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56093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26 22: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下室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待施工的区域的表面的大颗粒杂质清扫干净后,使用洁净的水冲洗掉小颗粒杂质后,干燥处理;步骤2,在待施工的区域铺设第一混凝土层;步骤3,在第一混凝土层的表面涂覆一层粘结层,然后在粘结层的表面覆盖防水卷材;步骤4,在防水卷材的表面铺设第二混凝土层;步骤5,在第二混凝土的表面刷一层防水防腐层本发明专利技术使用的是防水效果较好的聚氯乙烯防水卷材,并使用粘结剂对防水卷材进行粘结,使得防水卷材更加服帖在混凝土的表层,降低产生鼓泡以及串水漏水的现象,同时能够进一步增强防水效果。防水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地下室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涉及地下室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加剧,在城市中心地带结合城市建设和改造开发大型地下空间已成为一种必然。高层建筑的地下室开发规模越来越大,对应的地下室面积和深度也随之增加。而这些地下室通常都位于密集城市中心,地下室工程周围密布着各种地下管线、各类建筑物、交通管线等各种地下构筑物,在高层建筑地下室工程施工中,地下室防水及后浇带施工是两个比较关键的工序。
[0003]地下室防水施工过程中,往往只是在混凝土中设置防水卷材用以防水,但是防水卷材对施工基面的要求高,且防水卷材与施工基面的粘结力不够,一般的防水卷材与现浇混凝土底板仅有物理卯榫作用力,容易造成基面与卷材的粘结失效,产生层间串水漏水现象;此外,单纯依靠防水卷材已经无法完全应付地下室的防水情况,因此需要加强对地下室的防水设置,从而达到更好的防水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地下室顶板防水处理的地下室施工方法。
[000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室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待施工的区域的表面的大颗粒杂质清扫干净后,使用洁净的水冲洗掉小颗粒杂质后,干燥处理;步骤2,在待施工的区域铺设第一混凝土层,养护处理,保证第一混凝土层的表层结构平整;步骤3,待第一混凝土层干燥后,在第一混凝土层的表面涂覆一层粘结层,然后在粘结层的表面覆盖防水卷材;步骤4,待粘结层完全干燥后,在防水卷材的表面铺设第二混凝土层;步骤5,待第二混凝土层养护完成后,在第二混凝土的表面刷一层防水防腐层,待防水防腐层干燥后,即完成施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室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第一混凝土层与所述步骤4中的第二混凝土层的混凝土成分相同,按照重量份数计算,包括:100份普通硅酸盐水泥PO42.5、28~32份粉煤灰、275~317份粗骨料、214~236份细骨料、0.5~1份减水剂和60~68份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下室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煤灰的粒径为30~50μm,所述粗骨料的粒径为5~9mm,所述细骨料的为粒径为0.16~5mm,所述减水剂为萘系高效减水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室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的养护处理是按照常规的混凝土养护方法处理,即在混凝土铺设完成12h后,对混凝土进行塑料薄膜包裹养护7天。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室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第一混凝土层的厚度为10~20mm;所述步骤3中,粘结层的厚度为50~80μm;所述步骤4中,第二混凝土层的厚度为20~40m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室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粘结层的成分按照重量份数计算,包括:100份乙烯

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28~46份硅微粉、10~45份邻苯二甲酸二辛酯、1~3份偏铝酸钠和0.5~1份甲基纤维素。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室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第二混凝土层的养护是在混凝土铺设完成12h后,对混凝土进行塑料薄膜包裹养护7天。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室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防水防腐层的成分为水性环氧树脂涂料,按照重量份数计算,包括以下成分:100份环氧树脂、6~10份水、12~18份滑石粉、10~16份改性勃姆石、5~8份增塑剂、2.2~3.6份阻燃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梅春燕张大成汪庆豪陈建柳双珠卢乐强
申请(专利权)人:瑞洲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