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防用背负式水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5891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26 22: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消防用背负式水囊,包括马甲主体、水囊和水管组件,所述水囊嵌设在马甲主体中,所述水管组件能够连接水囊和外部设备用以向水囊中加注液体或者将水囊中的液体喷出,所述马甲主体包括胸甲、背甲、两条束带和两条肩带,所述背甲中嵌设有若干缓冲插板用以分散负重物对使用者背部的局部压力。该背负式水囊能够进行快速穿戴,更能适应火场的应急需求,使用过程中,加注灭火液体方便,同时在背甲处设置有缓冲插板,能够分散消防员背部氧气瓶或者是其他负重物的压力,极大减轻了消防员的负重感,使得消防员能够更为自如、高效的完成灭火救援工作。成灭火救援工作。成灭火救援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消防用背负式水囊


[0001]本技术属于消防器械
,尤其是一种消防用背负式水囊。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场上所存在的水囊或者其他容器,在携带的时候需要手提或者借助其他辅助物才能实现随身携带,并且要携带一定剂量的灭火剂需要付出太多的体力,同时,目前市面的类似容器,无法实现快速穿戴,无法满足消防员的在救火过程中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4]一种消防用背负式水囊,包括马甲主体、水囊和水管组件,所述水囊嵌设在马甲主体中,所述水管组件能够连接水囊和外部设备用以向水囊中加注液体或者将水囊中的液体喷出,所述马甲主体包括胸甲、背甲、两条束带和两条肩带,所述背甲中嵌设有若干缓冲插板用以分散负重物对使用者背部的局部压力。
[0005]所述缓冲插板为碳纤维板且至少有三个。
[0006]所述肩带包括中带和两条端带,两条所述端带接设在中带的两端用于连接胸甲和背甲。
[0007]所述中带包括衬垫套、加厚带和填充物,所述衬垫套与端带相接,所述加厚带接设在衬垫套内的底面上,所述填充物填充在衬垫套内。
[0008]所述束带包括扣带、弹性带和肋带,所述弹性带接设在扣带和背甲侧面之间且至少有两根,所述肋带接设在相邻弹性带之间且至少为一根,两根所述束带中的扣带能够相互扣合。
[0009]所述胸甲上设置有固定子扣和固定母扣,所述固定子扣与固定母扣能够相互扣合。
[0010]所述水囊包括前囊和背囊,所述前囊嵌设在胸甲中,所述背囊嵌设在背甲中。
[0011]所述水管组件包括连接管、注水管和出水管,所述连接管的一端嵌设在背甲中且与背囊相接,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嵌设在胸甲中且与前囊相接,所述连接管中部的管身嵌设在就近的肩带中,所述注水管位于背甲处且其一端与此处连接管相接而另一端延伸至背甲外部,所述出水管嵌设在背甲中且其两端分别从背甲与肩带的连接处探出。
[0012]所述注水管上安装有阀门。
[0013]所述出水管远离注水管的一端上接设有喷头且该端上设置有腕带。
[0014]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该背负式水囊能够进行快速穿戴,更能适应火场的应急需求,使用过程中,加注灭火液体方便,同时在背甲处设置有缓冲插板,能够分散消防员背部氧气瓶或者是其他负重物的压力,极大减轻了消防员的负重感,使得消防员能够更为自如、高效的完成灭火救援工作。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背负式水囊整体结构展开示意图;
[0016]图2是附图1圆圈A处中带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背甲中缓冲插板安装位置示意图;
[0018]图4是穿戴时胸甲处扣带位置示意图。
[0019]其中,1、马甲主体;2、水囊;3、胸甲;4、背甲;5、束带;6、肩带;7、缓冲插板;8、中带;9、端带;10、衬垫套;11、加厚带;12、填充物;13、扣带;14、弹性带;15、肋带;16、固定子扣;17、固定母扣;18、前囊;19、背囊;20、连接管;21、注水管;22、出水管;23、阀门;24、喷头;25、腕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述:
[0021]如图1、2、3、4所示,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消防用背负式水囊2,包括马甲主体1、水囊2和水管组件,其中水囊2嵌设在马甲主体1中,水管组件能够连接水囊2和外部设备用以向水囊2中注水或者将水囊2中的水喷出。
