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状铸造件铸造去毛刺设备
[0001]本技术属于去毛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管状铸造件铸造去毛刺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毛刺的形成是由于铸型或砂芯表面分界处合箱时留有可通入型腔的间隙,在铸型被浇注时,这些缝隙被冲进了铁水从而形成飞边毛刺,去毛刺,就是去除在零件面与面相交处所形成的刺状物或飞边,毛刺的危害性尤为明显。
[0003]现阶段管状铸造件在生产加工的过程中,通常采用去毛刺设备去除管状铸造件表面的毛刺,但是目前的毛刺设备在使用时存在以下问题:
[0004]现有的毛刺设备,结构较为简单,在对大小不同管状铸造件打磨时,需要借助外界工具进行调整,这样降低了管状铸造件的打磨进度,同时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为此我们提供了一种管状铸造件铸造去毛刺设备来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旨在解决上述存在结构较为简单,在对大小不同管状铸造件打磨时,需要借助外界工具进行调整,这样降低了管状铸造件的打磨进度,同时增加了工作人员工作负担的问题。
[0006]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状铸造件铸造去毛刺设备,包括箱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2)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电机(7),所述电机(7)的输出端通过减速器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杆(22),所述第一传动杆(2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6),所述箱体(2)的内侧壁固定镶嵌有第一轴承(19)和第二轴承(33),所述第一轴承(19)的内圈固定连接有正反转螺纹杆(13),所述正反转螺纹杆(13)远离第一轴承(19)的一端贯穿第二轴承(33)并延伸至箱体(2)的右侧,所述正反转螺纹杆(13)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两个螺纹筒(25),每个所述螺纹筒(25)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轴承座(28),每个所述轴承座(28)的内圈均固定连接有第二传动杆(20),每个所述第二传动杆(20)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二皮带轮(18);所述箱体(2)的内侧壁开设有滑槽(27),所述滑槽(27)的内部卡接有两个与滑槽(27)相适配的滑块(26),每个所述滑块(26)的正面均与螺纹筒(25)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箱体(2)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套筒(32),所述套筒(32)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拉簧(31),所述拉簧(3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滑杆(30),所述滑杆(30)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29),所述连接块(29)的背面固定镶嵌有压力轴承(34),所述压力轴承(34)的内圈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0),所述连接杆(10)远离压力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天佑,
申请(专利权)人:晋城市双合盛铸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