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路阻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4336 阅读:2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压输电线路中为载波通讯和继电保护提供通道的线路阻波器,主线圈由并联的内、外两层多根绝缘线并绕组成,进行过换位的内层线圈镶嵌在下压条凹槽中,中压条嵌套在下压条上,进行过换位的外层线圈镶嵌在中压条凹槽中,上压条嵌套在中压条上,加强环固定在上压条凹槽之中,上、下导电排分别与上、下吊架构成一体,拉紧装置将上、下吊架和主线圈联成一整体框架结构,调谐元件置于两个绝缘筒内。因而其具有体积小、损耗低、机械性能好、产品规格全,元件不易损坏。(*该技术在200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力设备范畴,涉及一种高压输电线路中为载波通讯和继电保护提供通道的装置。国内已有的线路阻波器,是由主线圈、调谐元件、保护装置并联组成,主线圈由并联的内、外两层螺旋形布置的线圈构成,通过支撑绝缘构件压条组和垫块组固定,保护装置和调谐元件安装在主线圈中部空间的下吊架上,吊件拉杆将主线圈压紧,使得上、下吊架和主线圈联成一整体,产品为开放式结构,主线圈采用裸导线绕制,考虑到导线的集肤效应及涡流损耗,不能并绕根数太多,所以在绕制大电流线圈时,需用双螺旋或多螺旋方式,这样主线圈体积大,产品体积大,同时涡流损耗也较高,压条组用螺栓固定,产品圆周外侧无径向支撑,机械性能较差,产品规格不齐全,尚短缺330KV及以上输电线路的规格和短时电流要求较高规格的产品;调谐元件(主电容器、电阻、电感器、付电容器,根据通道要求可增加若干电感器、电容器、电阻)均装在一个绝缘筒内,主电容器与主线圈并联,其两端电压较高,在冲击过电压下,易与邻近的元件之间发生放电现象,造成元件的损坏。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线路阻波器,它具有体积小、损耗低、机械性能好、产品规格齐全、元件不易损坏。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线路阻波器,它是由主线圈、调谐元件、保护装置并联组成,主线圈由并联的内、外两层螺旋形布置的线圈构成,每层线圈由多根绝缘线并绕组成,进行过换位的内层线圈镶嵌在下压条凹槽内,中压条嵌套在下压条上,进行过换位的外层线圈镶嵌在中压条凹槽内,上压条嵌套在中压条上,加强环固定在上压条凹槽之中,上导电排与上吊架构成一体,下导电排与下吊架构成一体,拉紧装置将上、下吊架和主线圈联成一整体框架结构,保护装置和调谐元件安装在主线圈中部空间,调谐元件的主电容置于一个绝缘筒内,其余元件置于另一绝缘筒内。本技术的优点是做为主线圈的载流导体采用绝缘线多根并绕,降低了导线涡流损耗,线圈进行过换位,消除了导线间环流损耗,因而产品体积小、损耗降低,加强环置于压条组之外,提高了机械性能,主电容单独安装在一个绝缘筒内,其余元件安装在另一绝缘筒内,加大了绝缘距离,提高了调谐元件整体抗冲击过电压能力,元件不易损坏,产品规格齐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电路原理图。图2是本技术正视图。图3是本技术俯视图。图4是本技术主线圈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上、中、下压条相互嵌套组装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上、中、下压条示意图。以下结合附图1、2、3、4、5、6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所示,一种线路阻波器,它是由主线圈1、保护装置2、调谐元件3并联组成。主线圈1由并联的内层线圈7、外层线圈11构成,每层线圈由多根绝缘线并绕组成,线圈按载流的大小置成单螺旋或双螺旋。对于单螺旋线圈,内、外层线圈分别借用了变压器领域中的线圈换位技术“2.1.2”换位,使每根导线电流分布基本一致。内、外层线圈的导线并绕根数相同,但外层线圈11匝数少于内层线圈7匝数,使内、外层线圈的电流分布一致。