[0022]具体的,在本技术中,马甲主体1包括胸甲3、背甲4、两条束带5和两条肩带6,水囊2则包括前囊18和背囊19,相应的,前囊18嵌设在胸甲3中、背囊19嵌设在背甲4中,而在背甲4中还嵌设有若干缓冲插板7,缓冲插板7设置背甲4内靠外的位置且至少为三个,同时优选的缓冲插板7采用碳纤维板,由于在消防员灭火救援过程中,时常需要背负氧气瓶或者其他设备,会引起背部极度的不适,而缓冲插板7则能够缓冲分散背负在人体背部的负重物的局部压力,使得消防员在负重的状态下,仍旧能够进行跑跳、攀爬、翻越、匍匐前进、抱起重物等动作,对火灾救灾工作有极大帮助,更能有效降低消防员在救援过程中的牺牲率。
[0023]进一步的,在一些示例中,水管组件包括连接管20、注水管21和出水管22,其中连接管20的一端嵌设在背甲4中且与背囊19相接,连接管20的另一端嵌设在胸甲3中且与前囊18相接,而连接管20中部的管身嵌设在就近的肩带6中,注水管21则位于背甲4处且其一端与此处连接管20相接而另一端延伸至背甲4外部,出水管22嵌设在背甲4中且其两端分别从背甲4与肩带6的连接处探出,同时,注水管21上安装有阀门23,在需要向水囊2中加注液体时,可以将注水管21与外部的加注设备相接,打开阀门23后就能进行加注;加注完成后,在进行灭火救火作业时,可以将注水管21与外部设备,例如水泵的进水口相接,将出水管22的就近端与水泵的出水口相接,启动水泵便能将水囊2中的液体从出水管22的另一端喷出,实施救援工作。
[0024]进一步的,为了更好适应火灾救援工作,在一些示例中,于出水管22远离注水管21的一端即出水的端口上接设有喷头24,能够使水囊2中的液体流更加集中、高速的喷出,同时在一些示例中 ,这出水管22的这一端上设置有腕带25,消防员可以通过腕带25将出水管22固定在自己的手臂上,使用时更加的灵活,更加便于控制。
[0025]具体的,在本技术中,肩带6包括中带8和两条端带9,两条端带9接设在中带8的两端用于连接胸甲3和背甲4,同时,进一步的,在一些示例中,中带8包括衬垫套10、加厚带11和填充物12,其中衬垫套10与端带9相接,加厚带11接设在衬垫套10内的底面上,填充物12填充在衬垫套10内,由于肩带6在使用时需要担架在人体的肩部,称重很大,变形也最
为严重,因此在衬垫套10内的底部加装加厚带11能够提高肩带6的稳固程度,避免肩带6在使用过程中脱离或者断裂,优选的,加厚带11采用尼龙带,同时,在衬垫套10中加装填充物12能够对位于其中的连接管20进行缓冲和减压,填充物12优选的采用泡沫,可以有效避免在连接管20由于中带8所受的重压和大程度形变而发生的挤压堵塞甚至是断裂。
[0026]具体的,在本技术中,束带5包括扣带13、弹性带14和肋带15,其中弹性带14接设在扣带13和背甲4侧面之间且至少有两根,优选的,弹性带14采用双层加宽的尼龙带以便于适应不同人的体型,从而需要将整个装置紧束在人体上;而肋带15接设在相邻弹性带14之间且至少为一根,肋带15可采用单层尼龙带,起到加固束带5整体结构稳固性的作用;同时,两根束带5中的扣带13需要能相互扣合,例如采用子母扣、尼龙扣等形式。
[0027]具体的,在本技术中,胸甲3上设置有固定子扣16和固定母扣17,固定子扣16与固定母扣17能够相互扣合,该设置是为了进一步将装置固定在在人体上,避免束带5相互脱离,因此优选的,束带5可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防用背负式水囊,其特征在于:包括马甲主体、水囊和水管组件,所述水囊嵌设在马甲主体中,所述水管组件能够连接水囊和外部设备用以向水囊中加注液体或者将水囊中的液体喷出,所述马甲主体包括胸甲、背甲、两条束带和两条肩带,所述背甲中嵌设有若干缓冲插板用以分散负重物对使用者背部的局部压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防用背负式水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插板为碳纤维板且至少有三个。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防用背负式水囊,其特征在于:所述肩带包括中带和两条端带,两条所述端带接设在中带的两端用于连接胸甲和背甲。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消防用背负式水囊,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带包括衬垫套、加厚带和填充物,所述衬垫套与端带相接,所述加厚带接设在衬垫套内的底面上,所述填充物填充在衬垫套内。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防用背负式水囊,其特征在于:所述束带包括扣带、弹性带和肋带,所述弹性带接设在扣带和背甲侧面之间且至少有两根,所述肋带接设在相邻弹性带之间且至少为一根,两根所述束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鹤儒钱心家丁凯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中昊安防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