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CT检查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53800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21 09: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CT检查防护装置,包括CT扫描主体、移动平台和防护组件;驱动件带动L型板和防护组件移动到受检者需要身体遮蔽的一侧,初始状态连接板处于第一段槽一端,防护电机开始工作,防护电机带动驱动齿轮,驱动齿轮带动从动齿轮,从动齿轮带动防护丝杆逆时针旋转,防护丝杆旋转带动带动升降块、带动杆和U罩体沿第一段槽向第二段槽方向运动,当连接板处于第二段槽,U罩体处于输送板正上方,进一步升降块向L型板方向移动,升降块相继带动带动杆和U罩体向下运动,直至U罩体与受检者身体贴合,通过这样的结构实现了调节U罩体的高度形成更为有效防护,且不用U罩体时自动化移动到一侧,使受检者更容易从输送床起身的检查防护装置。装置。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CT检查防护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CT检查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CT检查具有扫描时间快、无创检查、成像清晰、分辨率高等优点,逐渐成为经常使用检查方法,CT检查与普通的X射线相比受检者受到辐射的幅度较大,做好放射防护尤为重要,CT检查的X射线球管做360度圆周运动,X射线在机架以孔径为中心的360度方向均存在。
[0003]现有CT检查防护装置对非受检部包裹防护或是防护罩遮蔽方式进行防护,然而,现有CT检查防护装置不能实现针对不同体态受检者来调节防护罩的高度形成更为有效防护,且不能实现不用防护罩时自动化移动到一侧,使受检者更容易从输送床起身。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针对不同体态受检者来调节U罩体的高度且不用U罩体时自动化移动到一侧的CT检查防护装置。
[0005]为了完成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CT检查防护装置,其包括
[0006]CT扫描主体包括CT扫描仪和输送床,所述输送床包括底座、支撑板、输送板和输送件,所述底座设置在所述CT扫描仪一侧,所述支撑板固定在所述底座顶端,所述输送板通过所述输送件与所述支撑板滑动连接,所述输送板的顶部设置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轴向与所述输送板的滑动方向平行;
[0007]移动平台包括驱动件和L型板,所述L型板通过所述驱动件可滑动设在所述导向槽内,所述驱动件设置在所述输送板上;
[0008]防护组件包括U罩体、导向管、防护丝杆、带动杆、升降块、安装板、连接板和防护电机,所述导向管具有L型槽,所述导向管竖直固定在所述L型板上,所述安装板设置在所述导向管下端,所述防护电机设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防护电机输出轴延伸至所述导向管内并固定安装驱动齿轮,所述防护丝杆竖直设置在所述导向管内,所述防护丝杆的底端同轴设置与所述驱动齿轮啮合的从动齿轮,所述L型槽包括水平开设在所述导向管上部的第一段槽和竖直开设在所述导向管的第二段槽,所述升降块移动套设在所述防护丝杆上,所述连接板的一侧与所述升降块固定连接,相对侧穿过L型槽与所述带动杆的一端连接,所述带动杆另一端与所述U罩体连接。
[0009]上述方案有益效果为:受检者躺到输送板上,驱动件带动L型板和防护组件移动到受检者需要身体遮蔽的一侧,初始状态连接板处于第一段槽一端,防护电机开始工作,防护电机带动驱动齿轮,驱动齿轮带动从动齿轮,从动齿轮带动防护丝杆逆时针旋转,防护丝杆旋转带动带动升降块、带动杆和U罩体沿第一段槽向第二段槽方向运动,当连接板处于第二段槽,U罩体处于输送板正上方,进一步升降块向L型板方向移动,升降块相继带动带动杆和U罩体向下运动,直至U罩体与受检者身体贴合,停止防护电机工作,进一步,输送件带动输送板向CT扫描仪方向移动,通过这样的结构实现了调节U罩体的高度形成更为有效防护,且
不用U罩体时自动化移动到一侧,使受检者更容易从输送床起身的CT检查防护装置。
[0010]一个优选的方案是,所述输送件包括输送电机、输送丝杆、带动块和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设在所述支撑板的放置槽内,所述输送电机固定在所述固定板上,所述输送电机输出轴与所述输送丝杆连接,所述带动块套设在所述输送丝杆上,所述带动块固定在所述输送板底部,所述带动块可滑动设在所述放置槽内。
[0011]上述方案有益效果为:输送件实现输送板在滑槽位置移动,受检者躺在输送板,通过驱动输送件带动输送板进而带动受检者向CT扫描仪移动。
[0012]一个优选的方案是,所述驱动件包括驱动电机、驱动丝杆和滑动块,所述驱动电机设在所述输送板上,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与所述驱动丝杆连接,所述滑动块套设在所述驱动丝杆,所述滑动块可滑动设在导向槽内,所述L型板固定在所述滑动块上。
