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人体可吸入细颗粒物暴露风险评估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55861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26 22:55
本申请涉及空气污染防护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空气人体可吸入细颗粒物暴露风险评估方法及系统,包括:实时获取各区域的可吸入颗粒物监测数据并存储,以构建可吸入颗粒物分布地图;获取用户的运动需求和作息信息,将所述运动需求进行分类;基于所述运动需求和可吸入颗粒物分布地图规划运动场所和对应的导航信息,生成运动计划;获取用户实时GPS数据计算用户出行途中和运动过程中的可吸入颗粒物暴露情况数据;本申请具有提高运动计划制定的合理性的效果。性的效果。性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气人体可吸入细颗粒物暴露风险评估方法及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空气污染防护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空气人体可吸入细颗粒物暴露风险评估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一些健康指导意见指出,在空气污染指数较高的天气情况下应当尽量避免户外运动,以防遭受可吸入颗粒物等大气污染物的健康威胁,另一些健康指导意见则指出,参与户外运动有助于人体的身心健康,且户外运动具有许多室内运动项目不可取代的优势。
[0003]现有的健康指导意见只是机械地用天气预报中的空气污染指数等指标来衡量是否推荐进行户外运动,然而天气预报中的空气污染指数通常仅能反映某行政区域在一天内的总体或者平均空气污染情况,而一个行政区域内同一时间的不同位置和同一位置在不同时间下的空气污染情况各有差异,因而依靠天气预报中的空气污染指数难以准确反映不同时空环境中的空气污染情况。
[0004]针对上述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难以制定合理的空气污染防护策略和体育运动计划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提高运动计划制定的合理性,本申请提供一种空气人体可吸入细颗粒物暴露风险评估方法及系统。
[0006]本申请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空气人体可吸入细颗粒物暴露风险评估方法,包括:实时获取各区域的可吸入颗粒物监测数据并存储,以构建可吸入颗粒物分布地图;获取用户的运动需求和作息信息,将所述运动需求进行分类;基于所述运动需求和可吸入颗粒物分布地图规划运动场所和对应的导航信息,生成运动计划;获取用户实时GPS数据计算用户出行途中和运动过程中的可吸入颗粒物暴露情况数据。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时获取各区域的可吸入颗粒物检测数据并进行存储,以判断各区域可吸入颗粒物含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并根据获取到的可吸入颗粒物检测数据构建可吸入颗粒物分布地图,便于反映可吸入颗粒物含量的时空变化情况和规律;获取用户的运动需求和作息信息,以便将用户的运动需求进行分类,便于后续根据用户的实际情况进行运动计划的制定;根据运动需求中的运动项目从可吸入颗粒物分布地图中找到优选的运动场所,并规划优选的导航信息,以生成运动计划,减少用户在前往运动场所以及运动过程中受到的可吸入颗粒物的健康威胁;获取用户的实时GPS数据,以计算用户在实际出
行途中以及运动过程中的可吸入颗粒物暴露情况数据,便于判断用户实际受到来自可吸入颗粒物的健康威胁情况。
[0008]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获取用户实时GPS数据计算用户出行途中和运动过程中的可吸入颗粒物暴露情况数据的步骤之后,还包括:基于所述可吸入颗粒物暴露情况数据和用户的健康状态数据,评估用户的可吸入颗粒物暴露风险等级。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相同的可吸入颗粒物暴露情况对处于不同的健康状态下的用户造成的健康影响各异,因此,获取用户的健康状态数据,并根据用户的可吸入颗粒物暴露情况数据和健康状态数据评估用户的可吸入颗粒物暴露风险等级,便于对处于不同健康状态下的用户进行准确的健康风险评估,提高可吸入颗粒物暴露风险等级对不同人群的可适配性。
[0010]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基于所述运动需求和可吸入颗粒物分布地图规划运动场所和对应的导航信息,生成运动计划的步骤中,具体包括:基于用户的运动需求和作息信息,从可吸入颗粒物分布地图获取每一项运动可选的运动场所;基于可吸入颗粒物分布地图,规划前往各运动场所的出行方案,选取最佳出行方案生成导航信息;基于用户的作息信息和运动需求,确定用户的每日运动任务,并根据所述运动场所、导航信息和每日运动任务生成运动计划。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用户的运动需求以及作息信息中的空闲时间和位置信息,结合从可吸入颗粒物分布地图中各运动场所的营业时间或开放时间,获取用户的运动需求中各项运动可供选择的运动场所;根据可吸入颗粒物分布地图中的可吸入颗粒物的时间和空间分布情况,规划用户前往各运动场所的多种出行方案,选取用户在出行过程中受到来自可吸入颗粒物的健康威胁最低的出行方案生成导航信息,减少用户在前往运动场所途中遭受的来自可吸入颗粒物的健康威胁;根据用户的空闲时间、位置信息、运动需求,确定用户的每日运动任务,根据运动场所、导航信息和每日运动任务为用户制定当日的运动计划,以便用户获知当日的运动计划并规划空闲时间。
