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护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6742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26 23: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公开了一种护肩,该护肩包括上衣和袖套;上衣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穿着部;两个穿着部的一侧连为一体并形成用于供手臂伸出的袖口,另一侧可拆卸连接并围合形成用于供上半身置入的容纳空间,以及用于供头部和一侧肩部伸出的斜开口;袖套具有用于容纳手臂的活动空间;袖套一端与袖口对应,并通过束缚结构与两个穿着部连接;束缚结构包括若干个束带和连接孔;若干个束带和连接孔分别设于穿着部和袖套上;其中,束带穿过连接孔,联动袖套朝向穿着部运动,且其末端可拆卸设于穿着部上,以用于调节活动空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护肩解决了现有的护肩无法限制肩部,以至于肩部与身体协调不一致的问题。以至于肩部与身体协调不一致的问题。以至于肩部与身体协调不一致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护肩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护肩。

技术介绍

[0002]护肩,是一种旨在保护人肩部的保护性物品,其广泛用于老年人、运动员和具有肩部问题的患者。现有的护肩一般包括连为一体的肩带和袖套,使用时,将肩膀置入袖套之中,再倾斜拉紧肩带两端至其身体侧面或腋下处,最后连接肩带两端,将肩带斜绑在使用者身上。该护肩通过肩带的束缚力下压位于袖套处的肩膀,以维护肩关节,减轻关节负荷。但现有的护肩在使用过程中仍然存在以下问题:
[0003]1、患者的身体活动时,其侧面或腋下处的肌肉也会随之活动,从而带动肩带随之偏移,而肩带偏移会导致其对肩部的施压部位发生变化,从而影响肩部的恢复;
[0004]2、肩带容易勒到使用者腋下的软组织,而带状的肩带对身体的施力面积小,导致身体所受压力较大,且腋下的软组织比较不受力,导致使用者容易感到不适,需要多次解开肩带,对肩带的松紧度进行调整,不仅十分不便,且还会影响肩部的恢复;
[0005]3、肩带斜向下对肩膀进行施压,但无法限制肩部与身体协调一致,可能会导致肩部前倾,与身体不协调等情况;且通过套在肩关节处的袖套只能小范围影响肩部的活动,肩部仍然可能会在无意识的情况下活动过大,当使用者由于运动导致肩部的肌肉拉伤时,该护肩无法限制肩部活动,可能会导致肩部的肌肉进一步拉伤受损。
[0006]综上,有必要设计一种护肩,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8]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护肩,至少解决了现有的护肩无法限制肩部,以至于肩部与身体协调不一致的问题。
[0009](二)技术方案
[0010]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护肩,该护肩包括:
[0011]上衣,其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穿着部;两个穿着部的一侧连为一体并形成用于供手臂伸出的袖口,另一侧可拆卸连接并围合形成用于供上半身置入的容纳空间,以及用于供头部和一侧肩部伸出的斜开口;
[0012]袖套,其具有用于容纳手臂的活动空间;袖套一端与袖口对应,并通过束缚结构与两个穿着部连接;束缚结构包括若干个束带和连接孔;若干个束带和连接孔分别设于穿着部和袖套上;
[0013]其中,束带穿过连接孔,联动袖套朝向穿着部运动,且其末端可拆卸设于穿着部上,以用于调节活动空间。
[0014]进一步设置,前述的束带包括若干个对称设于两个穿着部上的第一束带;连接孔包括若干个对称设于袖套两侧的第一连接孔;第一束带穿过同侧的第一连接孔,并可拆卸
设于该侧的穿着部上。
[0015]如此设置,第一束带穿过同侧的第一连接孔,从而连接袖套与两个穿着部,且拉紧第一束带即可拉动袖套朝向穿着部运动,从而能够调节袖套的活动空间。
[0016]进一步设置,前述的束带还包括若干个对称设于袖套两侧的第二束带,连接孔还包括若干个对称设于两个穿着部上的第二连接孔;第二束带穿过第一、二连接孔,且其末端均可拆卸设于穿着部上。
[0017]如此设置,第一束带和第二束带配合限制手臂的活动空间,加强束缚结构,以将手臂稳固限制于缩小后的活动空间内。
[0018]进一步设置,前述的若干个第二束带分别设于袖套的顶部和中部;且位于袖套顶部的第二束带穿过反侧的第一、二连接孔并可拆卸设于该侧的穿着部上。
[0019]如此设置,位于袖套顶部的第二束带压动肩膀并可拆卸设于反侧的穿着部上,以维护肩关节,同时加强对肩膀的限制;且两对第二束带分别位于袖套的顶部和中部,扩大了对手臂的限制范围。
[0020]进一步设置,前述的上衣和袖套的外侧均设有加强筋部;加强筋部用于供束缚结构装设,以加固束缚结构。
