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吸湿性透气涤纶坯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5152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26 22: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纺织技术领域,具体揭示了一种高吸湿性透气涤纶坯布,包括涤纶坯布本体,所述涤纶坯布本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吸湿层,所述吸湿层包括汉麻纤维层、银纤维层和聚丙烯纤维层,所述涤纶坯布本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透气层,所述透气层包括竹炭纤维层、莫尔代纤维层和薄花呢纤维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涤纶坯布本体、吸湿层、汉麻纤维层、银纤维层、聚丙烯纤维层、透气层、竹炭纤维层、莫尔代纤维层和薄花呢纤维层的配合,达到了吸湿透气效果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涤纶坯布在使用时吸湿透气效果不好,通常涤纶坯布湿气渗入后难以排出,以至于影响涤纶坯布使用寿命,因此不便于人们使用的问题。用的问题。用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吸湿性透气涤纶坯布


[0001]本技术涉及纺织
,具体为一种高吸湿性透气涤纶坯布。

技术介绍

[0002]纺织原意是取自纺纱与织布的总称,但是随着纺织知识体系和学科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特别是非织造纺织材料和三维复合编织等技术产生后,已经不仅是传统的手工纺纱和织布,也包括无纺布技术,现代三维编织技术,现代静电纳米成网技术等生产的服装用、产业用、装饰用纺织品,所以,现代纺织是指一种纤维或纤维集合体的多尺度结构加工技术,中国古代的纺织与印染技术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古人为了适应气候的变化,已懂得就地取材,利用自然资源作为纺织和印染的原料,以及制造简单的手工纺织工具,日常生活中的服装、安全气囊和窗帘地毯都是纺织和印染技术的产物,而现有的涤纶坯布在使用时吸湿透气效果不好,通常涤纶坯布湿气渗入后难以排出,以至于影响涤纶坯布使用寿命,因此不便于人们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高吸湿性透气涤纶坯布,具备吸湿透气效果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涤纶坯布在使用时吸湿透气效果不好,通常涤纶坯布湿气渗入后难以排出,以至于影响涤纶坯布使用寿命,因此不便于人们使用的问题。
[0004]本技术的一种高吸湿性透气涤纶坯布,包括涤纶坯布本体,所述涤纶坯布本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吸湿层,所述吸湿层包括汉麻纤维层、银纤维层和聚丙烯纤维层,所述涤纶坯布本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透气层,所述透气层包括竹炭纤维层、莫尔代纤维层和薄花呢纤维层。
[0005]本技术的一种高吸湿性透气涤纶坯布,其中所述汉麻纤维层位于银纤维层的顶部,且汉麻纤维层与银纤维层之间粘接连接,所述银纤维层位于聚丙烯纤维层的顶部,且银纤维层与聚丙烯纤维层之间粘接连接。
[0006]本技术的一种高吸湿性透气涤纶坯布,其中所述汉麻纤维层的厚度为0.1mm~0.3mm,所述银纤维层的厚度为0.2mm~0.4mm,所述聚丙烯纤维层的厚度为0.3mm~0.5mm。
[0007]本技术的一种高吸湿性透气涤纶坯布,其中所述竹炭纤维层位于莫尔代纤维层的顶部,且竹炭纤维层与莫尔代纤维层之间粘接连接,所述莫尔代纤维层位于薄花呢纤维层的顶部,且莫尔代纤维层与薄花呢纤维层之间粘接连接。
[0008]本技术的一种高吸湿性透气涤纶坯布,其中所述竹炭纤维层的厚度为0.1mm~0.2mm,所述莫尔代纤维层的厚度为0.2mm~0.3mm,所述薄花呢纤维层的厚度为0.3mm~0.4mm。
[0009]本技术的一种高吸湿性透气涤纶坯布,其中所述涤纶坯布本体由经线和纬线编织制成,且经线和纬线均采用涤纶纱。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1]1、本技术通过涤纶坯布本体、吸湿层、汉麻纤维层、银纤维层、聚丙烯纤维层、透气层、竹炭纤维层、莫尔代纤维层和薄花呢纤维层的配合,达到了吸湿透气效果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涤纶坯布在使用时吸湿透气效果不好,通常涤纶坯布湿气渗入后难以排出,以至于影响涤纶坯布使用寿命,因此不便于人们使用的问题。
[0012]2、本技术通过汉麻纤维层,汉麻纤维层具有吸湿性、透气性、舒爽性、防霉性、抑菌性、抗辐射性和防紫外线性。
[0013]3、本技术通过银纤维层,银纤维层具有较好的防辐射性能,有杀菌除臭性,而且还具有防过敏性,且屏蔽性能更加显著。
[0014]4、本技术通过聚丙烯纤维层,聚丙烯纤维层具有强度高、弹性好、耐磨性、耐腐蚀性、电绝缘性、保暖性和防静电性。
[0015]5、本技术通过竹炭纤维层,竹炭纤维层具有吸湿透气性、抑菌抗菌性、韧性好及耐磨性强。
[0016]6、本技术通过莫尔代纤维层,莫尔代纤维层具有吸湿性,非常的干爽、透气性,具有良好的形态与尺寸稳定性。
[0017]7、本技术通过薄花呢纤维层,薄花呢纤维层具有质地轻薄、手感滑爽、穿着舒适、挺括、吸湿性和透气性好。
附图说明
[0018]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9]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吸湿层结构的剖视图;
[0021]图3为本技术透气层结构的剖视图。
[0022]图中:1、涤纶坯布本体;2、吸湿层;201、汉麻纤维层;202、银纤维层;203、聚丙烯纤维层;3、透气层;301、竹炭纤维层;302、莫尔代纤维层;303、薄花呢纤维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请参阅图1

