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检查井分集水换热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56857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26 23: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检查井分集水换热控制装置,包括管体,所述管体上通过连接颈同轴设有下人井口,所述管体内设置有进水管、回水管以及多组集分水机构,每组集分水机构均包括圆环形集水管、圆环形分水管以及多根连接管,所述圆环形集水管和圆环形分水管同轴间隔设置在管体内,所述换热循环管沿着管体圆周壁均布间隔设置,形成圆环状换热结构,且每根换热循环管的两端分别通过连接管与圆环形集水管和圆环形分水管连通连接;所述连接管安装在管体上,所述圆环形集水管与回水管连通连接,所述圆环形分水管与进水管连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检修井与集分水器结合,结构新颖,检修便捷,且圆环状布设的换热循环管大大提高了换热效率。效率。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检查井分集水换热控制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换热管道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检查井分集水换热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换热管路由于埋于土壤中,当发生管路渗水现象时,不能及时具体检修出哪个管道出现问题,不便工作人员通过集分水器对各个管路进行操控,因此急需一种可以下人进行实时操作、检修的、强度高的新型检查井分集水换热控制装置。
[0003]通过检索未发现与本申请相关的专利文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具有检修功能的可下人的新型检查井分集水换热控制装置。
[0005]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一种新型检查井分集水换热控制装置,包括管体、连接颈、下人井口以及换热循环管,所述管体上通过连接颈同轴设有下人井口,所述下人井口上同轴安装有井盖,形成一个可下人空间,所述管体内设置有进水管、回水管以及多组集分水机构,所述进水管和回水管上端均伸出井盖与市政自然水管连通,每组集分水机构均包括圆环形集水管、圆环形分水管以及多根连接管,所述圆环形集水管和圆环形分水管同轴间隔设置在管体内,所述换热循环管沿着管体圆周壁均布间隔设置,形成圆环状换热结构,且每根换热循环管的两端分别通过连接管与圆环形集水管和圆环形分水管连通连接;所述连接管安装在管体上,所述圆环形集水管与回水管连通连接,所述圆环形分水管与进水管连通连接。
[0007]而且,所述连接颈为穹顶结构。
[0008]而且,所述圆环形集水管和圆环形分水管均为主管,其上均设置有压力表、平衡阀、回止阀、温度传感器以及流速传感器,实现单个主管的流量控制。
[0009]而且,位于管体内侧的连接管上均设置回止阀,且每个换热循环管上均设有平衡阀。
[0010]而且,所述连接颈上还均匀制有多条强加筋。
[0011]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0012]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新颖,通过设置分流和集流的方式借助土壤或者海洋的温度与自然水管输出时后的温度差实现换热,本技术利用物理换热,大大节约了能源的损耗。
[0013]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新颖,通过设置可下人管体以及每根管路上均设置阀门,且集水管和分水管的主管上还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流速传感器,大大方便了每根管路的检漏以及检修。
[0014]本技术在连接颈的穹顶面上还均匀制有多条弧形强加筋,大大提高了集分水
器整体的强度,便于维修人员从下人井口处进入。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18]一种新型检查井分集水换热控制装置,包括管体5、连接颈4、下人井口3以及换热循环管13,所述管体为中空圆柱结构,所述管体上通过穹顶结构的连接颈同轴设有下人井口,所述下人井口上同轴安装有井盖2,形成一个可下人空间,所述管体内设置有进水管6、回水管1以及多组集分水机构,所述进水管和回水管上端均伸出井盖与市政自然水管连通,每组集分水机构均包括圆环形集水管11、圆环形分水管10以及多根连接管8,所述圆环形集水管和圆环形分水管同轴间隔设置在管体内,且对应圆环形集水管和圆环形分水管位置的管体上沿着管体圆周均布间隔设置有多根连接管,所述换热循环管沿着管体圆周壁均布间隔设置,且每根换热循环管的两端分别通过连接管与圆环形集水管和圆环形分水管连通连接;所述圆环形集水管与回水管连通连接,所述圆环形分水管与进水管连通连接;
[0019]所述换热循环管沿着管体圆周壁间隔设置,形成圆环状换热结构,大大扩大了与土壤换热的面积;
[0020]所述圆环形集水管和圆环形分水管为主管,其上均设置有压力表16、平衡阀12、回止阀、温度传感器15以及流速传感器14,实现单个主管的流量控制,且所述主管上的每个连接管上均还设置有一个回止阀7,且每个换热循环管上均还设有平衡阀,从而方便每根换热循环管的独立循环换热、检测以及检修。
[0021]在本技术具体实施中,为了使得连接颈的支撑强度,在所述连接颈的穹顶面上还均匀制有多条弧形强加筋9,大大提高了集分水器整体的强度,便于维修人员从下人井口处进入;
[0022]在本技术具体实施中,所述换热循环管埋于土壤内或者伸入河水、海水内,当换热循环管伸入河水、海水内时,所述换热循环管选用换热渗透管,当该换热渗透管放入河水或者海水中可以实现自沉。
[0023]本技术具体操作时:
[0024]冬天进行换热操作,具体换热方式如下:冬天自然水管的温度一般为6℃

8℃,市政管网的温度为20℃

30℃,6℃

8℃的自然水从清水进口端进入分水管,通过分水管上的连接管分别进入换热循环管内,所述换热循环管埋在土壤内,换热循环管内的清水通过土壤实现升温,并且通过该换热循环管回流至集水管内,完成换热操作,所述回流的水的温度为15℃左右,产生一个温差效应,污水温度为25度;而夏天进行换冷操作,与冬天的换热操作相同,只是土壤温度与实际天气造成清水温度差不一样;本技术借助土壤或者海洋的温度与自然水管输出时后的温度差实现换热的目的。
[0025]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新颖,通过设置分流和集流的方式借助土壤或者海洋
的温度与自然水管输出时后的温度差实现换热,本技术利用物理换热,大大节约了能源的损耗。
[0026]尽管为说明目的公开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和附图,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及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各种替换、变化和修改都是可能的,因此,本技术的范围不局限于实施例和附图所公开的内容。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检查井分集水换热控制装置,包括管体、连接颈、下人井口以及换热循环管,所述管体上通过连接颈同轴设有下人井口,所述下人井口上同轴安装有井盖,形成一个可下人空间,所述管体内设置有进水管、回水管以及多组集分水机构,所述进水管和回水管上端均伸出井盖与市政自然水管连通,每组集分水机构均包括圆环形集水管、圆环形分水管以及多根连接管,所述圆环形集水管和圆环形分水管同轴间隔设置在管体内,所述换热循环管沿着管体圆周壁均布间隔设置,形成圆环状换热结构,且每根换热循环管的两端分别通过连接管与圆环形集水管和圆环形分水管连通连接;所述连接管安装在管体上,所述圆环形集水管与回水管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通崔旭阳张浩孙暄雨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旺源管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