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智勇杰专利>正文

一种多用途景观建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3901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21 09: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景观建筑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多用途景观建筑,包括设置于土壤层顶部的观景建筑主体,且观景建筑主体包括蓄水箱、地坪层、立柱和雨水收集装置;所述雨水收集装置包括对称设有的两个集水槽和设置于集水槽上方的透气导水组件;透气导水组件包括上导板和下导板;且上导板的截面形状为倒V形,并设有N个;下导板的截面形状为V形,并设有N+1个;所述上导板与下导板交错设置,使上导板的两侧边缘分别位于相邻两个下导板的V形槽内,且上导板底壁与下导板顶壁之间预留通气间隙;一个所述下导板的两端均开设有出水口,且两个出水口分别与两个集水槽相对应;有效实现雨水的回收利用,以增加该景观建筑的可使用功能。以增加该景观建筑的可使用功能。以增加该景观建筑的可使用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用途景观建筑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景观建筑
,具体涉及一种多用途景观建筑。

技术介绍

[0002]景观建筑常建设与风景区,只要是指除房屋建筑以外的供观赏休憩的建筑,由上可知,现有的观景建筑大多仅作为休息和景观美化之用,功能单一。
[0003]综上,可在本申请中提出一种适用于不同自然天气的多用途景观建筑。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用途景观建筑,以解决现有景观建筑存在使用功能单一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用途景观建筑,包括设置于土壤层顶部的观景建筑主体,且所述观景建筑主体包括蓄水箱、地坪层、立柱和雨水收集装置;所述蓄水箱预埋于土壤层内;所述地坪层设置于蓄水箱顶部,且地坪层顶面不低于土壤层顶面;所述立柱共设有四个,均匀分布于雨水收集装置底部的四个拐角处,且每个立柱的内部均预埋有导管,所述立柱底部贯穿地坪层,且导管用于导通雨水收集装置和蓄水箱;所述雨水收集装置包括对称设有的两个集水槽和设置于集水槽上方的透气导水组件;四个立柱分别两组,分别焊接于两个集水槽底部,并靠近集水槽两端;两个所述集水槽的外侧均焊接有立板,且所述透气导水组件焊接于两个立板之间;所述透气导水组件包括上导板和下导板;所述上导板的截面形状为倒V形,并设有N个;所述下导板的截面形状为V形,并设有N+1个;所述上导板与下导板交错设置,使上导板的两侧边缘分别位于相邻两个下导板的V形槽内,且上导板底壁与下导板顶壁之间预留通气间隙;一个所述下导板的两端均开设有出水口,且两个出水口分别与两个集水槽相对应。
[0006]优选的,每个所述上导板与下导板之间的通气间隙内均设有防水透气压条,且防水透气压条由防水透气膜包括透气海绵形成。
[0007]优选的,所述立柱顶部固定有顶棚,且所述顶棚包括基座和对称固定于基座顶部的两个斜板,两个所述斜板上均开设有安装孔,且两个安装孔内均嵌入有雨量调节装置。
[0008]优选的,所述雨量调节装置包括:固定于安装孔上/下两端的固定块;设置于两个固定块之间的多个转动板;固定于斜板顶部的传动箱和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通过传动箱同步驱动所述转动板转动。
[0009]优选的,多个所述转动板首尾搭接配合,且与安装孔上端固定块相配合的转动板顶部位于对应固定块下方;与安装孔下端固定块相配合的转动板底部位于对应固定块上方。
[0010]优选的,每相邻两个所述立柱之间均设有卷帘装置,且所述卷帘装置至少包括可转动的转轴和绕设于转轴上的卷帘。
[0011]优选的,每个所述卷帘的底部均设有滑板,且所述滑板滑动配合于相邻两个立柱之间。
[0012]优选的,所述转轴的两端均设有复位弹簧,所述滑板为永磁板,所述地坪层顶部嵌入有四个可拆卸的电磁块,且四个电磁块在通电时分别吸引四个滑板。
[0013]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在本专利技术中,设置了由集水槽和透气导水组件构成的雨水收集装置,并与蓄水箱配合,从而有效实现雨水的回收利用,以增加该景观建筑的可使用功能;而其中透气导水组件包括对称设置的上导板和下导板,且上导板与下导板交错配合,结构简单,并且能在有效实现雨水收集的同时保证整体装置具有良好的透气性。
[0014](2)在本专利技术中,还设置了与上述雨水收集装置相配合的雨量调节装置,由此能在不同的雨水天气下实现雨水收集装置的稳定使用;例如,能有效避免雨量过大时,出现雨水收集装置导水不及时的问题,进而造成整体景观建筑的漏水。
[0015](3)针对上述雨量调节装置,主要包括多个首尾搭接的转动板,具体基于转动板的转动,能有效调整转动板的倾斜角度和相邻两个转动板之间的间隙,从而达到雨量调节的效果;结构简单,驱动方便,并且在关闭雨量调节装置时还能有效达到遮阳效果。
[0016](4)在本专利技术中,还设置了可升降的卷帘装置,用于对整体建筑的侧边进行防护,从而有效阻挡侧面的雨水侵袭。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集水槽与透气导水组件的配合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顶棚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的A处放大图;图中:土壤层

