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配电网分布式光伏消纳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网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配电网分布式光伏消纳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光伏分布电源的集约式建设,大量的光伏并网导致农村电网运行承压,由于电网光伏的消纳受限,通过电网的扩建来消纳的成本较高,特别是一些偏远地区的电网改建。
[0003]现有光伏消纳技术,主要是通过提高消纳的技术,影响光伏应用地区就地消纳售电能力,主要因素有农村电网结构、电力负荷特性和光伏出力特性。光伏消纳的售电模式主要有直接并网销售,由于目前电力市场交易依然处于局部研究性试用开放,对于新能源电量交易的定价研究处于定性研究,缺少定量性的深入分析。对于新能源的上网电价的分类,主要为固定电价制度、配额制度和竞价上网制度。当前光伏等分布电源的消纳售电方式,依旧处于初期的研究阶段,特别是偏远地区的个人光伏电站的消纳,由于这些地区的电网非常薄弱,用电负荷较低,光伏的功率无法完全预测,具有波动性和间歇性,导致现有的光伏消纳率较低,且存在人为因素的价格干扰,当用电高峰期时,储存的光伏电量无法快速为用电缺口提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配电网分布式光伏消纳方法,其特征在于:分布式光伏消纳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采集配电网络光伏接入点位置、配电网负荷节点位置,构造光伏接入点和负荷节点网络图;获取最佳光伏消纳路径;步骤S2、对所述光伏接入点位置上的各接入负荷节点,进行容量模拟,确定全网各接入负荷节点的光伏安装容量;步骤S3、获取配电网负荷节点的负荷变化历史数据和历史发电厂发电量;构建预测日负荷变化曲线;步骤S4、比较预测日负荷变化曲线,与实际用户日负荷变化曲线比较,确定调控时间与调控对象;步骤S5、在调控时间内从光伏接入点沿最佳的光伏消纳路径向调控对象输出光伏电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电网分布式光伏消纳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所述最佳光伏消纳路径的获取步骤如下:步骤S21、将光伏接入点和负荷节点网络图导入仿真软件,将光伏接入点和负荷节点设置为不同的结点,将不同的节点分区域划分为不同群组,单个群组中包含多个结点;步骤S22、针对每个群组,参照结点间配电网路径信息数据库,以任意一光伏接入点为参照结点,检索所述参照结点按照各配电网路径路过所述群组内不同结点的移动路径,计算出各个路径的移动成本;步骤S23、设所述移动成本最小的结点是相对于该参照结点的最临近结点;同时比较除最临近结点外,各个路径中移动成本最小的结点为第一比较结点;再次以最临近节点作为第二参考结点,再次计算距离第二参考结点移动成本最小的结点作为第二比较结点;步骤S24、比较参考结点到第一比较结点的移动成本和第二参考点到第二比较结点的移动成本,选择其中移动成本较小的路径作为第二光伏消纳路径;步骤S25、所述参考结点到最临近结点的路径设为最佳光伏消纳路径。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配电网分布式光伏消纳方法,其特征在于:调控结束后,判断群组内是否存在第二调控对象,若存在则通过第二光伏消纳路径向第二调控对象输出该配电网负荷节点的富裕光伏电量。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电网分布式光伏消纳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预测日负荷变化曲线按照如下步骤获得:步骤S51、采集过去三年内配电网负荷节点处日负荷变化的历史数据;步骤S52、按照日期对应用户日负荷变化分别拟合形成不同年份的日期
‑
负荷变化曲线;步骤S53、年份从小到大按照0.3、0.3、0.4的比例进行加权叠加,得到日期
‑
负荷变化曲线模型;步骤S54、采集过去七日内配电网负荷节点处日负荷变化的历史数据;步骤S55、按照温度对应用户日负荷变化分别拟合形成七日温度
‑
负荷变化曲线;步骤S56、对七日的温度
‑
负荷变化曲线进行加权平均,加权平均的过程如下:
其中,为平均负荷量,α1、α2、α3、α4、α5、α6、α7为从七日的第一日到第七日的加权系数;α1、α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伟杰,屠晓栋,周旻,陈超,龚利武,崔金栋,郑舒,赵景涛,付明,洪涛,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嘉兴供电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