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崔巧专利>正文

一种自动开合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4103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自动开合伞,包括:伞面、伞骨、伞杆,设置在该伞杆上的上蜂巢及对应设置在伞杆上的下蜂巢,设于伞杆上的动力单元,设于伞杆上与动力单元连接的传动单元,与动力单元连接、用于提供该动力单元工作用的动力电源,与动力单元连接、用于控制动力单元动作的控制单元,动力单元通过传动单元与下蜂巢连接,动力单元与传动单元设于伞杆中;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自动开合伞通过动力电源驱动动力单元动作,通过传动单元带动下蜂巢动作,实现伞的自动撑开与收合,减轻了人力,通过控制单元进行操作控制,操作简单方便,省时省力,将动力单元与传动单元设于伞杆中保护动力单元和传动单元,避免动力单元与传动单元受外界环境的干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伞,更详细地说,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户外活动的自 动开合伞。
技术介绍
伞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必备品,特别是外出时,其作用主要是遮 阳、挡雨、挡风。小型的雨伞可以随身携带,用手拿着即可起到防雨遮阳作 用,尤其是近几年开发出来的折叠伞。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针对于野 外旅游、户外休闲活动等,专门开发了一种大面积的伞,用于扩大防雨遮阳 的面积,同时可供多人共同使用,如可供多人户外在其下进行喝茶、下棋等 休闲活动。但无论用途怎样,其伞的结构形式大致相同,主要由伞面、伞 骨、伞杆等组成。如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中公开号CN 201005178Y 名称为 休闲伞的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伞,它至少包括有伞面、伞骨、伞杆,其中伞 面由中心伞面和外围伞面两部分组合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伞骨包括有中 心伞骨和外围伞骨,且中心伞骨和外围伞骨相互交错地固连在伞杆上,分别 固定在中心伞骨和外围伞骨上面的中心伞面和外围伞面之间形成有相互错位 的透风间隙。伞在后来的使用中,特别是针对于户外活动的伞,其结构或多或少的做 了一些改变,但无论怎么改变,使用时,伞的撑开都需藉由人力操作,撑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开合伞,包括:伞面、伞骨、伞杆,设置在该伞杆上的上蜂巢及对应设置在伞杆上的下蜂巢,其特征在于:其进一步包括:设于伞杆上的动力单元,设于伞杆上与动力单元连接的传动单元,与所述动力单元连接、用于提供该动力单元工作用的动力电源,与动力单元连接、用于控制动力单元动作的控制单元,所述动力单元通过传动单元与下蜂巢连接,所述伞杆为中空结构,所述动力单元与传动单元设于伞杆中。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自动开合伞,包括伞面、伞骨、伞杆,设置在该伞杆上的上蜂巢及对应设置在伞杆上的下蜂巢,其特征在于其进一步包括设于伞杆上的动力单元,设于伞杆上与动力单元连接的传动单元,与所述动力单元连接、用于提供该动力单元工作用的动力电源,与动力单元连接、用于控制动力单元动作的控制单元,所述动力单元通过传动单元与下蜂巢连接,所述伞杆为中空结构,所述动力单元与传动单元设于伞杆中。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开合伞,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单元 设置于伞杆中,所述传动单元包括巻绕件及滑轮,所述滑轮通过拉绳与巻绕 件连接,所述巻绕件与动力单元连接,所述滑轮设于上蜂巢与下蜂巢之间。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开合伞,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轮与动 力单元之间另设有副拉绳连接,所述副拉绳一端固定在滑轮上,副拉绳另一 端巻绕在动力单元上。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开合伞,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蜂巢与 动力单元之间设有副拉绳连接,所述副拉绳一端固定在下蜂巢上,副拉绳另 一端巻绕在动力单元上。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开合伞,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单元 进一步包括变速箱。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立春
申请(专利权)人:崔巧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