[0013]上述方案有益效果为:驱动件设置实现L型板在导向槽位置移动,通过L型板带动U罩体的位置移动对受检者非检查身体部位进行有效遮蔽。
[0014]一个优选的方案是,所述带动杆包括套环、斜支杆和支撑杆,所述套环套设在所述导向管上,所述套环通过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升降块连接,所述斜支杆与所述套环外壁连接,所述支撑杆一端连接所述斜支杆,所述支撑杆另一端与U罩体连接。
[0015]一个优选的方案是,所述输送板包括曲面部和竖槽,所述竖槽具有两组,所述竖槽对称设在所述曲面部两侧。
[0016]上述方案有益效果为:曲面部的设计与受检者背部贴合,使得受检者躺在输送板更加稳定和舒适,竖槽的设计与U罩体端部配合,U罩体端部插入竖槽更加稳定。
[0017]一个优选的方案是,所述移动平台和防护组件具有两组。
[0018]上述方案有益效果为:移动平台和防护组件具有两组的设置增加U罩体覆盖面积。
附图说明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0]图1是本技术CT检查防护装置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本技术CT检查防护装置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是本技术CT检查防护装置剖视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4是本技术CT检查防护装置另一剖视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5是图1中A区域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5]图6是图3中B区域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6]图7是图4中C区域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7]附图标记说明
[0028]10、CT扫描主体;11、CT扫描仪;12、输送床;13、底座;14、支撑板;15、输送板;16、输送件;140、滑槽;141、放置槽;150、导向槽;151、曲面部;152、竖槽;
[0029]20、移动平台;21、驱动件;22、L型板;
[0030]30、防护组件;31、U罩体;32、导向管;33、防护丝杆;34、带动杆;35、升降块;36、驱动齿轮;37、从动齿轮;38、安装板;39、连接板;40、防护电机;320、L型槽;321、第一段槽;322、第二段槽;341、套环;342、斜支杆;343、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32]如图1至图7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CT检查防护装置,其包括CT扫描主体10、移动平台20和防护组件30。
[0033]如图1、图3、图4所示,CT扫描主体10包括CT扫描仪11和输送床12,输送床12包括底座13、支撑板14、输送板15和输送件16,底座13设置在CT扫描仪11一侧,支撑板14固定在底座13顶端,输送板15通过输送件16与支撑板14滑动连接,输送板1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CT检查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CT扫描主体,包括CT扫描仪和输送床,所述输送床包括底座、支撑板、输送板和输送件,所述底座设置在所述CT扫描仪一侧,所述支撑板固定在所述底座顶端,所述输送板通过所述输送件与所述支撑板滑动连接,所述输送板的顶部设置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轴向与所述输送板的滑动方向平行;移动平台,包括驱动件和L型板,所述L型板通过所述驱动件可滑动设在所述导向槽内,所述驱动件设置在所述输送板上;防护组件,包括U罩体、导向管、防护丝杆、带动杆、升降块、安装板、连接板和防护电机,所述导向管具有L型槽,所述导向管竖直固定在所述L型板上,所述安装板设置在所述导向管下端,所述防护电机设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防护电机输出轴延伸至所述导向管内并固定安装驱动齿轮,所述防护丝杆竖直设置在所述导向管内,所述防护丝杆的底端同轴设置与所述驱动齿轮啮合的从动齿轮,所述L型槽包括水平开设在所述导向管上部的第一段槽和竖直开设在所述导向管的第二段槽,所述升降块移动套设在所述防护丝杆上,所述连接板的一侧与所述升降块固定连接,相对侧穿过L型槽与所述带动杆的一端连接,所述带动杆另一端与所述U罩体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晖冯翼飞殷庆龙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北戴河康复疗养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