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锂电池充电器控制集成电路及其恒流恒压控制电路。
技术介绍
目前在移动电话等电子产品上普遍使用可反复充电的锂离子电池作为供 电电源,这种锂离子电池需要采用充电器进行充电。目前锂电池充电器大都采用各种各样的专用控制集成电路(ic)和各种采样电路。当前的通用锂电池充电器大多采用双极运放(如LM358)控制分立器件PNP (如S8550)对 锂电池进行限压充电,在充电过程中,随着被充电电池电压的升高,其充电 电流不断减小,直到充电电池电压达到其设定值(一般标称值为4.2V),此 时充电电压保持不变维持小电流充放电,使电池达到平衡。这种充电器的缺 点是充电时间长、空载功耗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充电 时间短、空载功耗小、充电效果好的锂电池充电器控制集成电路的恒流恒压 控制电路。另外,本技术还提供一种采用该恒流恒压控制电路的锂电池充电器 控制集成电路。本技术锂电池充电器控制集成电路的恒流恒压控制电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锂电池充电器控制集成电路的恒流恒压控制电路包括 锂电池正极端口、电源输入端、基准电压输入端、电压采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锂电池充电器控制集成电路的恒流恒压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锂电池正极端口(BT+)、电源输入端(VDD)、基准电压输入端(L1)、电压采样电阻网络(1)、比较器(OP4)、SMIT电路(SMIT)、主充电P-MOSFET(P79)、开关控制P-MOSFET(P93)、开关控制N-MOSFET(N72),所述电压采样电阻网络(1)包括采样电压端、分压端(T)、接地端,所述采样电压端与所述正极端口(BT+)相连接、所述分压端(T)与所述比较器(OP4)的同相输入端(+)相连接,所述基准电压输入端(L1)与所述比较器(OP4)的反相输入端(-)相连接,所述SMIT电路(SM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纬国,范建新,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南科集成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