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化澳洲淡水龙虾孵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55335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26 22: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淡水龙虾孵化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智能化澳洲淡水龙虾孵化系统,包括外框架、集苗装置和尾水处理箱。该智能化澳洲淡水龙虾孵化系统,通过外框架、集苗装置、尾水处理箱、孵化池、进水管、排水管、底连通管、集苗箱、连通管、集苗棉布、滤水孔、过滤盒、排水口、外接管、电磁阀、水质监测探头、水体恒温加热装置、孵化箱和防逃网之间的相互配合,能为澳洲淡水龙虾在孵化过程中全程提供良好的孵化水质条件,并且能够及时地将孵化出的虾苗分离母体,避免出现母虾吃仔虾的现象,使得孵化出的仔虾能够及时开口,极大的提高了仔虾的成活率,达到了提高仔虾存活率的效果,解决了母虾吃仔虾,导致仔虾存活率较低的问题。导致仔虾存活率较低的问题。导致仔虾存活率较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化澳洲淡水龙虾孵化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淡水龙虾孵化
,具体为一种智能化澳洲淡水龙虾孵化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澳洲淡水龙虾又名红螯螯虾,红螯光壳鳌虾,原产于澳大利亚淡水水域,是世界上名贵的经济虾种之一,传统的澳洲淡水龙虾孵化主要是在待孵化的澳洲淡水龙虾池放置小虾屋,利用澳洲淡水龙虾避光的习性,白天时澳洲淡水自动躲进小虾屋,将小虾屋捞取便可得到孵化好的小苗,但该种孵化方式过于简单直接,在捞取过程中容易惊吓到正在孵化的母虾,并且如果不能及时捞取孵化出的小虾,则会导致虾苗不能及时开口,就容易出现“大吃下”、“母吃仔”和“虾苗大小不均”等现象,而且在捞取过程中也容易出现人工误踩虾现象,所以该种方式整体出苗率低,最终苗种的孵化率不高,所以经过改进后,当前主要的孵化方式是采用大小网箱相套的方式,即在孵化池搭建两层网箱,内层为母虾网箱,网眼一般为1cm左右,外层为仔虾网箱,为60目网眼,母虾网箱中的母虾将仔虾孵化出来后,仔虾会自动从母虾网箱的网眼中游出到仔虾网箱中,该种方式能够及时将孵化出的仔虾与母虾分离,避免了母虾吃小虾,而且工人只需在仔虾网箱中便可将虾苗捞出,该种方式能够将孵化出的虾苗及时母虾分离,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母虾吃仔虾的现象,但是频繁捞苗操作容易惊扰到正在孵化的母虾,所需投入的劳动成本也比较大。
[0003]所以需要找到简便高效智能能化的澳洲淡水龙虾孵化方式,以推动澳洲淡水龙虾养殖业的良性发展。
[0004]本专利根据现有的技术总结提炼并加以实践验证,专利技术出一种智能澳洲淡水龙虾孵化系统,该专利技术能够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澳洲淡水龙虾孵化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能够降低在孵化过程中澳洲淡水龙虾母虾的死亡率,提高出苗率和仔虾存活率,并能够降低孵化过程中的劳动成本,显著提高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化澳洲淡水龙虾孵化系统,具备降低母虾死亡率,提高出苗率和虾仔存活率,并降低孵化过程中的劳动成本和提高经济效益的优点,解决了在整个孵化过程中母虾死亡率较高,且现有孵化方式下虾仔出苗率和虾仔存活率较低以及孵化过程中劳动成本较高的问题。
[0007](二)技术方案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化澳洲淡水龙虾孵化系统,包括外框架、集苗装置和尾水处理箱,所述外框架的内部设置有孵化池,所述集苗装置包括集苗箱和过滤盒,所述集苗箱的底部与过滤盒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集苗箱的内底壁开设有滤水孔,所述集苗箱的内部通过滤水孔与过滤盒的内部连通,所述集苗箱的内部设置有集苗棉布,所述集苗箱的内壁设置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通过排水管与孵化池连接,所述过
滤盒右侧的内壁开设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通过底连通管与尾水处理箱连接,所述尾水处理箱通过进水管与孵化池连接,所述尾水处理箱的内底壁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的出水口与进水管的底端连接,所述尾水处理箱后侧的内壁设置有外接管,所述外接管的后端设置有电磁阀,所述尾水处理箱前侧内壁设置有水质监测探头和水体恒温加热装置,所述孵化池的内部设置有孵化箱,所述孵化箱的顶部设置有防逃网。
[0009]优选的,所述进水管的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分流管,所述分流管远离进水管的一端与孵化池的前侧固定连接,所述分流管远离孵化池的一端与进水管的侧表面固定连接,通过进水管和分流管的相互配合,可以将尾水处理箱内的水分别导入各孵化池中,从而起到了分流导水的作用。
