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抛揽装置及水下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水下航行器回收
,尤其涉及一种抛揽装置及水下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水下自主航行器作为一种高科技的水下勘测手段,目前已在海洋学研究和海洋资源勘探与开发中广泛应用,与有缆遥控水下自主航行器相比,由于没有铠装电缆的牵引,水下自主航行器的回收相对更加困难。
[0003]目前国内的水下自主航行器还处于研究阶段,尤其是抛缆回收机构。通常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利用母船的吊机与水下自主航行器背部的吊环连接在一起进行回收,该方法需要人工挂钩,海上作业风险较大。第二种是水下自主航行器靠近母船浮出水面时自动放出头部浮力块, 船上人员抓取到该浮力块, 并将浮力块带出的牵引绳缆与通过回收器导向孔的绳缆连接, 然后由母船上的回收机构进行回收。该方法是目前回收的主要方式,但是目前抛揽回收的方式,航行器内部抛揽装置多采用电磁结构,通过电磁结构的通断电控制浮力块,这种方式需要对电磁结构作严格密封,导致其存在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的弊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上述
技术介绍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抛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顶端具有开口;第一筒体,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底部,所述第一筒体上开设有通孔;第二筒体,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第二筒体内设置有弹性筒,所述弹性筒穿过所述第一筒体的通孔;卡塞,设置于所述弹性筒内,所述卡塞朝向所述第一筒体移动时,挤压所述弹性筒产生形变,使所述弹性筒与所述第一筒体卡接;浮体,与所述第二筒体相连,位于所述壳体的开口端;缆绳,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缆绳的一端与所述浮体相连,另一端与所述壳体相连;以及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卡塞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筒的第一端与第二筒体相连,所述弹性筒的第二端穿过所述第一筒体的通孔;所述弹性筒的第二端沿周向均匀开设有多个缺口,所述缺口与所述弹性筒第二端的端面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支架;转轴,转动设置于所述支架上,所述转轴上设置有凸轮;驱动器,设置于所述支架上,所述驱动器的输出端与所述转轴相连,用于驱动所述转轴转动;顶杆,滑动设置于所述壳体上,所述顶杆的第一端穿过所述壳体的底部,并伸进所述第一筒体内,所述顶杆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建仓,王洪达,芦斌,杨广泽,丁玉涛,吴义涛,祝雷雷,韩昊天,王振涛,
申请(专利权)人:深之蓝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