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加固既有砌体结构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既有墙体加固
,具体地说是一种装配式加固既有砌体结构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十年我国的历次震害表明,缺少抗震措施的砌体结构难以在强震中生存,而现存特别是世纪80年代以前的老旧房屋,受当时社会经济及技术水平的限制,其抗震能力很低,难以抵御当前设防地震。此类结构在今年来发生的地震中大量倒塌造成了惨重的人员伤亡,迫切需要进行抗震加固以提升其抗震能力。
[0003]传统加固方式中,最常用的一种加固方式是在墙体的一侧或者两侧采用增加钢筋网砂浆面层和钢筋混凝土面层进行加固,但是这种施工方式需要居住或办公人员迁出,增加了安置成本,且现场需要大量的湿作业,对环境影响大,施工周期长。随着装配式技术的成熟应用,其优点逐渐显露出来,通过可靠的连接保证新旧材料协同工作,使得装配式技术在既有砌体结构加固中应用成为现实。相对于传统的加固方式,这种加固方法的优点是生产效率高,施工周期短,对周围环境影响小。但是目前研究的方向多为在整片墙粘贴混凝土板,或在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加固既有砌体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预制加固单元板和用于将预制加固单元板与既有墙体固定的连接固定板,预制加固单元板由预制混凝土板和预埋钢板组成,预制混凝土板内均匀配置有水平筋和竖向筋,预埋钢板具有与预制混凝土板预埋连接的水平板和与水平板固定的竖向连接板;所述竖向筋在预制混凝土板的顶部向上穿过预埋钢板的水平板并与其连接固定;所述预制加固单元板包括加固板A和加固板B,加固板A的竖向连接板与加固板B的竖向连接板相互交错咬合,实现加固板A与加固板B的拼接;加固板A的竖向连接板与加固板B的竖向连接板的对应位置上分别开设有连接孔;加固板A和加固板B的预制混凝土板上设置预留孔;连接固定板包括横向固定角钢、竖向固定角钢和连接板,横向固定角钢与竖向固定角钢通过连接板固定,横向固定角钢根据其要固定的预制加固单元板的预留孔开设有单元板固定孔、并均匀开设有楼板固定孔,竖向固定角钢均匀开设有墙体固定孔;所述连接板包括横向连接板、L形连接板和端部连接板,横向连接板用于竖直面内横向固定角钢与竖向固定角钢的连接,L形连接板用于水平面内横向固定角钢与竖向固定角钢的连接,端部连接板用于竖向固定角钢或横向固定角钢端部与既有楼板/顶板或侧墙的连接;所述横向固定角钢和竖向固定角钢分别形成装配式圈梁和装配式构造柱,加固板A、加固板B通过连接件与层间装配圈梁连接,装配圈梁与装配构造柱通过焊接连接;形成既能提高竖向承载力,又能提高抗震性能的一种加固体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加固既有砌体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加固单元板为模数化预制生产,即若模数为m,则预制混凝土板为m
×
m的方形板;所述模数包括600mm和900mm,所述预埋钢板的高度为200mm。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加固既有砌体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留孔为5个,包括预制混凝土板的中心1个孔和以该孔为中心呈矩形对称布置在预制混凝土板上、下两边部的4个孔,所述预制混凝土板上/下两边部的两孔的间距为边长的1/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加固既有砌体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孔为两个,两个连接孔与预制混凝土板上/下两边部的两个预留孔位于同一竖直中心线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加固既有砌体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U形竖向筋与预埋钢板的水平板点焊固定。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加固既有砌体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件,用于预制加固单元板间、预制加固单元板与既有墙体、连接固定板与预制加固单元板、连接固定板既有墙体、连接固定板与楼板的连接固定,包括对拉螺杆和锚固钢绞线,所述锚固钢绞线包括锚固件和预应力钢绞线,锚固件具有位于中心的钢绞线过孔和位于钢绞线过孔两侧对称布置的注浆孔。7.一种既有墙体加固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国栋,李新泰,段世薪,李窍,种道坦,杜新明,赵庆邦,赵伟杰,宋杰,王培军,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建筑工程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有限公司山东建科建筑设计有限责任公司山东建科特种建筑工程技术中心有限公司山东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