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何永梅专利>正文

二次电池恒流充/放电及无触点寄存采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53726 阅读:2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二次电池恒流充/放电及无触点寄存采样装置、由无触点充/放电恒流电路、无触点寄存及采样电路、柜体、面板、电池夹具、电源、充电电池等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了无触点充/放电路及寄存、采样电路,使可靠性大大提高,延长了使用寿命,检测速度大大加快;配上微型计算机可实现全自动、大规模集成控制,能对各种密封圆柱型镉镍、氢镍二次电池和部分异型电池(如口香糖式二次电池)实现恒流充/放电检测、容量分选、封口化成等多种功能。(*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装置,特别是一种二次电池恒流充/放电及无触点寄存采样装置。到目前为止,国内现有已公开销售的同类型二次电池恒流充/放检测装置和产品,全部采用串联式恒流源,每16~64只电池串联组成一组共用一个恒流源进行充/放,每个恒流源的充/放转换均有一个以上的继电器控制其切换,在充/放过程中,若某个电池达到截止条件,则由对应的继电器控制该电池旁路、寄存,不再继续原充/放过程,故每一个检测点都有一个继电器,若有一千个检测点,则该检测装置必将拥有1千多个继电器,使装置的可靠性大大降低,特别是该类检测装置作为生产性设备在电池厂使用时,一般都是每天三班24小时连续运行,对设备的可靠性要求非常高,由于出厂的每只电池都必须检测,对于每天仅生产1万只电池的小厂来说,也需要有数千点的检测设备,所以,使用继电器的数量是非常庞大的,继电器的使用严重影响设备的可靠性。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采样寄存速度快、寿命长、可靠性高、容易实现计算机全自动大规模集成控制的二次电池恒流充/放电及无触点寄存采样装置。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本技术包括柜体、面板、电池夹具、电源、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二次电池恒流充/放电及无触点寄存采样装置,包括柜体5、面板6、电池夹具7、电源E、充电电池e,其特征在于:还有无触点充电恒流电路1、无触点放电恒流电路2、无触点寄存电路3、无触点采样电路4,电源E通过充电恒流电路1与充电电池e相接,充电电池e还和放电恒流电路2及无触点采样电路4相接,无触点寄存电路3的输出分别与充电恒流电路1及放电恒流电路2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二次电池恒流充/放电及无触点寄存采样装置,包括柜体5、面板6、电池夹具7、电源E、充电电池e,其特征在于还有无触点充电恒流电路1、无触点放电恒流电路2、无触点寄存电路3、无触点采样电路4,电源E通过充电恒流电路1与充电电池e相接,充电电池e还和放电恒流电路2及无触点采样电路4相接,无触点寄存电路3的输出分别与充电恒流电路1及放电恒流电路2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柜体5上可设前、后两个面板6,在面板6上设有电池夹具7及寄存指示灯D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电源E通过电阻R8与充电恒流电路1中运算放大器U1的正端相连,U1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3、二极管D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永梅
申请(专利权)人:何永梅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