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藜麦种子丸粒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555267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26 22: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藜麦种子丸粒化方法。属于农业技术领域。包括使用以下原料:滑石粉、膨润土、自制添加剂,所述自制添加剂为精甲.咯菌腈、阿克泰和碧护。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不同倍数的藜麦丸粒化种子进行发芽试验的测定和大田种植,从而筛选出最适的藜麦种子丸粒化倍数,即,3.0倍加药处理,达到精量播种的目的。倍加药处理,达到精量播种的目的。倍加药处理,达到精量播种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藜麦种子丸粒化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藜麦种子丸粒化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藜麦(Chenopodium quinoaWilld.)是藜科藜属植物。藜麦花两性,花序呈伞状、穗状、圆锥状,藜麦种子较小,呈小圆药片状,直径1.5

2mm,千粒重1.4

3g。小粒种子存在播种困难,资源损失严重,劳动成本高等问题。
[0003]小粒种子丸粒化,可实现机械化精量播种,保证苗全苗壮,节省用种量,减少人工间苗次数,降低劳动成本,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0004]近年来,不少专家学者开展了小粒种子丸粒化试验。但是,鲜少有人筛选出小粒种子丸粒化最适倍数以及适宜的原料。
[0005]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藜麦种子丸粒化方法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藜麦种子丸粒化方法。种子丸粒化是一种新型种子加工技术,它采用分层包衣的原理,选择易吸水、无腐蚀的填充物,以种子为核心,将多元微肥、杀虫剂、杀菌剂等在粘合剂的作用下,逐步使药料与无毒辅助填料混合后均匀包裹在种子表面,达到改变种子形状、扩大种子体积的目的。使得小粒种子能够机械化精量播种。同时,实现种子带肥、带药下田,起到保苗壮苗、调节植物生长,提高种子的抵抗体等作用。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藜麦种子丸粒化方法,包括以下原料对种子进行丸粒化:滑石粉、膨润土、添加剂,所述添加剂为精甲.咯菌腈、阿克泰和碧护。
[0009]优选的:滑石粉、膨润土和添加剂的质量比为15:5:2。
[0010]优选的:精甲.咯菌腈用量为3~4ml/kg裸种子;阿克泰质量浓度为2%,用量为4g/kg裸种子;碧护用量为2g/kg裸种子。
[001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上述的藜麦种子丸粒化方法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0012]优选的:促进提高种子质量。
[0013]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公开提供了一种藜麦种子丸粒化方法,取得的技术效果为通过对不同倍数的藜麦丸粒化种子进行发芽试验的测定和大田种植,从而筛选出最适的藜麦种子丸粒化倍数(藜麦种子丸粒化的外壳重量是整个种子重量的倍数,以下简称倍数),即,3.0倍加药处理(丸化倍数越大,粒径越大,其中,粒径主要是考察丸化种子的均匀度),达到精量播种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
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5]图1附图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种子丸粒化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7]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藜麦种子丸粒化方法。
[0018]实施例中藜麦专用肥:市售氮磷钾肥,按藜麦生长需求进行配比而成的常规化肥。
[0019]此外,未提及的原料、设备均为常规市售途径获得,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0020]实施例1
[0021]试验材料
[0022]材料:供试藜麦种子丸粒化(在陇藜1号基础上进行丸粒化处理,陇藜1号由甘肃省农业科学院蓄草所提供)、CK对照组种子

陇藜1号裸种、培养皿、滤纸、塑料杯、保鲜膜、滑石粉、膨润土、添加剂。
[0023]自制添加剂包括:
[0024]杀虫剂:藜麦在幼苗期易受到跳甲、象甲等害虫为害,为保证全苗率,选择使用农残低的2%(粉剂)阿克泰。
[0025]营养剂:碧护,含有吲哚乙酸、赤霉素、脱落酸、细胞分裂素、乙烯和芸薹素内酯等30多种成分,加快出苗速度,保证苗齐苗壮。
[0026]防病剂:精甲.咯菌腈,主成分精甲霜灵和咯菌腈,能够有效防控藜麦霜霉病。
[0027]用量:(2%粉剂阿克泰4g+2g碧护+3~4ml精甲.咯菌腈)/kg裸种子
[0028]1)精甲.咯菌腈,剂型:悬浮种衣剂;
[0029]2)阿克泰(主要成分噻虫嗪),剂型:粉剂;
[0030]3)碧护,剂型:可湿性粉剂。
[0031]精甲.咯菌腈、阿克泰、碧护均由市售购买(先正达集团公司)。
[0032]丸粒化工艺为常规生产技术工艺:将经过精选的种子放入丸化机,启动丸化机和供液机,边喷边搅动,一边慢慢加入不同比例的原料,使种子表面被均匀地包裹。如此间断地喷液、加料、丸化,达到所需丸化种子的倍数,完成所加工种子的包衣丸粒化,最终将丸化包衣种取出,及时烘干或晒干。烘干或晒干后应密封包装,存放于干燥处(参见图1)。
[0033]对比试验
[0034]实验中,加药、未加药的药均指自制添加剂:杀虫剂、营养剂和防病剂的组合。
[0035]放大倍数及处理如下表1,定义滑石粉为A、膨润土为B、添加剂为C。
[0036]表1 藜麦丸粒化放大倍数及处理
[0037][0038][0039]培养皿纸上发芽试验
[0040]在直径90cm的培养皿内垫2层滤纸,滴入少许水,使滤纸湿润,随机数取供试种放在滤纸上,定期浇水、观察、记录。每个培养皿内放20粒供试种,3个重复,用陇藜1号种子做对照。
[0041]第一天适当多加一些水,以便种子充分吸水膨胀,以后每天水分控制在加水后倾斜器皿不见积水,而滤纸扔保持湿润为宜。
[0042]采用塑料杯+常规农田土的方法。在直径90cm的塑料杯中放入湿润的营养土,随机数取供试种埋于土中,盖上保鲜膜。定期浇水、观察、记录。每个塑料杯中放20粒加药供试种,3个重复,用陇藜1号种子裸种做对照。结果见表2。
[0043]表2 不同倍数的加药藜麦种子丸粒化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
[0044][0045][0046]从表2发芽出苗情况可以得出,采用培养皿为发芽床,藜麦种子丸粒化发芽时间短,出苗速度快;而采用土壤作为发芽床,藜麦种子丸粒化发芽时间长,出苗速度慢。藜麦种子丸粒化随着倍数的增加丸粒化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逐渐下降。对照组和丸粒化试验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2.5倍藜麦种子丸粒化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优于其他倍数的藜麦种子丸粒化,为最佳倍数藜麦种子丸粒化,3.0倍藜麦种子丸粒化次之。
[0047]说明藜麦种子丸粒化倍数越高外壳越厚吸水溶解越慢,种子胚芽吸水萌动越慢。还有藜麦种子是单粒种,在室内做发芽率试验时,由于培养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藜麦种子丸粒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原料对种子进行丸粒化:滑石粉、膨润土、添加剂,所述添加剂为精甲.咯菌腈、阿克泰和碧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藜麦种子丸粒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石粉、膨润土和添加剂的质量比为15:5: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藜麦种子丸粒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毋玲玲王玉红宿翠翠王笑蔺毅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省农业工程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