3,本技术的一种高吸湿性透气涤纶坯布,包括涤纶坯布本体1,涤纶坯布本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吸湿层2,吸湿层2包括汉麻纤维层201、银纤维层202和聚丙烯纤维层203,汉麻纤维层201位于银纤维层202的顶部,且汉麻纤维层201与银纤维层202之间粘接连接,银纤维层202位于聚丙烯纤维层203的顶部,且银纤维层202与聚丙烯纤维层203之间粘接连接,汉麻纤维层201的厚度为0.1mm~0.3mm,银纤维层202的厚度为0.2mm~0.4mm,聚丙烯纤维层203的厚度为0.3mm~0.5mm,通过汉麻纤维层201,汉麻纤维层201具有吸湿性、透气性、舒爽性、防霉性、抑菌性、抗辐射性和防紫外线性,通过银纤维层202,银纤
维层202具有较好的防辐射性能,有杀菌除臭性,而且还具有防过敏性,且屏蔽性能更加显著,通过聚丙烯纤维层203,聚丙烯纤维层203具有强度高、弹性好、耐磨性、耐腐蚀性、电绝缘性、保暖性和防静电性,涤纶坯布本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透气层3,透气层3包括竹炭纤维层301、莫尔代纤维层302和薄花呢纤维层303,竹炭纤维层301位于莫尔代纤维层302的顶部,且竹炭纤维层301与莫尔代纤维层302之间粘接连接,莫尔代纤维层302位于薄花呢纤维层303的顶部,且莫尔代纤维层302与薄花呢纤维层303之间粘接连接,竹炭纤维层301的厚度为0.1mm~0.2mm,莫尔代纤维层302的厚度为0.2mm~0.3mm,薄花呢纤维层303的厚度为0.3mm~0.4mm,通过竹炭纤维层301,竹炭纤维层301具有吸湿透气性、抑菌抗菌性、韧性好及耐磨性强,通过莫尔代纤维层302,莫尔代纤维层302具有吸湿性,非常的干爽、透气性,具有良好的形态与尺寸稳定性,通过薄花呢纤维层303,薄花呢纤维层303具有质地轻薄、手感滑爽、穿着舒适、挺括、吸湿性和透气性好,涤纶坯布本体1由经线和纬线编织制成,且经线和纬线均采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吸湿性透气涤纶坯布,包括涤纶坯布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涤纶坯布本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吸湿层(2),所述吸湿层(2)包括汉麻纤维层(201)、银纤维层(202)和聚丙烯纤维层(203),所述涤纶坯布本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透气层(3),所述透气层(3)包括竹炭纤维层(301)、莫尔代纤维层(302)和薄花呢纤维层(30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吸湿性透气涤纶坯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汉麻纤维层(201)位于银纤维层(202)的顶部,且汉麻纤维层(201)与银纤维层(202)之间粘接连接,所述银纤维层(202)位于聚丙烯纤维层(203)的顶部,且银纤维层(202)与聚丙烯纤维层(203)之间粘接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吸湿性透气涤纶坯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汉麻纤维层(201)的厚度为0.1mm~0.3mm,所述银纤维层(2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通徐飞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优布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