1、蓄水箱

2、地坪层

3、立柱

4、导管

41、雨水收集装置

5、集水槽

51、透气导水组件

52、立板

53、上导板

54、下导板

55、出水口

56、防水透气压条

57、顶棚

6、基座

61、斜板

62、安装孔

63、雨量调节装置

64、固定块

641、转动板

642、传动箱

643、驱动电机

644、转轴

7、卷帘

8、滑板

81、电磁块

9。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图2和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用途景观建筑,包括设置于土壤层1顶部的观景建筑主体,且观景建筑主体包括蓄水箱2、地坪层3、立柱4和雨水收集装置5;
蓄水箱2预埋于土壤层1内;具体,在实际应用时,可将蓄水箱2与景区的供水系统相连接,并在蓄水箱2的出水口处设置滤网等结构,由此可利用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景观建筑所收集的雨水进行整体景区的灌溉,从而有效实现雨水的回收利用;地坪层3设置于蓄水箱2顶部,且地坪层3顶面不低于土壤层1顶面;立柱4共设有四个,均匀分布于雨水收集装置5底部的四个拐角处,且每个立柱4的内部均预埋有导管41,立柱4底部贯穿地坪层3,且导管41用于导通雨水收集装置5和蓄水箱2;雨水收集装置5包括对称设有的两个集水槽51和设置于集水槽51上方的透气导水组件52;四个立柱4分别两组,分别焊接于两个集水槽51底部,并靠近集水槽51两端;两个集水槽51的外侧均焊接有立板53,且透气导水组件52焊接于两个立板53之间;透气导水组件52包括上导板54和下导板55;上导板54的截面形状为倒V形,并设有N个;下导板55的截面形状为V形,并设有N+1个;上导板54与下导板55交错设置,使上导板54的两侧边缘分别位于相邻两个下导板55的V形槽内,且上导板54底壁与下导板55顶壁之间预留通气间隙;一个下导板55的两端均开设有出水口56,且两个出水口5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用途景观建筑,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土壤层(1)顶部的观景建筑主体,且所述观景建筑主体包括蓄水箱(2)、地坪层(3)、立柱(4)和雨水收集装置(5);所述蓄水箱(2)预埋于土壤层(1)内;所述地坪层(3)设置于蓄水箱(2)顶部,且地坪层(3)顶面不低于土壤层(1)顶面;所述立柱(4)共设有四个,均匀分布于雨水收集装置(5)底部的四个拐角处,且每个立柱(4)的内部均预埋有导管(41),所述立柱(4)底部贯穿地坪层(3),且导管(41)用于导通雨水收集装置(5)和蓄水箱(2);所述雨水收集装置(5)包括对称设有的两个集水槽(51)和设置于集水槽(51)上方的透气导水组件(52);四个立柱(4)分别两组,分别焊接于两个集水槽(51)底部,并靠近集水槽(51)两端;两个所述集水槽(51)的外侧均焊接有立板(53),且所述透气导水组件(52)焊接于两个立板(53)之间;所述透气导水组件(52)包括上导板(54)和下导板(55);所述上导板(54)的截面形状为倒V形,并设有N个;所述下导板(55)的截面形状为V形,并设有N+1个;所述上导板(54)与下导板(55)交错设置,使上导板(54)的两侧边缘分别位于相邻两个下导板(55)的V形槽内,且上导板(54)底壁与下导板(55)顶壁之间预留通气间隙;一个所述下导板(55)的两端均开设有出水口(56),且两个出水口(56)分别与两个集水槽(51)相对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用途景观建筑,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上导板(54)与下导板(55)之间的通气间隙内均设有防水透气压条(57),且防水透气压条(57)由防水透气膜包括透气海绵形成。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智勇杰
申请(专利权)人:智勇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