[0021]如此设置,束缚结构通过加强筋部与上衣和袖套连接,加强筋部能够提高束缚结构的结构强度,加强上衣和袖套的连接,以将手臂稳固限制于缩小后的活动空间内;且还能提高护套的使用寿命,以免长时间拉扯导致上衣和袖套的边缘撕裂。
[0022]进一步设置,前述的相邻的第一束带和第二束带的末端均设于同一魔术贴上,并通过魔术贴粘接于同一穿着部上。
[0023]如此设置,拉动魔术贴即可同时拉紧第一束带和第二束带,快速调节袖套的活动空间。
[0024]进一步设置,前述的两个穿着部上均设有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加固带,且同一穿着部上的加固带的末端均设于同一魔术贴上,并通过魔术贴粘接于另一穿着部上。
[0025]如此设置,通过加固带能够加强两个穿着部的连接结构,以免两个穿着部松开。
[0026]进一步设置,前述的穿着部和袖套均包括相互连接的弹性主体层和粘接层;弹性主体层和粘接层分别位于内、外两侧,其中,弹性主体层用于限制手臂在弹力范围内活动;粘接层用于供魔术贴粘接。
[0027]如此设置,弹性主体层具有弹性,方便手臂在弹力范围内活动;粘接层方便魔术贴粘接于其上的任意位置,方便调节活动空间。
[0028]进一步设置,前述的弹性主体层为橡胶层,其上具有若干个均匀设置的透气孔。
[0029]如此设置,橡胶层具有微小弹性,既能限制手臂活动,又能让手臂能够小幅度活动;且橡胶层上的透气孔能够改善橡胶层的透气性,提高上衣的舒适性。
[0030](三)有益效果
[003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护肩,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32]1、当患者使用该护肩时,首先将手臂伸入袖套,再倾斜拉紧两个穿着部至其身体侧面,然后连接两个穿着部,将该护肩紧紧穿戴在上半身,通过两个穿着部的束缚力下压位于袖套处的肩膀;最后通过束缚结构调节手臂在袖套内的活动空间。
[0033]如此,上衣对整个上半身进行施力,施力面积大,因此,身体所受压力较小,也不易
勒到腋下的软组织,解决了使用者容易感到不适,需要多次解开护肩的问题;且能够根据使用者的实际体型连接两个穿着部,以及调节袖套的活动空间,增大了护肩的适用范围;且连接两个穿着部即可穿戴该护肩,十分方便;通过袖套限制手臂,而非束缚带束紧手臂,留有活动空间,避免因束缚过紧导致血液不流通的问题;
[0034]2、束缚结构通过束带穿过连接孔连接袖套和两个穿着部,以及联动袖套朝向穿着部运动,以调节袖套的活动空间,且通过将束带可拆卸设于穿着部上,以固定调节后的活动空间;
[0035]如此,拉紧束带即可联动袖套朝向上衣运动,从而缩小袖套的活动空间,以用于调节手臂的活动空间,限制手臂只能在限定的活动空间内活动,以免肩部在无意识的情况下活动过大,从而避免了肩部的肌肉进一步拉伤受损;且束缚后,束缚结构通过束带和连接孔的连接,具有多个束缚位置,使得袖套与上衣协调一致,从而能够限制肩部与身体协调一致,以免使用者活动时,肩部前倾错位,从而提高肩部的恢复效果,且如此,即使上衣随患者的身体活动发生微小的偏移,也不会影响护肩对肩部、手臂的限制,以及肩部的恢复。
附图说明
[0036]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护肩(束缚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护肩,其特征在于,该护肩包括:上衣,其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穿着部;两个所述穿着部的一侧连为一体并形成用于供手臂伸出的袖口,另一侧可拆卸连接并围合形成用于供上半身置入的容纳空间,以及用于供头部和一侧肩部伸出的斜开口;袖套,其具有用于容纳手臂的活动空间;所述袖套一端与所述袖口对应,并通过束缚结构与两个所述穿着部连接;所述束缚结构包括若干个束带和连接孔;若干个所述束带和连接孔分别设于所述穿着部和所述袖套上;其中,所述束带穿过连接孔,联动所述袖套朝向穿着部运动,且其末端可拆卸设于所述穿着部上,以用于调节所述活动空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护肩,其特征在于,所述束带包括若干个对称设于两个所述穿着部上的第一束带;所述连接孔包括若干个对称设于所述袖套两侧的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束带穿过同侧的第一连接孔,并可拆卸设于该侧的所述穿着部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护肩,其特征在于,所述束带还包括若干个对称设于所述袖套两侧的第二束带,所述连接孔还包括若干个对称设于两个所述穿着部上的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束带穿过第一、二连接孔,且其末端均可拆卸设于所述穿着部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护肩,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泽美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杰斯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