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骨牵引针引导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56427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26 23: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骨牵引针引导装置,包括牵引弓和一对牵引弓固定器,牵引弓包括牵引绳固定环、U型弓体、牵引针固定孔、固定器限位装置,任一牵引弓固定器均包括固定杆、牵引针定位孔和月牙形固定器主体,牵引针固定孔以及固定器限位装置均对称分布在U型弓体两侧臂上,月牙形固定器主体上设有牵引针定位孔,牵引针固定孔与牵引针定位孔同轴,骨牵引针穿过左右对称的牵引针固定孔与牵引针定位孔,固定杆固定连接在月牙形固定器主体外侧且与牵引针定位孔的轴向平行,固定杆与固定器限位装置设置为滑动副,本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定位精准,避免了在打骨牵引针的时候出现移位,保证了骨牵引弓的稳定性和打骨牵引针的精准性。了骨牵引弓的稳定性和打骨牵引针的精准性。了骨牵引弓的稳定性和打骨牵引针的精准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骨牵引针引导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人类生活用品,尤其涉及医疗器械,具体是一种骨牵引针引导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骨牵引是骨科治疗中较为常见的治疗方法之一,多用于成人长骨的不稳定性骨折,如粉碎性、斜型和螺旋形骨折;或者因为肌肉紧张导致骨折端移位,如肱骨、胫腓骨和股骨骨折。骨牵引通过牵引装置,作用于患肢,利用重力的牵拉,缓解骨折区域骨骼肌的紧张,使局部血运通畅,减轻组织水肿,阻止了骨折断端的回缩,对骨折进行一定程度的复位,有利于进一步的手术治疗,降低手术中复位的难度,提高手术复位的成功率。
[0003]在实际骨牵引术的操作过程是通过锤敲击骨牵引针穿越软组织或骨骼,术者常常通过目测的方法,大致地判定骨牵引角度,从而决定进针方向。在进针的过程中,术者往往凭感觉来估计进针点和出针点,加上患者局部肿胀畸形,就会导致出针点和出针方向常常不尽人意,造成牵引方向与骨折断端轴线不一致,最终导致骨折愈合不良或者畸形;其次,重复地退针重穿,增大了感染和损伤的概率;同时,进针角度错误,出针点偏移,可能会造成重要的血管、神经、肌腱、关节囊等软组织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骨牵引术中打骨牵引针时,牵引角度判断失误和进针点、出针点以及骨牵引针方向不理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定位精准、防止牵引针角度偏移的骨牵引针引导装置。该骨牵引针引导装置主要利用支具进行肢体固定的原理,将患者肢体和骨牵引弓相固定,月牙型设计有助于契合患者肢体,使整个引导装置牢牢固定于患者肢体,牵引针固定孔和牵引针定位孔使牵引针进针点固定,并且在进针过程中方向不会偏移,保障以准确的角度和进针点来穿过患者的肢体,该装置精确定位,能够防止牵引针角度偏移,保证了骨牵引弓的稳定性和打骨牵引针的精准性,提高了牵引成功率,减少了医源性损伤。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骨牵引针引导装置,包括牵引弓和一对牵引弓固定器,所述牵引弓包括牵引绳固定环、U型弓体、以及固定器限位装置,所述牵引弓固定器左右各一、对称安装,任一牵引弓固定器均包括固定杆、以及月牙形固定器主体,所述牵引绳固定环位于U型弓体横部正中位置,用于系牵引绳和砝码,所述U型弓体左右两侧臂上对称分布有四个以上数量的牵引针固定孔,所述月牙形固定器主体上分布有与牵引针固定孔数量相同的牵引针定位孔,任一牵引针固定孔均各自与一个牵引针定位孔同轴,骨牵引针穿过左右对称位置的牵引针固定孔与牵引针定位孔,所述固定器限位装置对称设置在U型弓体左右两侧臂上,所述固定杆固定连接在月牙形固定器主体的外侧,固定杆与牵引针定位孔的轴向平行,所述固定杆与固定器限位装置设置为滑动副。
