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电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3776 阅读:2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公开了一种用于手持式电子装置(88)例如移动电话的便携式电化学电源(20)。该电源(20)包括带有电连接器(86)的壳体(22),电路板(24),和位于其中的可移除的电化学电池(72)。电路板(24)带有从电化学电池(72)接收电能并提供电源输出来给外部装置(88)供电的供电电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整体上涉及一种用于手持式电子装置的便携式直流电源。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例如移动电话等装置的直流电源。
技术介绍
便携式电池供电装置例如移动电话的增长在过去的几年间有了显著地提高并且该趋势被认为还将继续。移动电话通常使用置于话机内以提供所需电力的可再充电电池。电池给移动电话供电的时长主要取决于电池的型号和置于移动电话内的耗能元件的数量。响应消费者的需求,移动电话生产商将例如发送和接收数字图像和/或文字信息的能力引入移动电话元件中。不幸地是,含有这些元件通常会对给移动电话供电的可再充电电池带来附加的要求。最终结果就是移动电话的运行时间由于增加的电力需求而变得越来越短。在对于电池的电力需求不断增加的同时,为了减小移动电话的大小,移动电话的尺寸和重量在不断减小。随着移动电话尺寸的减小,置于移动电话内的电池盒的尺寸也被减小。这两种趋势的存在(也就是电力需求的增加和电池尺寸的减小)导致很多通话或数据传输失败。一^H吏解决该问题复i:^附加趋势i绝大多数移动电话需要具有特定尺寸和形状特征的电池。为了鼓励消费者向移动电话生产商购买替换电池,移动电话被制成为包括具有特定的形状,封闭机构,电压要求等的电池。而且,置于移动电话内的再充电端口限制了能够被连接至移动电话的充电器的类型。总之,这些因素限制了消费者用另一个电源快速替换已耗尽电池的能力。已经进行了多种尝试来发展合适的用于移动电话的便携式电源。例如,US6, 127, 801/>开了一种电源,包括电池组和具有双向电路的基本单位。电池组被制成卡入到设计为被夹在移动电话上的基本单位内。不幸地是,电池组和基本单位会增加移动电话的尺寸和重量,这与消费者的期望相反,同时还会导致用户在移动电话的电池被耗尽时需要更换的8部件数量的额外增长。在另一个例子中,US6, 709, 784公开了一种独特的电池组,该电池组能够被插入移动电话的接口以再充电移动电话的内置可再充电电池和/或直接给移动电话供电。该专利技术将电池和允许将电池组连接至移动电话的插头集成在一起。因此,当电池组的电池被耗尽时,整个电池组,包括插头在内,就必须报废,这增加了消费者的成本。因此,存在一种对于使用通用电池的便携式直流电源的需求,消费者能够轻易地将这种通用电池插入可重复使用的壳体内和从中取出。该电源应该是重量轻,体积小并容易适于各种使用不同形状和尺寸的电池的移动电话。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给手持式电子装置,例如使用具有特定尺寸和形状的电池的移动电话,提供电流的便携式直流电源。本专利技术体积小,重量轻,并且使用便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种应用,便携式电化学电源包括具有内表面和外表面的壳体,穿过壳体设置的电连接器,连接器具有可从外表面连接的第一端。电源还包括位于壳体内的电路板。电路板同时与电化学电池和连接器电连接,从电化学电池接收低于1. 90V的输入电压并通过连接器提供高于3. OOV的输出电压。壳体包括彼此连接在一起的至少两部分和适于可取出地容纳电化学电池的空腔。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应用, 一种用于向电池供电装置提供电流的方法包括提供一种具有至少一个端口的电池供电装置,该端口被物理地和电学地设置成从外部电源接收电流,选择一种具有第一端子,第二端子和低于1.90V的初始不变的开路电压的电化学电池,提供一个用于至少一块电路板和电化学电池的壳体,将电化学电池放入壳体内,在壳体开口端上固定一个封盖,提供一个细长的导电的连接器,将细长的连接器固定至壳体和本装置的端口从而在壳体和装置之间建立起电连接,并使组装起来的壳体,细长的连接器和装置在电路板从电化学电池接收输入电压时保持连接并将输出电压提供给装置。输入电压低于1. 90V而输出电压高于3. OOV。壳体包括开口端,侧壁和封闭端。电路板能够将电化学电池的电压从第一电压转化为较高的第二电压。壳体还包括界定出壳体封闭端的不导电的第一部分且电连接器被设置为通过该部分和包括侧壁的导电的第二部分。而根据另一种应用,便携式电池供电电源包括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的第一壳体部分,第一端包括第一开口;第二壳体部分,具有第三和第四端以及位于其间的电池容纳区域;电路板;和由电路板携带的供电电路。供电电路包括从第一电池接收电能的输入端和将电能提供给电池供电装置的输出端。电源还包括由电路板携带的第一电池触点且其与供电电路的输入端电连通,由电路板携带的电连接器且其与电源输出端电连通,以及适于和位于电池第二端的端子电接触的第二电池触点。第三端面向第一壳体部分,第一电池触点适于和位于容纳在电池容纳区域内的电池的第一端的端子电接触,而电连接器通过第一开口可到达电源外部。根据另一种应用,便携式电池供电电源适于选择性地容纳基本圆柱形的第一和第二电池并通过电连接器将电能提供给外部的便携式电池供电装置。