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厦门大学专利>正文

用于CO氧化反应的负载型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354421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21 09:59
本申请涉及用于CO氧化反应的负载型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催化剂包括载体,以及负载在载体上的活性组分,所述活性组分包括第一金属组分和第二金属组分,其中,第一金属组分选自Ru、Pd、Pt、Au及其组合,第二金属组分选自Fe、Ni、Co、Cu及其组合;所述第一金属组分与第二金属组分的重量比为1:1至1:5。本申请的催化剂可以直接用于甲醇水蒸气重整气中的CO处理,重整气处理量达到20L/min,PROX反应适宜温度范围较宽(100~180℃),还可以以空气为氧化剂,O2/CO耐受范围较宽(摩尔比0.5~4.0)。/CO耐受范围较宽(摩尔比0.5~4.0)。/CO耐受范围较宽(摩尔比0.5~4.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CO氧化反应的负载型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0001]本申请涉及催化剂领域,特别是涉及用于CO氧化反应的负载型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0002]氢能源被视为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已成为中国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纳入国家能源战略。氢气可用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发电,在氢燃料电池汽车和便携式电源等场景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由甲醇水蒸气重整制氢是解决移动场合储氢难题的思路之一,但是在重整气中存在0.5~2%的CO会导致燃料电池Pt电极中毒。目前,质子膜燃料电池要求氢气中CO含量一般要低于10ppm,因此必须对氢气进行纯化。
[0003]进行氢气纯化的方法有变压吸附法等。变压吸附法适合于大型制氢装置,设备复杂。钯膜分离法效果虽好,但是成本高昂。CO优先甲烷化所需要反应温度较高(~300℃),且存在CO2竞争甲烷化反应,消耗较多氢气。CO优先氧化法(PROX)可灵活匹配制氢装置规模,成本较低,可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实现CO的消除,被认为是小型移动式制氢设备氢气纯化的优选解决方案。
[0004]PROX催化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CO氧化反应的负载型催化剂,其包括:载体,负载在载体上的活性组分,所述活性组分包括第一金属组分和第二金属组分,其中,第一金属组分选自Ru、Pd、Pt、Au及其组合,第二金属组分选自Fe、Ni、Co、Cu及其组合;所述第一金属组分与第二金属组分的重量比为1:1至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型催化剂,其中,第一金属组分选自Pt,第二金属组分选自Fe,所述第一金属组分与第二金属组分的重量比为1: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型催化剂,其中,所述活性组分包括第一金属组分与第二金属组分的合金组分以及第二金属组分的氧化物组分。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型催化剂,其中,所述载体为蜂窝载体。5.用于CO氧化反应的负载型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包括:提供催化剂浆料,所述催化剂浆料包括活性金属化合物、分散剂、粘结剂和还原剂;其中,所述活性金属化合物包括第一金属组分的化合物和第二金属组分的化合物,其中,第一金属组分选自Ru、Pd、Pt、Au及其组合,第二金属组分选自Fe、Ni、Co、Cu及其组合;将所述催化剂浆料负载在催化剂载体上,焙烧,得到所述负载型催化剂。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活性金属化合物包括第一金属组分的可溶性化合物和第二金属组分的可溶性化合物,分散剂包括表面活性剂,粘结剂选自硅溶胶或铝溶胶,还原剂选自硼氢化物。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以粘结剂中氧化硅或氧化铝的量计,第一金属组分的可溶性化合物中以第一金属组分计的量为0.1

5.0wt%,优选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林敏袁友珠谢素原黄乐乐刘旭锋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