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蔡明宜专利>正文

扩充携带的太阳能充电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4965 阅读:2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扩充携带的太阳能充电包,专指一种利用现存并与机具相伴用的便携式袋体或夹包,在并合太阳能装置的配用下,进而达到以太阳能转换成有效电能,以提供各种机具做为充电之需;依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目的为解决各种机具在电力耗尽时,可提供最便利的紧急供电,使得需以电池为动力的机具,如:行动电话、数字相机、笔记型计算机、MP3等,除能以相伴用的携带袋体或夹包获得有效充电外,并可进一步取代于旅用携型家用电式的充电器,进而成为一种全新、进步、新效果高等新价值的充电包。(*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有关一种扩充携带的太阳能充电包,特别涉及一种以电池为动力的通信或计算机数字机具,如行动电话、数字相机、笔 记型计算机、MP3等,在电力耗尽之际,即可从所携行的袋、箱、 背包、提包或夹包获得供电的需;该供电装置又特别关于太阳能装置 供电技术,依此理念则可使本技术,具有新观念、新便利、 进步的特效,特别是,本案又与被充电的机具可为相伴用的携带袋体 为主要设计标的。
技术介绍
由于计算机、通信科技的进步,人手一机乃是相当普遍之事;以 此等科技产品,如行动电话、数字相机、笔记型计算机、MP3等机 具,均需配用充电电池,方能达到运作条件,截至目前为止,该等机 具的电池利用性,仍然多具实用瓶颈及限制,简单说就是--当电池 耗尽时,所存的充电问题。以目前解决的方法,大部份的使用者,均会多携带一组备用电池, 以备必要时加以更换;然,此种的方法只能延长于机具使用时效,并 无法真正解决,若当第二组备用电池亦然耗尽电力时,则又回到前述 束手无策的境地;所以,此种行动电话、数字相机、笔记型计算机、 MP3等机具的电源(电池)利用问题,着实已让使用者及厂商伤透脑 筋。在利用于自然界能源转换特性中,首推太阳能最为方便,不但无 污染、每天都存在、无取得后余留副产品与最经济;因此,二十一世 纪可以说是太阳能世纪,同时也是人类对于能源取得唯一也是最好的 途径。查,目前对于太阳能利用领域而言,以太阳能板供予机具使用, 虽构想极佳,但实际运用面上却无法达成,主要是太阳能板吸收光能 源有限,且受光线条件环境因素甚大,因而在转换过程中,施以"直 接供电,,下,必然发生电压不稳定的现象,而此现象往往致使机具极易受损;故而,截至目前为止,以太阳能理念为设计的电池,均告失 败而停滞。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有关一种扩充携带的太阳能充电包,特别涉及一种以 电池为动力的通信或计算机数字机具,如行动电话、数字相机、笔 记型计算机、MP3等,在电力耗尽之际,即可从所携行的袋、箱、背 包、提包或夹包获得供电之需;该供电装置又特别关于太阳能装置供 电技术,依此理念则可使本技术,具有新观念、新便利、 进步的特效,特别是本案又与被充电的机具可为相伴用的携带袋体为 主要设计标的。本案设计理念及原理,以太阳能板吸收光线,使光能转换成电負巨, 经由充电转接头与储能电池连接,即可将电能不断并储存于储能电池 中,而储能电池本身则是藉由连接座(如USB连接座)供予被充电 机具连接;如此,储能电池即可将所储存的电能加以放电,供予被充 电机具的电池充电,并由充电指示灯加以告之;依此理念的实现方案, 本案具体结构则应含括有 一袋体、 一片或一片以上的太阳能板、储 能电池各组件所构成。其中,袋体依现存的型态;于其采光面上施"&一片或一片以上的 太阳能板,而储能电池则藏合于袋体之内,并由太阳能板上延出一充 电转接头可与储能电池连接。依据上述技术,本案的充电转接头、连接座暨所需的电压规 格,当应配属各种机具所具的不同电压规格,同时亦受各厂家的端座 不同,采以各种可配属的连接座加以应变,以能适用于各种机具。经上结构设计的简单介绍,本案的实用效能,将以分点表述如下1.本案以太阳能板吸收阳光,进而将光能转换为电能加以储存; 换言之,只要是处于具有光线的环境下,其储能的运作即不断在进行,而此储能的运作,除可完全免除操作的手续外,更具有高价值能源利 用的优势。