[0010]优选的,所述排水管的侧表面固定连接有集流管,所述集流管远离排水管一端与孵化池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分流管远离孵化池的一端与排水管的侧表面固定连接,通过排水管和集流管的相互配合,可以将各孵化池内的污水集中导入集苗装置内,从而起到了将孵化池内污水集中导流的作用。
[0011]优选的,所述孵化箱的底部和四周均开设有漏水孔,起到了便于水流流动的租用,避免孵化箱内壁对水流流动造成阻碍。
[0012]优选的,所述防逃网为网眼1cm的聚乙烯网片,所述防逃网的顶部开设有投喂口,所述孵化箱的内底壁设置有喂料盘,以便于养殖人员投喂饵料,避免饵料从而漏水孔外散。
[0013]优选的,所述孵化池的内底壁设置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与孵化箱的内部插接,从而起到了限制孵化箱移动的作用,使孵化箱与孵化池的相对位置被限定。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化澳洲淡水龙虾孵化系统,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5]1、该智能化澳洲淡水龙虾孵化系统,通过外框架、集苗装置、尾水处理箱、孵化池、进水管、排水管、底连通管、集苗箱、连通管、集苗棉布、滤水孔、过滤盒、排水口、外接管、电磁阀、水质监测探头、水体恒温加热装置、孵化箱和防逃网之间的相互配合,能为澳洲淡水龙虾在孵化过程中全程提供良好的孵化水质条件,并且能够及时地将孵化出的虾苗分离母体,避免出现母虾吃仔虾的现象,使得孵化出的仔虾能够及时开口,极大的提高了仔虾的成活率,达到了降低仔虾应激反应,提高仔虾存活率的效果,解决了母虾吃仔虾和仔虾应激反应而导致仔虾存活率较低的问题。
[0016]2、该智能化澳洲淡水龙虾孵化系统,通过外框架、集苗装置、尾水处理箱、孵化池、进水管、排水管、底连通管、集苗箱、连通管、集苗棉布、滤水孔、过滤盒、排水口、外接管、电磁阀、水质监测探头、水体恒温加热装置、孵化箱和防逃网之间的相互配合,能及时发现孵化完的母虾,并采用简便的方式将孵化完的母虾带离孵化系统并及时进行加强饲养,使母虾快速进入新一轮繁育阶段,极大地提高了繁育母虾的成活率和利用率,达到了减小应激反应,提高母虾存活率和利用率的效果,解决了母虾在完成孵化过程中因外界干预而发生应激死亡的问题。
[0017]3、该智能化澳洲淡水龙虾孵化系统,通过外框架、集苗装置、尾水处理箱、孵化池、进水管、排水管、底连通管、集苗箱、连通管、集苗棉布、滤水孔、过滤盒、排水口、外接管、电磁阀、水质监测探头、水体恒温加热装置、分流管、集流管、孵化箱、防逃网投喂口和喂料盘之间的相互配合,在整个孵化过程中减少了人工捞虾和人工吸污等人为操作过程,极大避
免孵化过程中的人为干预,降低劳动成本的同时,也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孵化率、虾苗成活率和降低了种虾的死亡率的作用,达到了降低劳动成本的效果,解决了仔虾孵化过程中人工劳动成本较高的问题。
[0018]4、该智能化澳洲淡水龙虾孵化系统,通过外框架、集苗装置、尾水处理箱、孵化池、进水管、排水管、底连通管、集苗箱、连通管、集苗棉布、滤水孔、过滤盒、排水口、外接管、电磁阀、水质监测探头、水体恒温加热装置、分流管、集流管、孵化箱、防逃网投喂口和喂料盘之间的相互配合,因该孵化系统为集约型多层次的孵化系统,且该系统孵化效率是传统的孵化效率6至10倍,具有极其显著的经济效益,达到了提高经济效益的效果,解决了传统孵化系统经济效益较低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正视图;
[0020]图2为本专利技术结集苗装置构示意图;...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化澳洲淡水龙虾孵化系统,包括外框架(1)、集苗装置(2)和尾水处理箱(3),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架(1)的内部设置有孵化池(4),所述集苗装置(2)包括集苗箱(8)和过滤盒(12),所述集苗箱(8)的底部与过滤盒(12)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集苗箱(8)的内底壁开设有滤水孔(11),所述集苗箱(8)的内部通过滤水孔(11)与过滤盒(12)的内部连通,所述集苗箱(8)的内部设置有集苗棉布(10),所述集苗箱(8)的内壁设置有连通管(9),所述连通管(9)通过排水管(6)与孵化池(4)连接,所述过滤盒(12)右侧的内壁开设有排水口(13),所述排水口(13)通过底连通管(7)与尾水处理箱(3)连接,所述尾水处理箱(3)通过进水管(5)与孵化池(4)连接,所述尾水处理箱(3)的内底壁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的出水口与进水管(5)的底端连接,所述尾水处理箱(3)后侧的内壁设置有外接管(14),所述外接管(14)的后端设置有电磁阀(15),所述尾水处理箱(3)前侧内壁设置有水质监测探头(16)和水体恒温加热装置(17),所述孵化池(4)的内部设置有孵化箱(21),所述孵化箱(21)的顶部设置有防逃网(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恺韦建益张秋明李芬盛黎玉林张迅潮荣仕屿梁时利覃翠远介百飞罗璇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壮族自治区扶绥种畜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