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宝库专利>正文

平台整合化均匀负荷的太阳能供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54228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21 09: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平台整合化均匀负荷的太阳能供电装置,包括太阳能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板的底部铰接有上壳体,所述上壳体的底部连接有下壳体,所述太阳能板的中部设置有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包括支撑杆,两个所述支撑杆相互铰接,且两者铰接处的底部连接有中空杆,所述中空杆的底部连接有四面体阀,所述四面体阀的底部连接有滑动台,所述滑动台的两侧与下壳体的内壁滑动连接,两个支撑杆的相邻侧连接有挡雨板,所述挡雨板的顶部向两边张开,所述支撑杆的底部设置有分液装置,所述分液装置包括方形壳体,三个所述方形壳体呈圆周状分布,且方形壳体之间连接有圆柱壳,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可自主调节位置的特点。具有可自主调节位置的特点。具有可自主调节位置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平台整合化均匀负荷的太阳能供电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太阳能
,具体为一种平台整合化均匀负荷的太阳能供电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太阳能供电装置是利用太阳能为其他耗电元器件进行供电的一种装置,广泛应用于路灯、蔬菜大棚等领域。
[0003]太阳能板在使用时,无法根据环境自主调节太阳能板的位置,在雷雨天气会受到雨水侵蚀。因此,设计可自主调节位置的一种平台整合化均匀负荷的太阳能供电装置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平台整合化均匀负荷的太阳能供电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平台整合化均匀负荷的太阳能供电装置,包括太阳能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板的底部铰接有上壳体,所述上壳体的底部连接有下壳体,所述太阳能板的中部设置有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包括支撑杆,两个所述支撑杆相互铰接,且两者铰接处的底部连接有中空杆,所述中空杆的底部连接有四面体阀,所述四面体阀的底部连接有滑动台,所述滑动台的两侧与下壳体的内壁滑动连接,两个支撑杆的相邻侧连接有挡雨板,所述挡雨板的顶部向两边张开。
[0006]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杆的底部设置有分液装置,所述分液装置包括方形壳体,三个所述方形壳体呈圆周状分布,且方形壳体之间连接有圆柱壳,所述圆柱壳的中部与支撑杆轴承连接,所述方形壳体的顶部连接有铲起部,所述方形壳体的底部贯通连接有底管,所述底管的一端连接有接合部一,所述接合部一的一端设置有除杂装置。
[0007]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方形壳体的顶部设置有弧顶,所述方形壳体的内壁铰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一端与弧顶的内壁相接触,所述方形壳体的底部内壁连接有牵拉丝,所述牵拉丝的顶部连接有浮动体,所述方形壳体的侧壁设置有阻挡部,所述阻挡部与挡板相配合。
[0008]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除杂装置包括方形体,所述方形体的顶部和底部向内凸设有弧形部,所述方形体的内部设置有镂空囊,所述镂空囊的内部设置有弹性球,所述方形体的两侧内壁对应安装有密度块,所述密度块的一侧连接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镂空囊的底部相连接,所述方形体的顶部与结合部二相贯通,所述结合部二与接合部一贯通连接。
[0009]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滑动台的底部连接有折叠囊,所述折叠囊的底部设置有扭簧,所述扭簧的底部连接有阻塞板。
[0010]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四面体阀的中部贯通设置有横管,所述横管的中部贯通连接有纵管,所述四面体阀的内部设置有三个压力控制球,三个所述压力控制球分别与横
管的中部和纵管的端部相配合,三个所述压力控制球的开启压力各不相同。
[0011]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方形壳体的一侧中部贯通连接有斜管,所述接合部一在方形壳体的左右对应分布有两个,所述斜管的一端与另一个接合部一相连接。
[0012]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下壳体的底部贯通连接有喷洒调向装置,所述喷洒调向装置包括底盘,所述底盘的顶部贯通连接有柔性管,所述柔性管的一端贯通连接有顶盘,所述顶盘和底盘均与下壳体的一侧转动连接,所述顶盘的顶部贯通连接有喷头,所述喷头位于上壳体的顶部中心处,所述底盘的一端连接有控制标,所述控制标的一侧设置有卡爪,所述卡爪与底盘相配合,所述控制标与密度块相互贯通连接。
