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斜面褥垫层浇筑模体系及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混凝土浇筑模具,特别是涉及一种斜面褥垫层浇筑模体系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大型公建工程应用CFG桩技术施工时,都要在主楼与裙楼(如车库)交界处的CFG桩顶部通过现场搭设模架浇筑由素混凝土构成的斜面褥垫层,同一个工程的多个建筑主楼斜面褥垫层的浇筑参数基本相同。以往斜面褥垫层浇筑模架以及素混凝土斜面褥垫层的浇筑方法存在以下不足:一是模架以散装件形式一次性架设,即随时使用随时架设,一处浇筑施工完成后需要将模架肢解拆除。施工部位变换时,再重新进行安装与拆除,模架重复安装与拆除不能周转使用,施工效率低,既拖延工期又浪费原材料、人力;二是过往浇筑模架的模板与模架体无刚性连接,为了保证模板的空间位置及防止浇筑中的模架和模板在流动混凝土产生的挤胀力作用下沿着垂直于素混凝土斜面的方向出现侧移,素混凝土斜面最底部处的模架以及模板需要用大量支模棍(大直径钢筋),对模架以及模板进行加固定位,进一步增加了施工工时、浪费了施工材料。三是模板抵抗混凝土浮力(混凝土坍落的挤胀力)能力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斜面褥垫层浇筑模体系,包括高跨CFG桩(6)左侧天然地基(1)上面的混凝土上垫层(15)和低跨CFG桩(6.1)上面的砂石垫层(2)及混凝土下垫层 (3),还包括高跨CFG桩(6)与低跨CFG桩(6.1)之间由天然地基(1)形成的地基斜面(19),其特征在于:设置一个浇筑模架(22),所述浇筑模架(22)由横向均呈长方形的一个上搭架、一个斜模架和一个底座架依次焊连接构成,所述上搭架、斜模架和底座架横向长度相等,所述上搭架由四根上龙骨(13)等间距排列通过左侧一根连接杆(16)焊连接构成,所述斜模架等间距设有四根斜龙骨(10),斜龙骨(10)下面横向等间距焊接若干镶嵌有木方的方钢次龙骨(20),所述斜龙骨(10)上在相邻两根方钢次龙骨(20)之间各固定一根与方钢次龙骨(20)等长的方木次龙骨(9),所述方钢次龙骨(20)和方木次龙骨(9)上固定模板(8),所述底座架由等间距排列的四根下龙骨(4)通过右侧一根连接杆(16.1)焊连接构成,所述上搭架的四根上龙骨(13)通过斜模架的四根斜龙骨(10)与底座架的四根下龙骨(4)连接,所述斜模架在上搭架和底座架之间逆时针倾斜焊接,所述上搭架左侧搭接在混凝土上垫层(15)上面,所述底座架落座在混凝土下垫层(3)上面,所述浇筑模架(22)与混凝土上垫层(15)、混凝土下垫层(3)以及地基斜面(19)共同构成斜面褥垫层浇筑模体系,所述上搭架的四根上龙骨(13)与连接杆(16)之间的空档构成混凝土的浇筑口(A),所述模板(8)与地基斜面(19)之间构成浇筑腔(B)。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面褥垫层浇筑模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四根斜龙骨(10)与四根下龙骨(4)焊接处的底端共同横向焊接一根止动角钢(12),所述止动角钢(12)的垂直翼板表面与混凝土下垫层(3)左侧的模具方木(11)表面贴合连接,所述止动角钢(12)和模具方木(11)以及混凝土下垫层(3)共同构成浇筑模架(22)的防侧移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斜面褥垫层浇筑模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四根斜龙骨(10)与四根下龙骨(4)在相互连接的两根之间各焊接一根斜撑(18),所述斜龙骨(10)中间两根的下部各垂直连接一个龙骨拉杆(17),所述龙骨拉杆(17)由上段(17.1)、下段()17.2、锚固段(17.3)和螺纹套(17.4)组成,所述上段(17.1)上端焊接在斜龙骨(10)侧表面,下端设有螺纹,所述下段(17.2)上端穿过模板(8)的部分设有螺纹并通过螺纹套(17.4)与上段(17.1)螺纹连接,所述下段(17.2)下端处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更旺,何小锐,刘仲波,刘夏晨,周雨舟,吴雨润,苟斌,李培博,李超,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城建五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