电源主要包括封闭地接合以形成具有电池容纳区域的整体组件的第一,第二和第三盖部,电路板,第四盖部,由第四盖部携带并适于可移除地将第四盖部连接至整体组件的第一和笫二用户可操作连接部件,和由第四盖部携带的机械弹性导电部件。电路板带有供电电路,电连接器,适于和位于第一电池第一端上的端子电接触的第一电池触点,和适于和位于第二电池第一端上的端子电接触的第二电池触点。机械弹性导电部件适于提供分别位于第一和第二电池的第二端的端子之间的电连接。机械弹性导电部件与锁定部件有效机械连通。而根据另一种应用,便携式电池供电电源包括第一高分子盖部,封闭地接合第二盖部以形成包括适于容纳电池的空腔的整体组件的第二高分子盖部,电路板,和由电路板携带的供电电路。供电电路包括从电池接收电能的输入端和用于将电能提供给外部装置的输出端。电源还包括由电路板携带并与供电电路的输出端电连通的第一电连接器,由电路板携带并与供电电路的输入端电连通的第一电池触点,封闭地接触整体组件以允许用户选择性地处理空腔的笫三高分子盖部,以及由第三高分子盖部携带的笫二电池触点。第一电连接器适于向对应的外部连接器提供可移除的电连接,第一电池触点适于提供和位于空腔内容纳的电池第一端的端子的电接触,而第二电池触点适于提供和位于电池第二端的端子的电接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 一种应用, 一种组装电池供电电源的方法包括在第一盖部内安装可人工操作的第一和第二连接部件和机械弹性导电部件以使得导电部件将连接部件压向第一盖部的内表面并提供第一电池触点。该方法还包括将第二盖部卡合地连接至第三盖部以构成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以及位于其间的电池容纳区域的壳体,插入带有电连接器,第二电池触点,和从电池接收电能并产生电源输出来给第四盖部内的外部装置提供电能的电子电路的电路板,以使得电连接器与第四盖部内的第一开口对齐。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将第四盖部卡合地连接至壳体的第一端和使用连接部件以可移除地将第一盖部连接至壳体的第二端。根据另一种应用, 一种组装便携式电池供电电源的方法包括将带有导电部件,电连接器,第一电池触点,和从电池接收电能并产生电源输出来给外部装置提供电能的电子电路的电路板放入第一盖部内,以使得电连接器与第一盖部内的第一开口对齐。该方法还包括将第一盖部连接至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以及位于其间的电池容纳区域的第二盖部以使得导电部件和第一壳体的第一端电接触,并可移除地将带有笫二电池触点的第三盖部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子电路(300),包括: 壳体(700); 在所述壳体内容纳多块电池(72)的电池容纳区域(802); 测量所述多块电池(72)的输入功率并产生第一信号的输入测量电路(302); 测量输出功率消耗量并产生第二信 号的负载测量电路(304); 将所述输入功率转化为所述输出功率的增压电路(307);以及 根据所述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控制所述增压电路(307)的控制器(306)。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US 2006-3-21 11/385,2091、一种电子电路(300),包括壳体(700);在所述壳体内容纳多块电池(72)的电池容纳区域(802);测量所述多块电池(72)的输入功率并产生第一信号的输入测量电路(302);测量输出功率消耗量并产生第二信号的负载测量电路(304);将所述输入功率转化为所述输出功率的增压电路(307);以及根据所述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控制所述增压电路(307)的控制器(306)。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300),进一步包括指示所述电路(300 ) 状态的指示器(308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路(300 ),其中所述状态包括负载(310)的存在。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路(300 ),其中所述状态包括所述电路 (300 )的充电状态。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300 ),其中所述输入功率和所述输 出功率具有不同的电压。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300),其中所述输入功率具有低于 约1.90伏的电压而所述输出功率具有高于约3. OO伏的电压。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300 ),其中所述多块电池(72)包 括第一和第二电池。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300 ),其中所迷输出功率被电子装 置(88)的电池(310)所消耗。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300 ),其中所述控制器(306 )驱使 所述增压电路(307 )以设定的充电电流和充电电压提供所述输出功率。