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站后折返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可读存储介质
[0001]本申请属于城市轨道交通控制
,尤其涉及一种站后折返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折返能力是限制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通过能力的瓶颈。通过能力是指采用一定的车辆类型、信号系统设备及行车组织方法的条件下,城轨线路的各项固定技术设备(线路、列车折返设备、牵引供电设备等)在单位时间内所能通过的最大列车数。目前城市轨道交通的折返能力受到以进路作为最小管理单元的制约,难以缩短折返间隔,从而导致无法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折返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站后折返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可读存储介质,能够解决折返能力受到以进路作为最小管理单元的制约,难以缩短折返间隔的技术问题。
[0004]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站后折返方法,该方法包括:
[0005]在后车停在下行站台停车点之后,实时获取前车的位置信息和速度信息;
[0006]根据位置信息和速度信息,预测前车从第一限制点运行至出清第二限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站后折返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后车停在下行站台停车点之后,实时获取前车的位置信息和速度信息;根据所述位置信息和所述速度信息,预测前车从第一限制点运行至出清第二限制点的时长,得到第一时长;其中,所述第一限制点位于第一道岔与所述第二限制点之间,所述第二限制点为将后车限制在第三限制点之前的前车出清位置,所述第三限制点位于所述第一道岔与第二道岔之间;所述第一道岔为上行方向上的道岔,所述第二道岔为下行方向上的道岔;预测后车从所述下行站台停车点出发,以不同的多个运行方案运行至所述第三限制点的时长,得到多个第二时长;其中,所述多个运行方案运行至所述第三限制点的速度不同;预测后车基于所述多个运行方案从所述第三限制点运行至位于所述上行方向的折返停车点的时长,得到多个第三时长;在所述多个运行方案中,选择对应的所述第二时长大于所述第一时长,且对应的所述第三时长最短的运行方案,得到目标运行方案;控制后车基于所述目标运行方案运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位置信息和所述速度信息,预测前车从第一限制点运行至出清第二限制点的时长,得到第一时长,包括:若根据实时获取的位置信息,确定前车出清所述第一限制点,则根据实时获取的速度信息,预测前车出清所述第二限制点的时长,得到所述第一时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制点为允许所述第一道岔搬动至反位的前车出清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每个所述运行方案中,在后车运行至所述第三限制点之前控制所述第一道岔搬动至反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运行方案包括后车运行至所述第三限制点停车的第一运行方案,后车运行至所述第三限制点减速的第二运行方案,以及后车运行至所述第三限制点为最高速的第三运行方案。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多个运行方案中,选择对应的所述第二时长大于所述第一时长,且所述第三时长最短的运行方案,得到目标运行方案,包括:若所述多个运行方案对应的所述第二时长均大于所述第一时长,则在所述多个运行方案中选择对应的所述第三时长最短的运行方案,得到所述目标运行方案。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多个运行方案中,选择对应的所述第二时长大于所述第一时长,且所述第三时长最短的运行方案,得到目标运行方案,包括:若所述多个运行方案对应的所述第二时长中存在小于等于所述第一时长的运行方案,则重新返回实时获取前车的所述位置信息和所述速度信息的步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夕盛,刘波,李雪洁,王秋平,
申请(专利权)人: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