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体光圈控制方法及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终端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液体光圈控制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润湿元件或电润湿器件,通常是在一对基板形成的密闭腔室中填充有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后形成的器件,其中,一种为极性液体,如透明水,另一种为非极性液体,如有色油墨。一个基板上依次形成有驱动电极,介质层,疏水层,另一基板上可只形成电极层。当两个电极上不施加电压时,非极性液体铺展,电润湿元件透光率低,如图1(a)所示。当两个电极上施加电压时,极性液体收缩,电润湿元件透光率高,如图1(b)所示。通常电润湿元件在工作时会出现如下几种现象:
[0003]1、Hysteresis(滞后)现象:施加在电润湿元件两个电极的电压,在电压上升阶段以及电压下降阶段,同一电压值对应不同的透光率。如:电润湿元件的透光率(通过电容值来指示)在电压上升阶段与电压下降阶段,同一电压值对应的透光率不一致,如图2所示。电压上升阶段,随着电压上升,但小于阈值时,非极性液体收缩不明显(元件电容值没有明显变化),电润湿元件仍表现为低透光率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体光圈控制方法,所述液体光圈包括自下而上依次紧邻设置的第一基板、驱动电极极板、绝缘层、疏水层、亲水层、挡墙、公共电极极板以及第二基板,所述驱动电极极板包括:同层设置的第一电极以及第二电极;所述第二电极围绕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上施加的电压信号不同;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所述液体光圈的开启指令;所述开启指令中包括:光圈大小设定值;根据所述开启指令,确定开启时间段内在所述第一电极施加的第一电压信号,以及在所述第二电极和所述公共电极极板施加的第二电压信号;所述第一电压信号与所述第二电压信号的压差信号随时间递增;在所述开启时间段结束后,确定在所述第一电极施加的第一控制电压信号,以及在所述第二电极和所述公共电极极板施加的第二控制电压信号;所述第一控制电压信号与所述第二控制电压信号的压差信号与所述光圈大小设定值存在映射关系;所述第一控制电压信号,和/或,所述第二控制电压信号为交流电压信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获取所述液体光圈的关闭指令;根据所述关闭指令,确定关闭时间段内在所述第二电极施加的脉冲电压信号。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获取所述液体光圈的光圈大小切换指令;所述光圈大小切换指令中包括:光圈大小切换值;根据所述光圈大小切换指令,确定切换时间段内在所述第一电极施加的切换电压信号;所述切换电压信号为直流电压信号;在所述切换时间段结束后,确定在所述第一电极施加的第三控制电压信号,以及在所述第二电极和所述公共电极极板施加的第四控制电压信号;所述第三控制电压信号与所述第四控制电压信号的压差信号与所述光圈大小切换值存在映射关系;所述第三控制电压信号,和/或,所述第四控制电压信号为交流电压信号。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切换时间段内,确定在所述第一电极施加的直流电压信号之后,还包括:在所述第二电极施加脉冲电压信号。5.根据权利要求1
‑
4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包括同层设置的中心电极以及M个圆弧电极,所述M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所述根据所述开启指令,确定开启时间段内在所述第一电极施加的第一电压信号包括:获取所述开启指令后,在所述中心电极施加电压信号后,再在各所述圆弧电极施加电压信号。6.根据权利要求3
‑
5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包括同层设置的中心电极以及M个圆弧电极,所述M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所述在所述切换时间段结束后,确定在所述第一电极施加的第三控制电压信号,包括:获取所述光圈大小切换指令后,先控制所述圆弧电极施加的电压信号,再控制所述中心电极施加的电压信号。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压信号与所述第二电压信号的压差信号的最大值大于或等于所述液体光圈的阈值电压;所述阈值电压为使所述液体光圈工作的最小电压。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电压信号为矩形方波,或三角波,或正弦波,或余弦波,或梯形波。9.根据权利要求2
‑
6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圈大小切换指令对应的切换规则为从大光圈向小光圈切换。10.一种液体光圈控制装置,所述装置适用于权利要求1
‑
9中任一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以及液体光圈;所述液体光圈包括自下而上依次紧邻设置的第一基板、驱动电极极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廷爱,王庆平,阮望超,郑士胜,周国富,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国华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