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河海大学专利>正文

自匹配电导率时变过程的动频水质采样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53628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2: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匹配电导率时变过程的动频水质采样装置及方法,包括采样器,采样器包括圆筒状本体,圆筒状本体的外部设置有电导率传感器,圆筒状本体的中部设置有主控板,主控板外围设置有采水装置;所述主控板内嵌主控芯片、DCDC降压电路、各种传感器通信采集电路和WIFI模块,其中WIFI模块可连接网络,与终端通信,所述采水装置包括一组集水瓶,集水瓶内部设置有导管,导管通过电磁阀与集水瓶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根据所监控河湖水体的电导率实时过程,测算电导率在一定时间段内的时均值,并以该时均值的时变行为作为判据,同时采样频次可依据污染物浓度变化率的发展情势来自动调节,实现高效、精准地捕捉河湖水体污染物浓度时变过程的功能。过程的功能。过程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匹配电导率时变过程的动频水质采样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自匹配电导率时变过程的动频水质采样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我国高度重视河湖水污染防治工作,全面推进碧水保卫战。其中,准确把握水体中污染物浓度变化的过程行为,是科学解读河湖水质状况的时空分异规律,客观评估河湖污染防治攻坚工作成效的关键环节,如何在兼顾不同河湖污染状况差异的基础上,对代表性水质样本进行高分辨率的精准采集,是当前水环境污染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0003]对于天然河湖水体,污染物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过程往往是未知的,无法通过预设可能的浓度变化曲线来事先确定采样时间点,因此传统的人工采样方法难以准确采集到与污染物浓度变化过程相匹配的代表性水样,无法有效捕捉河湖水质变化过程。而现有的技术中,如申请号:201811228221.9的专利技术专利实现了自动定时采样,但是为把握河流水质变化过程,往往需设定大量且密集的采样频次,操作繁琐,且会大大增加水样采集与分析的工作量,提升资源消耗与工作成本;申请号:201810736383.7的专利技术专利,实现了不同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匹配电导率时变过程的动频水质采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采样器,采样器包括圆筒状本体,圆筒状本体的外部嵌有电导率传感器,圆筒状本体的中部设置有主控板,主控板外围设置有采水装置;所述采水装置包括一组集水瓶,集水瓶内部设置有导管,导管通过电磁阀与集水瓶连接;集水瓶的内部还设置有水位传感器,集水瓶上设置有水位控制线,当水位到达水位控制线时,水位传感器输送信号至控制器,当水位达到采样管控制线时,发送指令结束当前采样管的采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匹配电导率时变过程的动频水质采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导率传感器为一体式电导率探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匹配电导率时变过程的动频水质采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状本体上部还安装有12V锂电池,通过两个DC

DC模块分别将12V电压转换成3.3V和5V为各类设备供电。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匹配电导率时变过程的动频水质采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水装置采用至少10个电磁阀作为导管的开关。5.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自匹配电导率时变过程的自动调整采样频次的采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本装置通过绳索连接,下降至水中,悬挂布设于研究区域水体中;(2)调试采样系统,将采样管依次编号,为M
p
,其中p为1、2、3

n,n为采样管的个数,初始化分析计次变量i=0,计次清零变量t=60,采样管计数变量p=0,采样控制阈值K=0.15,设定电导率传感器监测频率为1秒2次,每次监测所得的电导率值为c
w
,由控制器每5分钟进行一次分析,并设第i次分析时的电导率时均值(3)在第0次分析时,控制器分析该时间段内电导率时均值C0;在第i次分析时(i>=1),控制器分析该时间段内电导率的时均值C
i
,计算其相对变化率|C
i

C
i
‑1|/C
i
‑1,并与K进行比较,判断进入步骤(4)或步骤(5);(4)若第i次分析时的时均值相对变化率|C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宗浩褚克坚郭一泽陈朝鸿栾竣华欣怡顾莉光鹏鸿
申请(专利权)人:河海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