10、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300 ),其中所述控制器(306 )驱 使所述增压电路(307 )作为恒流电源提供所述输出功率。11、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300 ),其中所述控制器(306 )驱使所述增压电路(307 )随着负栽(310)的输出电压的升高而降低电流。1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300 ),其中所述控制器(306 )驱 使所述增压电路随着所述输入功率的输入电压的降低而降低输出功率 的电流。1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300),其中所述控制器(306 )在 所述增压电路(307 )被禁用时进入低功率模式。1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300 ),其中来自所述输入测量电路 (302 )的所述第一信号表示所述输入功率的输入电压。1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300 ),其中来自所述负载测量电路 (304 )的所述第二信号表示消耗电流.1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300 ),其中来自所述负栽测量电路 (304 )的所述第二信号指示外部装置(88)的存在。17、 一种便携式电池供电电源,包括U)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的第一壳体部分,第一端包括第一开口;(b) 第二壳体部分,具有第三端和第四端以及位于其间的电池容 纳区域;(c) 电路板;(d) 由所述电路板携带的供电电路,且所述供电电路包括输入端 和给电池供电装置提供电能的输出端;(e) 由所述电路板携带并与所述供电电路的输入端电连通的第一 电池触点,其中所述第一电池触点适于和位于所述电池容纳区域内容纳 的电池的笫一端的端子电接触;(f) 由所述电路板携带并与所述电源输出端电连通的电连接器, 其中所述电连接器可以通过所述第一开口连接到所述电源外部;(g) 适于和位于所述电池第二端的端子电接触的第二电池触点。18、 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源,其中所述第二壳体部分构成所述 第二电池触点和所述供电电路的输入端之间的至少一部分导电路径。19、 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电源,其中所述第二壳体部分由导电材 料制成。20、 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电源,其中所述第一壳体部分由电绝缘 材料制成。21、 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源,其中所述电源包括电绝缘部件,所述第三端包括凹槽,所述电绝缘部件位于所述凹槽内,所述电路板与 所述第三端电接触,且所述绝缘部件允许容纳在所述电池容纳区域内的 电池的正极端接触所述第一电池触点但防止所述电池的负极端接触所 述第一电池触点。22、 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源,其中所述电路板包括与所述供电 电路输入端电连通的导电部件,所述第二壳体部分包括电导线,所述导 电部件与所述电导线电接触,且所述电导线与所述第二电池触点电连通。23、 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电源,其中所述第二壳体部分由导电材 料制成。24、 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源,包括螺紋连接至所述第四端的封盖。25、 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电源,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壳体部分被 螺紋连接在一起。26、 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源,其中所述第二壳体部分包括第一 盖部和卡合地连接至所述第一盖部的第二盖部,且其中所述第一壳体部 分被卡合地连接至所述第二壳体部分。27、 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源,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壳体部分内的 光导管,且其中所述电路板带有第一发光二极管,所述光导管的笫一光 线接收部分与所述发光二极管光学连通,且由所述光导管发出的光线通 过所述第一壳体部分可见。28、 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电源,其中由所述光导管发出的光线通 过所述第一壳体部分的第一和第二侧面可见。29、 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电源,其中由所述光导管发出的光线通 过所述第一壳体部分的第三侧面可见。30、 如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B加伯N魏因施泰因
申请(专利权)人:永备电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