,所述支撑座的上端安装有显示屏,所述支撑座的数量有两组,两组所述支撑座之间呈中心对称关系,所述主混音器的外侧与移动孔的内侧活动连接。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2]1、通过观察显示屏,可以达到实时观察音谱的目的,其次通过操控板的作用,可以达到便于操控装置的目的。
[0013]2、通过启动液压缸使得液压缸推动移动架移动从而使得调节杆带动活动轴沿着调节架移动并且使得调节块与控制块将主混音器移动到装置箱的内侧中,可以达到将主混音器移动到装置箱的内侧中的目的,从而避免主混音器直接暴露在装置箱的外侧,且避免了其他人员破坏主混音器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一种全开放式智能混音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一种全开放式智能混音器的局部剖切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一种全开放式智能混音器的控制机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一种全开放式智能混音器的控制机构局部剖切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装置箱;2、移动孔;3、操控板;4、支撑座;5、显示屏;6、主混音器;7、控制机构;71、固定架;72、调节架;73、活动轮;74、连接架;75、移动架;76、调节杆;77、调节块;78、活动轴;79、控制杆;710、控制块;711、液压缸。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20]如图1

4所示,一种全开放式智能混音器,包括装置箱1、主混音器6,装置箱1的内侧底部设置有控制机构7,控制机构7包括固定设置在装置箱1内侧底部的固定架71,装置箱1的内侧顶部固定设置有调节架72,固定架71的内侧滑动设置有活动轮73,活动轮73的外侧靠近固定架71的后侧通过转轴活动设置有连接架74,连接架74的后端固定设置有移动架75,移动架75的前端靠近连接架74的一侧通过转轴活动设置有调节杆76,调节杆76的后端靠近移动架75的上侧活动设置有调节块77,调节架72的内侧滑动设置有活动轴78,移动架75的前端靠近调节杆76的一侧通过转轴活动设置有控制杆79,控制杆79的后端靠近移动架75的上侧通过转轴活动设置有控制块710。
[0021]本实施例中,移动架75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液压缸711,液压缸711的下端与装置箱1的内侧底部靠近固定架71的后侧固定连接,调节杆76的前端与调节架72的后端活动连接,活动轴78贯穿调节杆76的内部,活动轴78与调节杆76之间活动连接,活动轴78延伸至调节块77的内部,活动轴78与调节块77之间活动连接,调节块77的上端与主混音器6的下端固定连接,控制块710的上端与主混音器6的下端靠近调节块77的一侧固定连接,固定架71的数量有两组,两组固定架71之间呈中心对称关系,调节架72的数量有两组,两组调节架72之间呈中心对称关系,活动轮73的数量有四组,四组活动轮73平均分布在两组固定架71的内侧中。
[0022]具体的,首先启动液压缸711,使得液压缸711向外伸展,从而液压缸711推动移动架75移动,并且使得移动架75通过连接架74带动活动轮73在固定架71的内侧中滑动,同时移动架75通过调节杆76、控制杆79拉动调节块77、控制块710,从而使得调节块77、控制块710带动主混音器6移动,并且使得活动轴78沿着调节架72移动,由于调节架72的形状为L字
形,从而使得调节块77带动主混音器6先向下移动,然后再向一侧沿着调节架72移动,从而使得主混音器6完成移动到装置箱1的内侧中,从而使得主混音器6不在暴露在装置箱1的外侧处,通过启动液压缸711使得液压缸711推动移动架75移动从而使得调节杆76带动活动轴78沿着调节架72移动并且使得调节块77与控制块710将主混音器6移动到装置箱1的内侧中,可以达到将主混音器6移动到装置箱1的内侧中的目的,从而避免主混音器6直接暴露在装置箱1的外侧,且避免了其他人员破坏主混音器6的情况发生。
[0023]本实施例中,装置箱1的上端开设有移动孔2,装置箱1的上端靠近移动孔2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操控板3,装置箱1的上端靠近操控板3的后侧固定设置有支撑座4,支撑座4的上端安装有显示屏5,支撑座4的数量有两组,两组支撑座4之间呈中心对称关系,主混音器6的外侧与移动孔2的内侧活动连接。
[0024]具体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开放式智能混音器,包括装置箱(1)、主混音器(6),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箱(1)的内侧底部设置有控制机构(7),所述控制机构(7)包括固定设置在装置箱(1)内侧底部的固定架(71),所述装置箱(1)的内侧顶部固定设置有调节架(72),所述固定架(71)的内侧滑动设置有活动轮(73),所述活动轮(73)的外侧靠近固定架(71)的后侧通过转轴活动设置有连接架(74),所述连接架(74)的后端固定设置有移动架(75),所述移动架(75)的前端靠近连接架(74)的一侧通过转轴活动设置有调节杆(76),所述调节杆(76)的后端靠近移动架(75)的上侧活动设置有调节块(77),所述调节架(72)的内侧滑动设置有活动轴(78),所述移动架(75)的前端靠近调节杆(76)的一侧通过转轴活动设置有控制杆(79),所述控制杆(79)的后端靠近移动架(75)的上侧通过转轴活动设置有控制块(7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开放式智能混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架(75)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液压缸(711),所述液压缸(711)的下端与装置箱(1)的内侧底部靠近固定架(71)的后侧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杆(76)的前端与调节架(72)的后端活动连接,所述活动轴(78)贯穿调节杆(76)的内部,所述活动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育铭梁利款
申请(专利权)人:恩平市海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