2. 本案以储能电池加以储存由太阳能板转换的电能; 一来.可 将转换而来的电能加以完整储存,不限于阳光有否的环境条件的限 制,进行供电或充电;二来.对于机具电池的充电,等于是另外再提 供一完整的备用储能电池;并且,该储能电池具有不断再吸收由太阳 能板转换为电能加以储能的特效。3. 依第2点所述,该效能的运用除能不断提供于机具电池充电的 利用外,也等于是可替代,且,甚更优于一般的家电式(110或220V) 旅行充电器。4. 本技术随身携带的袋、箱、背包、提包或夹包为主,故 在实际使用及操作上,具有随机具携带而伴携的便利性。回归于本技术,即因巧妙创作及结构标的不同双重优势下, 完全排除于前述的问题;第一本技术并非由太阳能板直接供电,故不会产生电压稳 损及机具问题。第二本技术是透过储能电池将太阳能板转换而来的电能加 以储存,且该储存的运作,乃是不断在进行。第三本技术的储能电池以放电方式供予机具的电池充电, 再由机具电池供应电源予机具,其施行的方式逻辑不但合理且预期可 行。具体结构方案含括有 一袋体、 一片或一片以上的太阳能板、储 能电池各组件所组成,其中,袋体依现存的型态,可含括袋、箱、 背包、提包或夹包等标的范围,并以该等标的物的采光面上,施设一 片或一片以上的太阳能板,并令储能电池藏合于袋体的内,而位于太 阳能板则延出一充电转接头,除能与储能电池连接外,并将太阳能板 所转换的电能储存于储能电池中。其次,储能电池本身则是藉由所设的连接座(如USB连接座) 供予被充电机具连接,以实施储能电池充电于机具的电池,并由储能电池所设的充电指示灯加以告之;此外,前述的充电转接头、连接座 暨所需的电压规格,当应配属各种机具所具的不同电压规格,同时亦 受各厂家的端座不同,采以各种可配属的连接座加以应变,以能适用于各种机具。经上所述,本技术的结构诉求明朗而简单,为预期可达,虽 简单却具备高等实用的便捷性,可谓为新功能、新价值观、进步暨 实用的技术案,更为一具有绝对相乘暨辅助功效性的双贏设计。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最佳实施例的外观示意图一; 图2为本技术最佳实施例的外观示意图二; 图3为本技术最佳实施例的外观示意图三; 图4为本技术原理方块示意图。图号说明袋体l 太阳能板2 充电转接头21 储能电池3 充电接头31 连接座32 充电指示灯3具体实施方式首先请参阅图l、 4所示,本技术的主体结构由袋体l、太 阳能板2及储能电池3各元件所构成;其中的袋体l可依现行机具(行 动电话、数字相机、笔记型计算机等)所存的现行袋体l型态;或, 含括于袋、箱、背包、提包或夹包等标的物,于采光面处设有一片 或一片以上的太阳能板2,而储能电池3则藏合于袋体之内,并由太阳 能板2延出一充电转接头21,供予储能电池3连接。续请配合图2、 3所示,前述该等袋体l标的物,于采光面处设有 一片或一片以上的太阳能板2;然,此一片或一片以上的太阳能板2 在制作实施上,可为单片或以多片釆折叠隐藏方式实施,除能有效增 加太阳能板布局面积外,更具有机动性展开吸收阳光转换电能与收叠 携行之便。同如图4所示,依据本技术实施流程,以一片或一片以上的 太阳能板2吸收阳光,并藉由太阳能板2所延充的充电转接头21与储能 电池3连接,以将电能充输于储能电池3中;而储能电池3本体结构上, 除包括 一充电接头31与一连接座32外,并设有充电指示灯33,其中 充电接头31供充电转接头21连接,进行充电于储能电池3形成为充电 (POWERIN),而储能电池3所设的连接座32,则是供予被充电机具 连接,藉以将电能转充于被充电机具的电池,形成为放电(POWER OUT);同时,储能电池3不论是充电或是放电,全程均是由充电指示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扩充携带的太阳能充电包,其特征在于:包含一袋体、太阳能板、储能电池各组件; 其中,太阳能板,设于袋体的采光面处,而储能电池则藏合于袋体之内,并由太阳能板延出一充电转接头,以能与储能电池连接;其次,储能电池除包含:一充电接头与一连接座外,并设有充电指示灯,其中的充电接头供充电转接头连接,而连接座则是供予被充电机具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明宜
申请(专利权)人:蔡明宜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