[0006]进一步的,所述弓体为硬质金属材材料。
[0007]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器限位装置前方设有紧定螺丝,用于固定牵引弓固定器。
[0008]进一步的,所述牵引针固定孔间距为1cm。
[0009]本专利技术和已有技术相比较,其效果是积极和明显的。本专利技术结构合理,能够精准定位、防止牵引针角度偏移,保证了骨牵引弓的稳定性和打骨牵引针的精准性提高了牵引成功率,减少了医源性损伤。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述骨牵引针引导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是本专利技术所述骨牵引针引导装置弓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3是本专利技术所述骨牵引针引导装置牵引弓固定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3]附图标记说明:牵引绳固定环1;弓体2;牵引针固定孔3;固定器限位装置4;牵引弓固定器5;固定杆51;牵引针定位孔52;固定器主体53;骨牵引针6;紧定螺丝7。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5]实施例: 如图1

3所示,一种骨牵引针引导装置,包括牵引弓和一对牵引弓固定器5,牵引弓包括牵引绳固定环1、U型弓体2和固定器限位装置4,U型弓体2左右两侧臂上对称分布有四个以上数目的牵引针固定孔3,牵引弓固定器5左右各一、对称安装,任意一个牵引弓固定器5均各自包括固定杆51以及月牙形固定器主体53,月牙形固定器主体53上分布有牵引针定位孔52,牵引针定位孔52的数目与牵引针固定孔3的数目相同,任意一个牵引针固定孔3均各自与一个牵引针定位孔52同轴,骨牵引针6穿过左右对称位置的牵引针固定孔3与牵引针定位孔52,牵引绳固定环1位于U型弓体2横部正中位置,用于系牵引绳和砝码, 固定器限位装置4对称设置在U型弓体2左右两侧臂上,固定杆51固定连接在月牙形固定器主体53的外侧,固定杆51与牵引针定位孔52的轴向平行,固定杆51与固定器限位装置4设置为滑动副。
[0016]进一步的,固定器限位装置4中设有紧定螺丝7,用于固定牵引弓固定器3。
[0017]进一步的,U型弓体2为硬质金属材材料。
[0018]进一步的,U型弓体2左右两侧臂上对称分布有8个牵引针固定孔3,每个小孔相距1cm,用于骨牵引针6的固定和引导。
[0019]本专利技术的工作过程为:先确定患肢牵引部位以及进针点,并在皮肤上做好标记,用牵引弓固定器5将整个引导装置固定于患者肢体上,并将皮肤上的标记对准固定器上的牵引针定位孔52,拧紧紧定螺丝7,再将骨牵引针6插入带标记的牵引针定位孔52所对应的牵引针固定孔3,通过牵引针定位孔52,用锤敲击针尾进针,使骨牵引针穿过同轴的牵引针固定孔3及所对应的牵引针定位孔52、贯穿患肢,并在对侧的牵引针定位孔52和牵引针固定孔3中捅出,最后将牵引绳系在弓体上方的牵引绳固定环1上,松开紧定螺丝7。
[0020]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设计构思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骨牵引针引导装置,包括牵引弓和一对牵引弓固定器,所述牵引弓包括牵引绳固定环、U型弓体以及固定器限位装置,所述牵引弓固定器左右各一、对称安装,任一牵引弓固定器均包括固定杆、以及月牙形固定器主体,所述牵引绳固定环位于U型弓体横部正中位置,所述U型弓体左右两侧臂上对称分布有四个以上数量的牵引针固定孔,所述月牙形固定器主体上分布有与牵引针固定孔数量相同的牵引针定位孔,任一牵引针固定孔均各自与一个牵引针定位孔同轴,骨牵引针穿过左右对称位置的牵引针固定孔与牵引针定位孔,所述固定器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霍凯伦邵进陈天宁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利医院第二军医大学附属公利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