在制作单螺旋(如额定电流在1250安以下,额定电感在1毫享以下)的线圈时,先将下压条8沿绕线模圆周均匀固定好,然后绕内层线圈7,绕至总匝数的四分之一匝数处时,将并联的导线分成两组换位,绕至总匝数的二分之一匝数处时,进行标准换位(即在线圈的某一处,将并联的几根导线的位置完全对称互换,一次完成),绕至总匝数的四分之三匝数处时,再将导线分成两组换位。内层线圈7进行过换位绕好后镶嵌在下压条8凹槽内,将中压条9嵌套在下压条8上,然后同内层线圈7一样的换位形式绕外层线圈11,进行过换位的外层线圈11镶嵌在中压条9凹槽内,上压条10嵌套在中压条9上,绝缘绑扎带缠绕在上压条10的凹槽之中,填满凹槽,烘干固化后,形成加强环12。对于双螺旋线圈,同样借用了变压器领域中的线圈换位技术均匀交叉换位(换位次数等于并联导线的根数,各换位处均匀地分布在线圈上),外层线圈11的匝数少于内层线圈7。这样,降低了导线及导线间涡流与环流损耗,也降低了内外层线圈的环流损耗。在制作双螺旋(如额定电流在2000安以上,额定电感在0.2毫享以上的线圈)线圈时,先将下压条8沿绕线模圆周均匀固定好,绕内层线圈7,绕至第一个换位处时,将第一个螺旋的最上面一根导线移至第二个螺旋的最上面,同时将第二个螺旋的最下面一根导线移至第一个螺旋的最下面;当绕至第二个换位处时,再将第一个螺旋的最上面一根导线移至第二个螺旋的最上面,同时将第二螺旋的最下面一根导线移至第一个螺旋的最下面;重复上述操作,最后,通过全部换位依次将第一个螺旋的每根导线换到第二个螺旋,同时将第二个螺旋的每根导线换到第一个螺旋,然后再换回到各自原位置,内层线圈7进行过换位绕好后镶嵌在下压条8凹槽内,将中压条9嵌套在下压条8上,同内层线圈7一样的换位形式绕外层线圈11;进行过换位的外层线圈11绕好后镶嵌在中压条9凹槽内,上压条10嵌套在中压条9上,绝缘绑扎带缠绕在上压条10凹槽之中,填满凹槽,烘干固化后形成加强环12。绝缘材质的上、中、下压条10、9、8相互嵌套,且用绝缘螺栓将三者连成一体,形成压条组,主线圈1通过多组压条组和加强环12分别构成主线圈1的轴向支撑和径向支撑,轴向支撑、径向支撑、主线圈通过上吊架6、下吊架4及拉紧装置15构成一整体框架结构,我们称这种结构的产品为半开放式整体框架结构,其机械强度大大提高。内、外层线圈之间有轴向风道,每匝线间有径向风道,绝缘绑扎带不是直接缠绕在导线上,而是与导线间有一定的距离,这些都保证了主线圈1有很好的散热环境,主线圈1的热耗通过轴向和径向风道与环境空气进行热交换,降低了主线圈1的温升。保护装置2安装在主线圈1内的下吊架4上,并通过引线5与上吊架6相联接,形成与主线圈1并联。调谐元件3采用双筒式,调谐主电容置于一个筒内,其余元件置于另一筒内,两筒并联,筒选用玻璃钢绝缘材料,元件安装完毕将筒封闭,安装于主线圈1内,并通过引线5与上、下吊架6、4相连接,形成与主线圈1并联。上导电排13置于主线圈的顶部与上吊架6为一体,下导电排14置于主线圈1的下部,与下吊架4为一体。根据需要,下导电排14可增设一个,300kv及以上线路电压等级的产品装有均压环,且置于上、下吊架6、4之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线路阻波器,它是由主线圈、调谐元件、保护装置并联组成,主线圈由并联的内、外两层螺旋形布置的线圈构成,每层线圈由多根绝缘线并绕组成,主线圈通过支撑绝缘构件固定,保护装置和调谐元件安装在主线圈中部空间,其特征是:a.进行过换位的内层线圈7镶嵌在下压条8凹槽内,中压条9嵌套在下压条8上,进行过换位的外层线圈11镶嵌在中压条9凹槽内,上压条10嵌套在中压条9上,加强环12固定在上压条10凹槽之中,上导电排13与上吊架6构成一体,下导电排14与下吊架4构成一体,拉紧装置15将上吊架6、下吊架4和主线圈1联成一整体框架结构;b.调谐元件3的主电容置于一个绝缘筒内,其余元件置于另一个绝缘筒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路阻波器,它是由主线圈、调谐元件、保护装置并联组成,主线圈由并联的内、外两层螺旋形布置的线圈构成,每层线圈由多根绝缘线并绕组成,主线圈通过支撑绝缘构件固定,保护装置和调谐元件安装在主线圈中部空间,其特征是a.进行过换位的内层线圈7镶嵌在下压条8凹槽内,中压条9嵌套在下压条8上,进行过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清李仲宁朱梦熊李镇建
申请(专利权)人:水利部能源部地质勘探机电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