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电设备抗晃电保护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抗晃电
,具体涉及一种用电设备抗晃电保护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抗晃电技术,是指防止电源电压暂时跌落或者消失,让电源电压不会在很短的时间内(一般是几秒以内)出现间断的技术。这种技术一般应用于,工业过程设备,因为这些设备对电压暂降特别敏感,因为设备内任何一个元件由于电源出现问题都会使整个流程停止运转。这些工业过程涉及汽车、半导体、塑料、石化、纺织、光纤、饮料乳业、移动通信等领域,常受电压暂降影响的重要设备有冷却装置控制、直流电机驱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机械装置、可调速驱动装置等。
[0003]目前电力行业采取的抗晃电设备造价昂贵,难以得到大范围的推广和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电设备抗晃电保护系统,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至少一种缺陷。
[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电设备抗晃电保护系统,包括直流抗晃电保护装置,所述直流抗晃电保护装置包括交流输入端、AC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电设备抗晃电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直流抗晃电保护装置,所述直流抗晃电保护装置包括交流输入端、AC/DC模块、馈出单元和直流输出端,所述AC/DC模块的输入端与交流输入端连接,所述AC/DC模块的两个直流输出端与馈出单元的输入端连接,馈出单元的输出端与直流输出端连接;所述馈出单元包括四个MOS管,四个MOS管的栅极分别与控制模块连接,其中,第一MOS管(Q1)的源极与第二MOS管(Q2)的漏极连接后再经第一电感(L1)与AC/DC模块的第一直流输出端连接,第三MOS管(Q3)的源极与第四MOS管(Q4)的漏极连接后再经第二电感(L2)与AC/DC模块的第一直流输出端连接,第一MOS管(Q1)的漏极与第三MOS管(Q3)的漏极连接,作为馈出单元的第一输出端,第二MOS管(Q2)的源极、第四MOS管(Q4)的源极、AC/DC模块的第二直流输出端连接,作为馈出单元的第二输出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电设备抗晃电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直流抗晃电保护装置还包括储能单元,所述储能单元的输出端经接入开关与AC/DC模块的两个直流输出端或馈出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接入开关的断开或闭合。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电设备抗晃电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馈出单元的第一输出端与馈出单元的第二输出端之间连接有电容。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电设备抗晃电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AC/DC模块的第一直流输出端与AC/DC模块的第二直流输出端之间连接有电容。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电设备抗晃电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输出端包括电源正极输出端和电源负极输出端,所述馈出单元的第一输出端与第一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第一二极管的负极与电源正极输出端连接,所述馈出单元的第二输出端与第二二极管的负极连接,第二二极管的正极与电源负极输出端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冲,杜小刚,蒲明捷,虞波,魏化禹,潘毅,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华源新能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