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楼用智能消防系统及灭火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564004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26 23: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楼用智能消防系统及灭火控制方法,该系统包括中央控制器、火灾传感探测模块和喷淋灭火模块,火灾传感探测模块包括烟雾探测器和/或温度传感器,喷淋灭火模块包括阻燃剂储罐、消防水罐、液体混配加压组件、喷淋管道和喷头,阻燃剂储罐和消防水罐设于高楼楼顶和/或避难层中,喷淋管道延伸至高楼楼道及各房间内,喷头设于喷淋管道上,液体混配加压组件可将阻燃剂储罐内的液体阻燃剂和消防水罐内的水按比例混合。优点为,当有火情出现时,该系统可自动将阻燃剂按一定比例与消防用水混配成灭火剂,灭火能力极大增强,解决了一些单纯用水难灭的火灾难题,且大大减少了用水量;能自动监测火情发生、进行确认并自动喷淋灭火,安全性好。安全性好。安全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楼用智能消防系统及灭火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消防智能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楼用智能消防系统及灭火控制方法,尤其是涉及针对超高层建筑物高层房间内的智能消防。

技术介绍

[0002]由于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速,城市住房用地紧张,再加上一些地标性建筑的催化作用,现在的普通住房都在50层左右,总高度超过了150米,而目前国内最高的消防云梯只有101米的登高,所以火灾的消防救援在目前来说极限高度在100米以内,100米以上消防就需依靠建筑物自身配备相应系统。对150米高的建筑物消防供水已相当困难,为了降低水管的承压,都是经过水泵多级提升到楼顶的,而对一些500

600多米的超高建筑,消防供水则更加困难。高层建筑物除消防供水困难外,当出现油、电器、易燃棉絮织物等着火时,单纯的用水灭火不仅用水量大而且灭火效果往往达不到要求。另外,当火情发生之初是最易扑灭的,若能及时精准发现,则用少量的水或灭火剂即能解决且造成损失小,因此有必要结合智能视觉或传感系统,智能监控,及时且准确的做出判断,从而避免火情蔓延,现有的实现该功能的智能监控系统存在火情识别不准确或触发不及时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楼用智能消防系统及灭火控制方法,旨在有效克服现有技术中高楼消防系统存在的上述诸多不足。
[0004]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高楼用智能消防系统,其包括中央控制器及与所述中央控制器通讯连接的火灾传感探测模块和喷淋灭火模块,所述火灾传感探测模块包括多点位分布于高楼内的烟雾探测器和/或温度传感器,所述喷淋灭火模块包括阻燃剂储罐、消防水罐、液体混配加压组件、喷淋管道和喷头,所述阻燃剂储罐和消防水罐设于高楼楼顶和/或避难层中,所述喷淋管道延伸至高楼楼道及各房间内,所述喷头有多个并设于所述喷淋管道上,所述液体混配加压组件可将所述阻燃剂储罐内的液体阻燃剂和消防水罐内的水按比例混合后送入所述喷淋管道内并由所述喷头喷出。
[0005]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06]进一步,所述液体混配加压组件包括混合器、变频泵和喷雾泵,所述混合器入口通过阻燃剂输送管和消防水输送管分别对应与所述阻燃剂储罐和消防水罐连通,所述阻燃剂输送管和消防水输送管上分别均设有所述变频泵和流量计,所述变频泵与流量计与同一个配比控制器电连接以调控向所述混合器中输送阻燃剂和水的比例,所述混合器出口通过喷淋管道与高楼内各房间里的所述喷雾泵及喷头依次连通。
[0007]采用上述进一步结构改进的好处为,可有效实现对阻燃剂和水混配比例的相对精准调控;各房间内设一喷雾泵,在终端保证喷头能够稳定均匀的喷洒复配好的含活性阻燃剂的灭火剂,从而做到高效灭火。
[0008]进一步,所述阻燃剂储罐处设有液位传感器和质量检测传感器,所述消防水罐处
设有水位传感器。
[0009]采用上述进一步结构改进的好处为,能够有效通过中央控制器监测阻燃剂储罐内活性阻燃剂的量以及其是否变质,也监测消防水罐内水量,从而避免有火情时能够保质保量的供给,便于实现远程监测,方便维护。
[0010]进一步,所述质量检测传感器包括密度传感器、粘度传感器和/或电导率传感器。
[0011]采用上述进一步结构改进的好处为,根据活性阻燃剂的特性,可选择一种或多种质量检测器,保证有效识别活性阻燃剂是否变质。
[0012]进一步,所述火灾传感探测模块还包括声光报警器,所述烟雾探测器和/或温度传感器被触发后,所述声光报警器随之发出声光报警信号。
[0013]采用上述进一步结构改进的好处为,监测到可能的火情时,及时发出声光报警信号,使房内人员及时撤离,避免更大危险。
[0014]进一步,还包括火灾视觉确认模块,所述火灾视觉确认模块包括多点位分布于高楼内的摄像头,所述烟雾探测器和/或温度传感器被触发后,所述摄像头启动并将采集的图像信息传递给中央控制器进行火情识别确认。
[0015]采用上述进一步结构改进的好处为,对火情进行确认,避免抽烟、做饭产生烟雾导致的误报误动,也能对火情情况进行粗略比对分析,初步确定是什么发生着火,中央控制器据此给出恰当的阻燃剂与水的复配比例,以更好灭火;灭火期间,持续采集火场信息,从而确定何时结束喷淋灭火动作,适当节省水和阻燃剂使用。
[0016]进一步,还包括与所述中央控制器通信连接的远程监控模块,所述远程监控模块为便携式终端。
[0017]采用上述进一步结构改进的好处为,便于手机、ipad等移动终端上查看高楼内情况,以便相关人员不在中控室时也能实时查看情况。
[0018]进一步,还包括多个与所述中央控制器通信连接的电动阀门,所述电动阀门设于喷淋管道的各楼层的进口处及各房间的进口处。
[0019]采用上述进一步结构改进的好处为,根据火情出现地点,中央控制器确定复配好的含阻燃剂的灭火剂的输送路线,进而控制相应的电动阀门启闭,保证以最短路线将灭火剂送至火情出现的地点,有利于节省灭火剂的用量。
[0020]进一步,所述阻燃剂储罐内装有无毒环保型阻燃剂,所述阻燃剂为乳液状且制备每升所述阻燃剂用到如下质量或体积的各原料:石墨烯6

