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框贴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54147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21 09: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边框贴合装置,包括裁切机构、复合辊及转移贴合机构。转移辊在接料位置获取底辊上的CCM片料后,可将CCM片料转移至贴合位置进行贴合。由于转移辊在获取CCM片料的获取过程中能够绕底辊公转,故转移辊获取一个CCM片料所需的时间将小于裁切机构一个裁切周期。同样的,转移辊能够在贴合过程中绕复合辊公转,故贴合一个CCM片料所需的时间也将缩短。在产生的时间差内,转移辊能够将CCM片料转移至贴合位置,并将空置的转移辊移动至接料位置以准备进行下一个CCM片料的获取。如此,边框料带及CCM料带均可实现连续走带,从而显著提升燃料电池的生产效率。燃料电池的生产效率。燃料电池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边框贴合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燃料电池加工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边框贴合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燃料电池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先在CCM(catalyst coated membrane,催化剂/质子交换膜组件)的两侧贴合边框得到五合一组件。CCM与边框的贴合方式一般包括片对片贴合及不连续的卷对卷贴合。
[0003]片对片贴合方式中,CCM及边框来料均为片料,CCM与第一片边框进行对位贴合后的半成品再与另一片边框进行贴合。不连续的卷对卷贴合方式中,边框来料为卷料,CCM的来料也可为卷料。此时,需要先在设备上进行半断裁切并得到带跳距的单片CCM,再对跳距处的废料排废。接着,再将单片CCM与两层边框依次进行贴合。
[0004]片对片贴合的过程中,需要针对每个片料的CCM与边框都需要进行定位对齐。而在不连续的卷对卷贴合的方式中,贴合动作只能在料带不走带的情况下进行。因此,现有的贴合方式会导致燃料电池的生产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提升燃料电池的生产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边框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裁切机构,包括相对设置的刀辊及底辊,CCM料带能够由所述刀辊裁切成吸附于所述底辊并随所述底辊转动的CCM片料;复合辊,边框料带能够绕经所述复合辊;及转移贴合机构,包括转移组件、多个转移辊及每个所述转移辊所对应的驱动组件,所述转移组件能够带动多个所述转移辊依次经过接料位置及贴合位置,且随着任一个所述转移辊进入所述接料位置,另一个所述转移辊将进入所述贴合位置;其中,位于所述接料位置的所述转移辊能够与所述底辊配合,并在所述驱动组件的带动下绕所述底辊公转,以获取所述底辊上的所述CCM片料,位于所述贴合位置的所述转移辊能够与所述复合辊配合,并在所述驱动组件的带动下绕所述复合辊公转,以将所述转移辊上的所述CCM片料贴合于所述边框料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框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CCM料带经所述刀辊裁切得到的相邻两个所述CCM片料之间不存在跳距。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框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辊及所述转移辊均为真空辊,且所述转移辊与所述底辊配合时,所述转移辊的真空度大于所述底辊的真空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框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移组件为转台,多个所述转移辊绕所述转台的转轴等间隔设置,所述转台能够每次转动预设角度,以带动多个所述转移辊依次经过所述接料位置及所述贴合位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框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移辊位于所述接料位置时,所述驱动组件能够驱动所述转移辊靠近或远离所述底辊,以使所述转移辊与所述底辊配合或分离;所述转移辊位于所述贴合位置时,所述驱动组件能够驱动所述转移辊靠近或远离所述复合辊,以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七四专利代理机构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氢导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