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度的卡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6709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26 23: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强度的卡座,包括座椅组件、灯带组件、安装架、镍银合金座以及人造石加强座,镍银合金座紧贴于座椅组件的背面,安装架安装于镍银合金座的顶部,灯带组件安装于安装架上,且灯带组件位于座椅组件的正上方,人造石加强座紧贴于镍银合金座背对座椅组件的一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径镍银合金座安装于座椅组件的背面,并且将人造石加强座安装于镍银合金座的背面,因此可以有效地增强高强度的卡座的自身结构稳定性;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通过将灯带组件设置在座椅组件的正上方,还可以对座椅组件提供照明功能,使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高强度的卡座可以适用于各种明暗不同的环境,增加了实用性。加了实用性。加了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强度的卡座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装饰的
,具体涉及一种高强度的卡座。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在对于建筑物的装修中使用的各种产品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除了需要具有美观性外,还需要具有使用便捷性以及耐用性等。
[0003]现有的商场或者书店等的大型公众场所,一般都会放置有卡座以便于游客可以在需要的时候坐下休息。然而,现有的卡座一般都是无靠背的,为了增加观赏性,卡座的底部一般都是木制的,而在卡座的顶部安装有海绵坐垫。然而,现有的卡座不但自身结构脆弱,在使用过程中容易被碰撞而受损,而且由于不能提供照明,其乘坐体验也不够好。
[0004]因此,亟需一种高强度的卡座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项技术是针对现在的技术不足,提供一种高强度的卡座。
[0006]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高强度的卡座,包括座椅组件、灯带组件、安装架、镍银合金座以及人造石加强座,所述镍银合金座紧贴于所述座椅组件的背面,所述安装架安装于所述镍银合金座的顶部,所述灯带组件安装于所述安装架上,且所述灯带组件位于所述座椅组件的正上方,所述人造石加强座紧贴于所述镍银合金座背对所述座椅组件的一侧。
[0008]作进一步改进,所述高强度的卡座还包括第一塑胶板,所述第一塑胶板安装于所述镍银合金座的底部。
[0009]作进一步改进,所述镍银合金座的厚度为1.5mm,所述镍银合金座的厚度为1.5mm,且所述镍银合金座的顶部高于所述座椅组件的顶部。
[0010]作进一步改进,所述座椅组件包括至少两个座椅本体,两个所述座椅本体沿所述镍银合金座的长度方向呈间隔地布置。
[0011]作进一步改进,所述座椅本体包括不锈钢支撑座、坐垫以及背靠,所述坐垫安装于所述不锈钢支撑座的顶面,所述背靠安装于所述不锈钢支撑座的侧面,所述坐垫和所述背靠均安装于所述不锈钢支撑座上并围出供乘坐用的乘坐空间。
[0012]作进一步改进,所述高强度的卡座还包括第二塑胶板,所述第二塑胶板安装于所述不锈钢支撑座的正面,且所述第二塑胶板位于所述坐垫的底部以防止乘坐者的腿部与所述不锈钢支撑座直接接触。
[0013]作进一步改进,所述灯带组件包括第一空心管、第二空心管、第三空心管以及照明组件,所述第一空心管的一端与所述镍银合金座相连通,所述第一空心管的另一端朝上方延伸并与所述第二空心管相连通,所述第二空心管的另一端朝所述座椅组件的顶部方向延伸,所述第三空心管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第三空心管相互之间呈间隔地布置并形成有对所述座椅组件进行照明的照明空间,且每个所述第三空心管均与所述第二空心管相连通,
所述照明组件安装设于所述第三空心管内。
[0014]作进一步改进,所述照明空间位于所述座椅组件的正上方。
[0015]作进一步改进,所述照明组件包括LED灯带以及亚克力片,所述第三空心管内部开设有一中空结构,所述第三空心管的底部开设有与所述中空结构相连通的缺口,所述LED灯带和所述亚克力片均安装于所述中空结构内,且所述亚克力片位于所述LED灯带的正下方并遮盖所述缺口。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高强度的卡座,包括座椅组件、灯带组件、安装架、镍银合金座以及人造石加强座,镍银合金座紧贴于座椅组件的背面,安装架安装于镍银合金座的顶部,灯带组件安装于安装架上,且灯带组件位于座椅组件的正上方,人造石加强座紧贴于镍银合金座背对座椅组件的一侧。本技术通过径镍银合金座安装于座椅组件的背面,并且将人造石加强座安装于镍银合金座的背面,因此可以有效地增强高强度的卡座的自身结构稳定性;另,本技术还通过将灯带组件设置在座椅组件的正上方,还可以对座椅组件提供照明功能,使得本技术的高强度的卡座可以适用于各种明暗不同的环境,增加了实用性。