10g、氢氧化镁290

320g、硼酸锌50

70g、偶联剂4

6mL和表面活性剂162

190g,余量为水。
[0021]采用上述进一步结构改进的好处为,以石墨烯为载体,在研磨条件下硼酸锌和氢氧化镁在表面覆盖结合一层偶联剂后相容性改善,相容性改善后的硼酸锌和氢氧化镁能够更好的充分分散并稳定吸附于具有超大比表面积的石墨烯载体上,而石墨烯导热性超强的特点,可将热能传递给阻燃剂以迅速降低着火处温度,增强阻燃灭火能力;分散吸附有硼酸锌和氢氧化镁无机阻燃成分的石墨烯颗粒状载体在表面活性剂作用下稳定分散于水中即形成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乳液状新型阻燃剂,该阻燃剂比传统阻燃剂更环保且效果更佳,经测试该乳液稳定性好且对盐不敏感,可有效用于配制消防用的水基灭火剂。
[0022]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的高楼用智能消防系统的灭火控制方法,当所述火灾传感探测模块探测到烟雾超标或温度超标时,向所述中央控制器发出相应信号,所述中央控制器
使火灾视觉确认模块启动采集烟雾或温度超标处的图像信息并分析比对判断是否有火情,若确认为有火情,则向液体混配加压组件发出命令,将所述阻燃剂储罐内的液体阻燃剂和消防水罐内的水按比例混合后送入所述喷淋管道内并由火情所在处的喷头喷出进行自动灭火,自动灭火过程中所述火灾视觉确认模块持续将实时采集的图像信息向所述中央控制器输送,所述中央控制器进行图像信息处理比对,当比对结果为灭火成功后,所述中央控制器向所述液体混配加压组件再次发出命令,停止液体阻燃剂和水的混配,停止喷淋。
[00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4]1)本专利技术将无毒环保的活性阻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楼用智能消防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央控制器(1)及与所述中央控制器(1)通讯连接的火灾传感探测模块和喷淋灭火模块,所述火灾传感探测模块包括多点位分布于高楼内的烟雾探测器(2)和/或温度传感器(3),所述喷淋灭火模块包括阻燃剂储罐(4)、消防水罐(5)、液体混配加压组件、喷淋管道和喷头(6),所述阻燃剂储罐(4)和消防水罐(5)设于高楼楼顶和/或避难层中,所述喷淋管道延伸至高楼楼道及各房间内,所述喷头(6)有多个并设于所述喷淋管道上,所述液体混配加压组件可将所述阻燃剂储罐(4)内的液体阻燃剂和消防水罐(5)内的水按比例混合后送入所述喷淋管道内并由所述喷头(6)喷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楼用智能消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混配加压组件包括混合器(7)、变频泵(8)和喷雾泵(9),所述混合器(7)入口通过阻燃剂输送管和消防水输送管分别对应与所述阻燃剂储罐(4)和消防水罐(5)连通,所述阻燃剂输送管和消防水输送管上分别均设有所述变频泵(8)和流量计(10),所述变频泵(8)与流量计(10)与同一个配比控制器(11)电连接以调控向所述混合器(7)中输送阻燃剂和水的比例,所述混合器(7)出口通过喷淋管道与高楼内各房间里的所述喷雾泵(9)及喷头(6)依次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楼用智能消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剂储罐(4)处设有液位传感器(12)和质量检测传感器(13),所述消防水罐(5)处设有水位传感器(14)。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楼用智能消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质量检测传感器(13)包括密度传感器、粘度传感器和/或电导率传感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楼用智能消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灾传感探测模块还包括声光报警器,所述烟雾探测器和/或温度传感器(3)被触发后,所述声光报警器随之发出声光报警信号。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楼用智能消防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火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晓阳陈小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添德景行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