[0012]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获取用户实时GPS数据计算用户出行途中和运动过程中的可吸入颗粒物暴露情况数据的步骤中,具体包括:获取用户的实时GPS数据,根据用户移动轨迹和移动速度判断用户采取的出行方式,计算用户出行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暴露情况数据;根据用户在运动场所停留时间以及对应的运动类型,计算用户在运动过程中的可吸入颗粒物暴露情况数据。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获取用户的实时GPS数据,根据用户移动轨迹和移动速度判断用户实际采取的出行方式,根据用户实际选用的出行方式、移动轨迹途径的区域的可吸入颗粒物浓度以及相应的时间,计算用户在出行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暴露情况数据;由于在进行不同运动时,人体吸入空气的速率不同,因此,根据用户在运动场所的停留时间和运动场所对应的运动类型,计算用户在运动过程中的可吸入颗粒物暴露情况数据,便于提高数据的准确性。
[0014]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基于所述可吸入颗粒物暴露情况数据和用户的健康状态数据,评估用户的可吸入颗粒物暴露风险等级的步骤之前,还包括:获取可吸入颗粒物暴露情况数据与人体健康关系信息,以建立可吸入颗粒物暴露风险匹配模型。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获取可吸入颗粒物暴露情况与人体健康之间关系的信息,并建立可吸入颗粒物暴露风险匹配模型,用于评估用户的可吸入颗粒物暴露风险,提高了对可吸入颗粒物的健康威胁评估的科学性。
[0016]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基于所述可吸入颗粒物暴露情况数据和用户的健康状态数据,评估用户的可吸入颗粒物暴露风险等级的步骤中,具体包括:获取用户的健康状态数据,并基于用户健康状态数据设置对应的可吸入颗粒物暴露风险规则;将所述可吸入颗粒物暴露情况数据输入可吸入颗粒物暴露风险匹配模型,以判断当前用户的可吸入颗粒物暴露风险等级。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处于不同健康状态下的用户对污染物的承受能力不同,获取用户的健康状态数据生成对应的可吸入颗粒物暴露风险规则,以对可吸入颗粒物暴露风险匹配模型进行设置;将用户的可吸入颗粒物暴露情况数据输入可吸入颗粒物暴露风险匹配模型中,便于根据用户的实际健康状态数据评估用户当前的可吸入颗粒物暴露风险等级。
[0018]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可吸入颗粒物暴露风险等级包括低风险、中风险和高风险,基于所述可吸入颗粒物暴露情况数据和用户的健康状态数据,评估用户的可吸入颗粒物暴露风险等级的步骤之后,还包括:当用户的可吸入颗粒物暴露风险等级为高风险,生成停止运动信号并发送至用户终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人体可吸入细颗粒物暴露风险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人体可吸入细颗粒物暴露风险评估方法的步骤包括:实时获取各区域的可吸入颗粒物监测数据并存储,以构建可吸入颗粒物分布地图;获取用户的运动需求和作息信息,将所述运动需求进行分类;基于所述运动需求和可吸入颗粒物分布地图规划运动场所和对应的导航信息,生成运动计划;获取用户实时GPS数据计算用户出行途中和运动过程中的可吸入颗粒物暴露情况数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人体可吸入细颗粒物暴露风险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用户实时GPS数据计算用户出行途中和运动过程中的可吸入颗粒物暴露情况数据的步骤之后,还包括:基于所述可吸入颗粒物暴露情况数据和用户的健康状态数据,评估用户的可吸入颗粒物暴露风险等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人体可吸入细颗粒物暴露风险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运动需求和可吸入颗粒物分布地图规划运动场所和对应的导航信息,生成运动计划的步骤中,具体包括:基于用户的运动需求和作息信息,从可吸入颗粒物分布地图获取每一项运动可选的运动场所;基于可吸入颗粒物分布地图,规划前往各运动场所的出行方案,选取最佳出行方案生成导航信息;基于用户的作息信息和运动需求,确定用户的每日运动任务,并根据所述运动场所、导航信息和每日运动任务生成运动计划。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人体可吸入细颗粒物暴露风险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用户实时GPS数据计算用户出行途中和运动过程中的可吸入颗粒物暴露情况数据的步骤中,具体包括:获取用户的实时GPS数据,根据用户移动轨迹和移动速度判断用户采取的出行方式,计算用户出行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暴露情况数据;根据用户在运动场所停留时间以及对应的运动类型,计算用户在运动过程中的可吸入颗粒物暴露情况数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人体可吸入细颗粒物暴露风险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可吸入颗粒物暴露情况数据和用户的健康状态数据,评估用户的可吸入颗粒物暴露风险等级的步骤之前,还包括:获取可吸入颗粒物暴露情况数据与人体健康关系信息,以建立可吸入颗粒物暴露风险匹配模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跃陈茂榕罗冠彦徐晓星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灏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