[0017]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高强度的卡座的俯视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的高强度的卡座的正视图;
[0020]图3为本技术的高强度的卡座的后视图;
[0021]图4为本技术的座椅本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技术的第一空心管、第二空心管、第三空心管以及照明组件连接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6为本技术的第三空心管、LED灯带以及亚克力片连接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5]请参考图1至图6,本技术的高强度的卡座100,包括座椅组件10、灯带组件20、安装架30、镍银合金座40以及人造石加强座50,镍银合金座40紧贴于座椅组件10的背面,安装架30安装于镍银合金座40的顶部,灯带组件20安装于安装架30上,且灯带组件20位于座椅组件10的正上方,人造石加强座50紧贴于镍银合金座40背对座椅组件10的一侧,且镍银合金座40的顶部高于座椅组件10的顶部,因此可以该镍银合金座40还可以充当背部靠座的作用。较优的是,高强度的卡座100还包括第一塑胶板60,第一塑胶板60安装于镍银合金座40的底部;该设置的目的是为了避免镍银合金座40的底部刮伤地板。较优的是,镍银合金座40的厚度为1.5mm,镍银合金座40的厚度为1.5mm,且镍银合金座40的顶部高于座椅组件10的顶部。
[0026]请继续参考图1至图6,座椅组件10包括至少两个座椅本体11,两个座椅本体11沿镍银合金座40的长度方向呈间隔地布置。具体地,座椅本体11包括不锈钢支撑座111、坐垫112以及背靠113,坐垫112安装于不锈钢支撑座111的顶面,背靠113安装于不锈钢支撑座
111的侧面,坐垫112和背靠113均安装于不锈钢支撑座111上并围出供乘坐用的乘坐空间11a;该设置的目的是为了通过坐垫112和背靠113来增加乘坐空间11a内的舒适性。
[0027]请继续参考图1至图6,高强度的卡座100还包括第二塑胶板70,第二塑胶板70安装于不锈钢支撑座111的正面,且第二塑胶板70位于坐垫112的底部以防止乘坐者的腿部与不锈钢支撑座111直接接触。
[0028]请继续参考图1至图6,灯带组件20包括第一空心管21、第二空心管22、第三空心管23以及照明组件24,第一空心管21的一端与镍银合金座40相连通,第一空心管21的另一端朝上方延伸并与第二空心管22相连通,第二空心管22的另一端朝座椅组件10的顶部方向延伸,第三空心管23有若干个,若干个第三空心管23相互之间呈间隔地布置并形成有对座椅组件10进行照明的照明空间23a,且每个第三空心管23均与第二空心管22相连通,照明组件24安装设于第三空心管23内。值得注意的是,照明空间23a位于座椅组件10的正上方。且照明组件24包括LED灯带241以及亚克力片242,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强度的卡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座椅组件、灯带组件、安装架、镍银合金座以及人造石加强座,所述镍银合金座紧贴于所述座椅组件的背面,所述安装架安装于所述镍银合金座的顶部,所述灯带组件安装于所述安装架上,且所述灯带组件位于所述座椅组件的正上方,所述人造石加强座紧贴于所述镍银合金座背对所述座椅组件的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的卡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塑胶板,所述第一塑胶板安装于所述镍银合金座的底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的卡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镍银合金座的厚度为1.5mm,且所述镍银合金座的顶部高于所述座椅组件的顶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的卡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组件包括至少两个座椅本体,两个所述座椅本体沿所述镍银合金座的长度方向呈间隔地布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强度的卡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本体包括不锈钢支撑座、坐垫以及背靠,所述坐垫安装于所述不锈钢支撑座的顶面,所述背靠安装于所述不锈钢支撑座的侧面,所述坐垫和所述背靠均安装于所述不锈钢支撑座上并围出供乘坐用的乘坐空间。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强度的卡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国成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承达家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