[0013]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铲起部的一侧设置有弧度,所述铲起部的回转线与折叠囊的顶部相接触。
[0014]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底管上设置有限流阀,所述限流阀的输入端与扭簧相连接。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能够防止雨水击打在太阳能板上造成其腐蚀,同时随着两个支撑杆的合拢,带动挡雨板撑开,使太阳能板的顶部形成防水区域,进一步防止受到雨水侵蚀,并且只有雨水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才会触发挡雨板张开,防止日常冲洗时误触发,并且多余的雨水会缓慢渗入四面体阀进入下方,如果雨势较大会使得挡雨板撑开程度变大,小雨时撑开程度减小,恰当地根据雨势决定挡雨面积,当太阳升起时滑动台底部的雨水蒸发成水蒸气,推动支撑杆向上撑开捕捉阳光,达到雨后重新启动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6]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原理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分液装置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四面体阀结构示意图;图中:1、太阳能板;2、上壳体;21、下壳体;211、滑动台;3、升降装置;31、支撑杆;32、中空杆;33、圆柱壳;4、分液装置;41、方形壳体;411、斜管;412、底管;413、接合部一;42、弧顶;421、铲起部;43、限流阀;44、牵拉丝;45、浮动体;46、挡板;47、阻挡部;5、喷洒调向装置;51、底盘;52、柔性管;53、顶盘;54、控制标;55、喷头;6、四面体阀;61、压力控制球;62、弹性部;63、横管;64、纵管;71、方形体;711、结合部二;72、镂空囊;73、弹性球;74、连接部;75、折叠囊;76、扭簧;77、阻塞板;78、密度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请参阅图1

4,本专利技术提供技术方案:一种平台整合化均匀负荷的太阳能供电装置,包括太阳能板1,其特征在于:太阳能板1的底部铰接有上壳体2,上壳体2的底部连接有下壳体21,太阳能板1的中部设置有升降装置3,升降装置3包括支撑杆31,两个支撑杆31相互铰接,且两者铰接处的底部连接有中空杆32,中空杆32的底部连接有四面体阀6,四面体阀6的底部连接有滑动台211,滑动台211的两侧与下壳体21的内壁滑动连接,两个支撑杆31的相邻侧连接有挡雨板,挡雨板的顶部向两边张开,当该供电装置工作时,雨水从顶部降入滑动台211上方,将滑动台211向下压,此时中空杆32被拽动向下运动,从而将支撑杆31的一端向下拖动,带动两个太阳能板1向下收入上壳体2的内部,防止雨水击打在太阳能板1上造成其腐蚀,同时随着两个支撑杆31的合拢,带动挡雨板撑开,使太阳能板1的顶部形成防水区域,进一步防止受到雨水侵蚀,并且只有雨水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才会触发挡雨板张开,防止日常冲洗时误触发,并且多余的雨水会缓慢渗入四面体阀6进入下方,如果雨势较大会使得挡雨板撑开程度变大,小雨时撑开程度减小,恰当地根据雨势决定挡雨面积,当太阳升起时滑动台211底部的雨水蒸发成水蒸气,推动支撑杆31向上撑开捕捉阳光,达到雨后重新启动的效果;支撑杆31的底部设置有分液装置4,分液装置4包括方形壳体41,三个方形壳体41呈圆周状分布,且方形壳体4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平台整合化均匀负荷的太阳能供电装置,包括太阳能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板(1)的底部铰接有上壳体(2),所述上壳体(2)的底部连接有下壳体(21),所述太阳能板(1)的中部设置有升降装置(3),所述升降装置(3)包括支撑杆(31),两个所述支撑杆(31)相互铰接,且两者铰接处的底部连接有中空杆(32),所述中空杆(32)的底部连接有四面体阀(6),所述四面体阀(6)的底部连接有滑动台(211),所述滑动台(211)的两侧与下壳体(21)的内壁滑动连接,两个支撑杆(31)的相邻侧连接有挡雨板,所述挡雨板的顶部向两边张开;所述支撑杆(31)的底部设置有分液装置(4),所述分液装置(4)包括方形壳体(41),三个所述方形壳体(41)呈圆周状分布,且方形壳体(41)之间连接有圆柱壳(33),所述圆柱壳(33)的中部与支撑杆(31)轴承连接,所述方形壳体(41)的顶部连接有铲起部(421),所述方形壳体(41)的底部贯通连接有底管(412),所述底管(412)的一端连接有接合部一(413),所述接合部一(413)的一端设置有除杂装置;所述除杂装置包括方形体(71),所述方形体(71)的顶部和底部向内凸设有弧形部,所述方形体(71)的内部设置有镂空囊(72),所述镂空囊(72)的内部设置有弹性球(73),所述方形体(71)的两侧内壁对应安装有密度块(78),所述密度块的一侧连接有连接部(74),所述连接部与镂空囊(72)的底部相连接,所述方形体(71)的顶部与结合部二(711)相贯通,所述结合部二(711)与接合部一(413)贯通连接;所述滑动台(211)的底部连接有折叠囊(75),所述折叠囊(7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宝库
申请(专利权)人:陈宝库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